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他的母亲去世太早,没能看到自己丈夫夺得江山、儿子登上皇位,没能看到隋朝灭亡,自己的大仇得报。

李世民登基之后,有一次,梦见了母亲,就如同生前一样,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涕泪满衣裳。第二天,立刻下令发仓赈济贫民,以报答母亲。

那么,李世民的母亲是谁,有着怎样的一生,对李世民这个千古一帝,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本文我们就来说说李渊的原配妻子,李世民、李建成和平阳公主的母亲,太穆皇后窦氏。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1)

01、劝谏武帝

窦氏,出身于北周的高门望族。她的父亲窦毅,是北周的上柱国、大司马,母亲襄阳长公主,是宇文泰的女儿,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姐。

窦氏从一出生开始,就显得很不平凡。她刚出娘胎,头发就长到颈部,到了3岁,头发就已经和她的身高一样长了。

这即便是放在今天,也是很罕见的。而在北周,更是被认为生而有异象,绝对不是平凡人。

而窦氏的表现,也预示着,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

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小小年纪,对于《女戒》《列女》等书,就过目不忘。

周武帝宇文邕很喜欢这个美丽而又聪慧的外甥女,特地把她接到宫里抚养,对她的宠爱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的外甥。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2)

当时,周武帝的皇后,是突厥公主阿史那氏。周武帝娶她,是为了得到突厥的支持,合力灭掉北齐,一统天下。

阿史那皇后是出了名的美人,言谈举止,也效仿中原人,优雅大方。然而,周武帝却不喜欢她,大婚之后,就把她冷落在深宫。

这一切,窦氏都看在眼里。

有一次,窦氏见皇后不在身边,就悄悄地对周武帝说:请舅舅以苍生为念,压抑自己的情感,对皇后好一些。如今的大周,还需要突厥的帮助,以打败南陈和北齐,一统四方。

周武帝一听,如梦初醒。

是啊,他娶突厥公主为皇后,就是为了得到突厥的帮助。可是如果不能善待皇后,难保突厥不会有想法。

从此以后,周武帝对阿史那皇后态度大变,敬爱有加。

那时候的窦氏,差不多7岁左右,就已经能有如此见识,洞察天下大势。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3)

578年,窦氏的舅舅周武帝宇文邕英年早逝。从小在周武帝身边长大的窦氏,悲痛得像失去了亲生父亲。

581年,杨坚逼迫9岁的小皇帝宇文阐禅位给自己,建立隋朝。

北周就此灭亡。

那一年的窦氏,才13岁。

她扑到床上,大哭着说:恨我不是男儿身,不能解救舅舅家的危难!

一旁的父母听了,连忙捂着她的嘴,对她说:你不要说这些话,小心招来灭族之祸!

从此以后,窦氏只能把对杨坚及隋朝的仇恨,深埋在心里。

或许连她自己也没有想过,将来有一天,她的丈夫李渊,会灭了隋朝,登上皇位,帮她报了这个深仇大恨。

而她嫁给李渊的过程,也是一段佳话。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4)

02、雀屏选婿

窦氏美貌聪慧,声名远扬,前来求婚的人,踏破了窦家的门槛。

她的父亲窦毅深知,自己这个女儿,才貌双全,见识不凡。他下定决心,要给女儿找一个好夫婿。

他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让上门求婚的公子,都朝着屏风射两箭,谁能射中孔雀的眼睛,他就把女儿嫁给谁。

一连来了几十个贵族公子,都没能射中。

这时,年轻的李渊姗姗来迟。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5)

李渊比窦氏大3岁,出身于陇西李氏,是当时数得上号的高门望族。他的父亲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唐国公,李渊年仅7岁,就失去父亲,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

北周灭亡之后,李渊爵位非但没有受到影响,还更受皇帝亲信与宠爱。

原因很简单,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是李渊的小姨。

杨坚建立隋朝之后,李渊先是担任千牛备身,跟随在皇帝身边,之后又快速升迁,担任多地刺史。

出身显赫、前途无量的李渊,为人洒脱豁达,性情率真,无论贫富贵贱之人,都能和他哥俩好,是“社牛”一般的存在。

这在当时有女儿的人家眼里,无论怎么看,都是女婿的上佳人选。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6)

李渊听说窦毅为女儿选婿之后,立刻赶到了窦家。

不过,他来得晚了些。他前面的人,全是显赫家族出身的公子哥,已经排起长龙,往屏风上射箭了。

每人只有两支箭,必须要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才能抱得美人归。

好几十人一一尝试,没有人能够完成任务。

李渊还有机会。

他拉开弓箭,屏息凝神,连发两箭,射中了孔雀的两只眼睛。

窦毅立刻把他邀请到了后堂。

这个年轻人,论出身,论人品,论前途,论能力,都是世家子弟里的佼佼者。

窦毅对他很满意。

躲在屏风后面观看的窦氏,对这个年少英俊的未来夫婿,也很满意。

这段选婿的佳话,还诞生了一个成语:雀屏中选。意思是,被选为女婿。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7)

03、内助之贤

窦氏和李渊的婚后生活,非常美满。

她善于书法,模仿李渊的字迹,可以以假乱真,帮助李渊处理公文的时候,办事的人,都分辨不出来这不是李渊写的,而是出自李渊的夫人。

她还善于写文章,为丈夫和儿女写了许多关于好好学习、好好做人的规劝篇章。

当然,她不会只规劝别人,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

当婆婆孤独氏生病的时候,窦氏的妯娌,都躲得远远地。

原来,独孤氏脾气暴躁,经常骂人,她的儿媳妇们,都在她这吃过苦头,都不愿意在她生病的时候侍奉她。

唯有窦氏,日夜陪伴在她的身边,就连晚上睡觉,都不脱衣服和鞋子,好能在她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

这在现代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委屈。但是在古代,这是对婆婆尽孝的榜样,窦氏的美名远扬。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8)

窦氏从小在周武帝宇文邕身边长大,对于李渊的官宦生涯,有着独到的见解。她常常用自己的见识,帮助李渊。

有一次,李渊得到了一批好马,正开心的时候,窦氏却泼了她一盆冷水:你也知道,咱们的皇帝喜欢猎鹰和骏马。你的这些马,千万不能自己留着,要赶紧先给皇帝,免得被皇帝知道了,惹祸上身。

当时的皇帝,已经是隋炀帝杨广了。

然而,李渊思来想去,还是没舍得献出自己的爱马。

想不到,他后来,真的因为这件事被贬了。

这时候的李渊,追悔莫及,赶紧按照窦氏的建议,好处搜罗好鹰和好马,以及别的好东西,以讨隋炀帝。

隋炀帝见李渊如此识趣,心情大好,大手一挥,封他做了将军。

然而,此时的窦氏,已经去世好几年了。

拿到将军官印的李渊,只能流着泪,对儿女们说:我要是早听你们母亲的话,早就当上将军了,怎么还会被贬呢?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9)

而在李渊被隋炀帝猜忌的时候,也是窦氏陪在他身边劝解。

有段时间,朝廷里流传着一段图谶,说姓李的人,将要当上皇帝。

这让隋炀帝一看到姓李的人,就不痛快,千方百计地打压他们。

隋炀帝的首要怀疑对象,并不是李渊这个表哥。不过,他也没给李渊好脸色看。

李渊还没到老年,却保养得不好,脸上爬满了皱纹。隋炀帝本来就看他不爽,看到他这个样子,更是毫无忌惮地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嘲讽他是“阿婆面”。

李渊愤愤不平,又不敢反对,直到回到家里,还黑着一张脸。

想不到,窦氏问清了缘由之后,居然向他庆祝。

她微笑着说:你是唐国公,“唐”的读音和“堂”一样,阿婆面,不就是堂主的意思么?

在古汉语里,“堂”有朝堂的意思,“主”有国君的意思。

窦氏是在暗示李渊,他将来也许可以做皇帝。

李渊一听,心情立刻多云转晴。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10)

这件事,不仅仅是李渊和窦氏在闺房里的轻松密语。

根据史书记载,此事发生在杨玄感事件之后。而杨玄感事件,发生在613年。

那时候的隋炀帝,两次攻打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又再接再厉准备第三次发兵。

而他此前修运河、建东都、大兴土木,已经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隋朝的江山,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有见识的人,都嗅到了腥风血雨的前奏。

李渊和窦氏的这番话,暴露了两人的野心。

蛰伏在太原的李渊夫妇,对于天下的局势,有着自己的想法。

而此时的窦氏,依然记得,杨家的江山,是篡夺了宇文家的。杨坚登基之后,杀了她舅舅家满门。

那时的她,只有13岁,只能躲在家里,暗自恼恨,自己怎么就不是男儿身,不能帮助舅舅家脱困呢。

如果李渊可以夺取江山,也算是为她舅舅家报仇了。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11)

04、追封皇后

不过,窦氏没有活到丈夫登上皇位的那一天。

613年,在李渊和窦氏的那翻谈话的不久之后,窦氏就因病去世了。

那一年,窦氏45岁,李渊48岁。

他们的儿子李建成25岁,李世民15岁。

距离李渊父子太原起兵,还有4年。

后来,李渊登上皇位、一统天下之后,并没有另立皇后,而是把原配窦氏追封为“穆皇后”。

其中原因,一来,是夫妻二人感情深厚,二来,是为李渊打天下的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以及女儿平阳公主,都是窦氏所生,李渊不会再立一个新皇后,让儿女们尴尬。

李世民登基之后,继续给母亲上尊号,追封为“太穆皇后”。

母亲没能看到他们夺取天下,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他提起母亲,总是痛哭流涕。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12)

05、写在最后

窦氏的次子李世民,先打下唐朝半壁江山,后缔造贞观之治,是历史上成就最大、口碑最好的皇帝之一。

窦氏的女儿平阳公主,在女性地位不高、受限颇多的隋末,招募并率领军队,在创建唐朝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她也是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

有这么一对优秀的儿女,和窦氏悉心教导、以身作则是分不开的。

就连长孙炽把女儿许配给李世民,也是因为听说了窦氏的名声,觉得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教导出来的子女,一定也会非常优秀。

可惜,窦氏没有活到李家起事的那一天。否则,以她的见识和才智,一定可以给到丈夫和儿女很多帮助。

而且,李建成和李世民之争,之所以会走到玄武门之变的程度,李渊有很大责任。他没能平衡好两个儿子的关系,也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二子相争。

如果窦氏还在,她会不会有办法避免玄武门之变呢?

说说你的看法吧。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评价(大唐太穆皇后是怎样的母亲)(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