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

现在家长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会给孩子买很多书,让孩子多看书促进学习。但是书买回来,孩子并不买账。有的不入法眼,直接不看。有的看了一会儿就呵欠连天,特别犯困,甚至真的趴桌子上睡着了。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1)

看到此情此景,家长分外着急。家长们都很明确,现在不管是要学好语文,还是学好数学等其他科目,都离不开阅读。

此外,王人平说过,阅读也是提升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可以说,阅读不仅关系到孩子的眼前利益,对终生都有很大影响!那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相信是家长比较着急的问题。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2)

一读书就犯困的孩子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个案例,符合很多家庭的特征。

妈妈给三年级的晨晨买了很多经典名著,可晨晨说,“你买的书不好看!”继续补充说“我一看书就想睡觉,就想着动画片放到哪集了。”

妈妈拿别人家的孩子刺激他“你们班的小小怎么那么爱看书呢?每次都考九十多分。”

晨晨反驳道“我就讨厌看书,你自己也不看书,小小妈天天都陪她看书。”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3)

妈妈反思,确实如此,家人不爱看书,没有给他树立榜样。晨晨小时候只看过几本简单的绘本,没有培养早期阅读习惯。晨晨上三年级要考课外阅读,才在老师的要求下看书,确实是疏忽了。

在家长上学的年代,没有什么课外书,自己有了孩子后,如果不在教育领域工作,就没有直观认识。等到孩子上学,才在形势的逼迫下,重视起阅读。这大概就是当前面临的现状,需要去解决。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4)

孩子读书犯困,别怪别人,教孩子爱上阅读,是父母的职责

《阅读的7项核心技能》中提到,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教孩子阅读是学校的职责。阅读的根基建立于孩子踏入校园之前,孩子幼时的词汇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未来的阅读水平。

第一句话确实就是很多家长的真实想法,因为自己知识限制,确实认为孩子读书是老师的事,没有特别当回事。

但是,专家研究发现,要想孩子喜欢读书,要做到两点:从小陪孩子阅读,并让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这都是父母的职责。等到孩子上学后再由老师教,就真的输在起跑线上了。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5)

孩子在开始阅读的时候,完全是一张白纸。不知道怎么读、不理解文字的意思,发现不了乐趣,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如果不教孩子体会阅读乐趣,而一味让孩子带着任务去读书,孩子就会感到读书是件苦差事,不犯困才怪呢!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6)

享受阅读乐趣的孩子有什么表现

让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自然是越小越好。小孩子好奇心强,一句幽默俏皮的话、一个呆萌可爱的图片,都会让孩子喜不自胜。现在的高质量绘本特别多,随机选上一部分,就能吸引孩子注意力。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特点,恭喜你,孩子已经爱上阅读了。

这些能力不用等孩子很大,两三岁的孩子都能做到。3岁的二宝就完全符合这些要求,有些特别悲伤的、害怕的,都要特别注意,怕他共情。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7)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8)

怎么让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

那怎么引导孩子在阅读时感到有趣呢?《阅读的7项核心技能》中介绍了7个技能,发现其中两个技能,会让孩子在看书的时候代入其中,体验到引人入胜的场景,从而享受阅读的乐趣。这些技能不管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完全适用。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9)

第一,让阅读内容可视化

我们会发现动画片特别吸引孩子,孩子看的时候时而欢笑、时而沉静、时而流泪。这是因为动画片是动态图像,每个动作都给孩子进行了拆解,直接植入孩子的大脑,孩子不需要有多强的理解能力,一看一目了然。

阅读则不同,图像是静态的,文字是没有图像的,孩子如果不去认真思考,肯定理解不了,这就需要我们的帮助。

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个名词“感官图像”,是指:当我们阅读时,脑海中会浮现和文字内容相对应的画面,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和情感随之产生。信息通过感官传递给你的这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可视化或感官图像的创建。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10)

直白的解释就是,看书时就像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这种感觉势必是非常美妙的,和看动画片有异曲同工之妙,孩子一旦能获得这个技能,阅读兴趣肯定会非常浓厚。

让孩子获得这个技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分享你的感官图像,把书读活。

我们陪孩子读书的时候,要调动我们的五官去感受故事,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图像之后,解释给孩子。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摸到的、想到的都进行描述,可以完全抛开文字内容、自由发挥。我们描述完之后,转换角色,让孩子描述他脑海中的电影。

这个过程可以在读书过程中随时进行,也可以在读完书之后进行回忆。我常常采用片段式的形式,只要想到就描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参与讨论,重复阅读几次之后,孩子喜欢像放电影一样完整回放一遍。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11)

把书读活的方式更有挑战性,家长要多尝试。

孩子通过这些灵活多变的方式,就学会了如何在脑海中构建图像,用一种把书读活的方式去阅读,不管读哪一本书,就像和动画片一个效果,兴致盎然。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12)

第二,阅读时要进行联想

同样一本书,我们第一次读的时候,理解不够深入,浅尝辄止,等过段时间再读,就感觉能理解更多内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了。这是因为我们又经历了一些事情,有了更多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帮助我们对文字进行理解。

孩子读书的时候为什么要从低级别到高级别,一级一级阶梯式上升?就是因为孩子需要积攒背景知识,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读大部头的书籍时就不会因为不理解而犯困。像上文提到晨晨,上来就读经典,前期没有任何铺垫,自然读不进去。

约翰·斯坦贝克说:故事要与读者有交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者才会买账。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13)

交点就是被激活的背景知识,把读到的和知道的联系起来,孩子才能很好的理解故事,才会发现书籍的乐趣。

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能利用背景知识去阅读:和孩子互相分享读书时联想到的内容。

陪孩子读书时,告诉孩子“我想到了另一本书”、“我想到了过去的经历”、“我想到了一个新闻”、“我想到了我们一起做事的情景”等等。让孩子懂得阅读时应该和自身联系、和文本联系、和世界联系。

小孩子看书重要的是习惯(孩子一读书就犯困)(14)

孩子经过引导之后,就学会了联想的方法,鼓励他把想到的分享出来,和孩子进行交流讨论,就像讨论吃什么饭一样自然,孩子就会饶有兴致。

孩子开始的联想很有限,是因为背景知识不足,还要帮助孩子积累背景知识。比如多看一些同主题的书,去博物馆、公园、公共场所参观,看一些纪录片等等,孩子积累得越多,阅读就越轻松。

孩子经过反复练习之后,养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就能沉浸到故事中,找到阅读的乐趣。

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阅读者,第一步就是先找到阅读的乐趣,之后才能谈到深入阅读的问题。家长的首要职责,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其他能力再一步步提升。

我是@凝妈悟语,两个孩子的妈妈,致力于培养阳光积极的孩子,欢迎关注我,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