作者:王伟伟 肖婕妤
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治疗师已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在病人的身体康复,协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鉴于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目前仍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现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就将关注点放在了康复医学的发展和康复治疗师的人才培养方面。
作为北京市总工会的直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拥有一大批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有着10余年从业经验的樊志娇就是其中一位。
2009年,樊志娇从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康复医院实习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康复治疗师,并专注于肌骨康复方向。她表示,康复医学的范围很广,每个治疗师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而自己之所以选择北京康复医院,是希望能够在这里认识更多的专家,学习更多的康复知识,减轻患者的病痛。
“临床可能赋予了一个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能赋予了一个生命的宽度。”樊志娇说,临床医生以治好人们的疾病为目的,但康复治疗师更多关注的是患者的身体恢复,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为目的,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一些有障碍存在的病人能够很大限度恢复到日常生活中去。
在谈到和患者的关系时,樊志娇说:“更多是被感动的东西。”在她看来,每个患者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他可能是父亲、丈夫、儿子……一旦生病,也就意味着家庭中一个角色的缺失,这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因此在她来到医院的第一天,她就时刻告诫自己,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只有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换取患者的信任”。
对于康复治疗师而言,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在樊志娇眼中,康复治疗师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类似心理医生的角色。“好多患者来到医院后,由于对病情不了解,很容易产生焦虑等情绪,很难配合治疗师的工作。”樊志娇说,这个时候她就需要走进患者心理,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工作。
前一段时间,樊志娇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患者。由于术后骨折没有完全的愈合,患者刚来到医院时一度产生了焦虑情绪。为了打消患者的顾虑,樊志娇每次到病房时都会为患者详细说明治疗的进度和恢复情况,给她建立信心。随着身体的恢复,患者对樊志娇也有了足够的信任,情绪也好转了起来。“我们每天有说有笑,她还给我讲好多工作中的趣事。”樊志娇说,病患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也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如今,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患者已经可以在器械辅助下做一些日常动作。这也让樊志娇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她说:“作为康复治疗师,我们希望每一个患者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去迎接未来的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