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眼袋,很多人第一时候就会想到卧蚕,眼袋和卧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这个区分很容易,卧蚕是紧邻睫毛下缘一条约3到4毫米带状隆起物,看来好像一条蚕宝宝横卧在下睫毛的边缘,笑起来才明显。而眼袋的扩展范围很大,无论笑还是不笑一直都在。

去眼袋小窍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盘点去眼袋偏方的优缺点)(1)

眼袋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般来说,眼袋多发生于35岁以上人群,与人体衰老、面部组织老化、退行性改变有密切关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冯传波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

“首先是皮肤的因素,随着年纪的增长,眼部皮肤变得松弛下垂,同时也会变薄。其次,眼部下方的韧带、固定脂肪组织的包膜——眶隔组织也会松弛下垂,因此就会形成一个袋装结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眼袋。另外,当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眼轮匝肌的力量减弱,一并松弛下垂,在重力的作用下,在下眼睑眶部区域,形成眼袋。”

当然,小荟在此提醒,除了衰老的原因,眼袋还可能是先天性、遗传性的,多由眼眶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强度和弹性不足造成,先天性眼袋和衰老性眼袋都属于顽固性眼袋,保守疗法效果不好,只能通过手术矫正。

还有部分人属于获得性眼袋,这与不恰当的按摩和搓揉眼睛、爱流眼泪、不正确画眼线眼影、长期熬夜等因素有关。

去眼袋小窍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盘点去眼袋偏方的优缺点)(2)

小荟给你分析去眼袋偏方的优缺点!

1、精油去眼袋法

优点:正规品牌的精油属于护肤类产品,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谢,刺激细胞的再生,消除黑色素,既可去除袋也能淡化黑眼圈,同时还能改善皮肤老化等问题。

缺点:眼周肌肤较为娇嫩脆弱,过量使用反而对眼周肌肤造成刺激,导致眼周更多问题产生,且精油过多使用容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治标不治本。此外,部分肤质人群,使用精油反而容易长脂肪粒,例如小荟这个大油皮患者。

2、盐水眼膜去眼袋法

优点:大概是消炎吧,目前并无科学的说法。

缺点:敷盐水时容易流入眼睛,刺激眼球,而且若盐量过大反而会灼伤娇嫩的眼周皮肤。

3、冷冻铁汤勺熨眼袋

优点:这个方法首先要拿两个铁质的勺子放到冰箱中冷藏,过10分钟后,将它们拿出来用背面直接熨帖在闭合放入眼球上,这个能收缩眼部血管,快速的解决眼袋问题。

缺点:效果因为而易,角质层较薄的人群易冻伤眼周皮肤,造成皮肤干燥而产生更多细纹。

此外,还有蒸汽眼罩、敷茶叶、敷青瓜、冷热水交替洗脸、眯眼运动等,小荟就不一一列举啦!那么,对于这些小偏方,专家又是怎么说的呢?对眼袋的去除他又有哪些建议给到大家呢?

去眼袋小窍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盘点去眼袋偏方的优缺点)(3)

对于去眼袋小偏方的效果,专家这样说!

冯传波教授表示,“这些生活调理方式对去眼袋并非毫无作用,但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年轻人因为生活不规律或是经常熬夜导致的轻度眼袋,如果保证充分休息,再配合一些日常护理,通过这些日常调理方法,的确有不错的改善效果。但如果是遗传性的眼袋,或者是由于衰老而产生的明显眼袋,这些方法就只能起到轻微的辅助性作用了,并不能彻底消除眼袋,所以不能太迷恋这些网上传说。”

因此,冯传波教授建议,求美者日常可以注意保持身心健康延缓衰老,而当衰老出现时,则应尽早介入医学美容手段。

“面部衰老最早从眼周开始,鱼尾纹和眼袋都是常见的衰老现象。求美者要想延缓衰老,日常应注意保证生活规律和睡眠充足,注意科学用眼,多做运动,保持身心健康,这些对整体的抗衰老都有帮助。但当衰老出现,如果比较注重外表,建议求美者还是尽早做一些整形美容措施,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目前,在医学美容领域里,去眼袋比较有效的是手术方式,手术分为内切口和外切口两种:

“内切口是从结膜囊部进入,打开后可把多余的脂肪组织去掉,从而达到去眼袋的效果,比较适合较为年轻,皮肤松弛程度不高的求美者;”

“而外切口则在眼睑沿睫毛根部外侧1-2mm处切开皮肤,然后去除多余的皮肤和脂肪,对眼袋严重的求美者而言,还能去除部分肌肉以及调整更多松弛组织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同时,还能把眶隔脂肪释放,充填到泪槽沟,更好地解决眼袋的问题。”

本文指导医生介绍:

【医生资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冯传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1996年获整形外科硕士学位,2006年获整形外科博士学位,2000年留学瑞士深造。

擅长眼部综合整形美容、各种失败重睑的修复,综合鼻整形、耳、下颌精致整形;抽脂、隆胸、乳房缩小及悬吊;面部年轻化治疗如自体脂肪移植、微创注射(玻尿酸、肉毒素等)、除皱拉皮等技术,对各种外伤后疤痕畸形的修复重建等有深厚的功底。

现任中国整形与美容外科医师协会乳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眼整形专委会常委,内窥镜专委会常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乳房亚专业常委,泛亚面部整形美容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乳房专业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美容学会委员,全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颅颌面学组委员,整形与美容医师协会颅颌面专委会委员。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2部。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课题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广东省卫生厅基金1项的研究工作;获军队及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南方医院医疗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