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写神 形神具备|孙小燕水墨人物画欣赏

点线面画的写意山水画(以形写神形神具备)(1)

1艺术家简介

孙小燕

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女画家协会会员

刘大为工作室画家

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理事

现任教于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2艺术评论

山东画家孙小燕: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探索者

新华网山东频道 郝桂尧

与女画家孙小燕未曾谋面,但是她的写实水墨作品却深深吸引和打动了我,她运用纯熟的线条和墨色,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祥和宁静的精神境界,那里充满了艺术的意味。孙小燕说,她要在写实水墨这条路上走下去,探索不止。

孙小燕作品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照,对当代人精神世界的诗意表达。分析孙小燕的艺术经历,我们可以断定她是一个学院派画家,从大学到研究生读的都是美术专业,之后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刘大为工作室深造,接触的是刘大为、任惠中、王珂、满维起、苗再新、宋丰光、姜永安等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有此背景的青年画家,多具有学术背景和求新精神,对现实生活关注不够。而孙小燕却在关注现实、注重写实的路子上走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刘大为工作室学习的经历,对孙小燕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强调,艺术永远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它是当代人物画创作的根本动力。他教育学生,既要面对现实,又要把感觉伸向非现实的区域,既要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并诗意地表现生活,还要上升到精神世界,同时也体现出自我把握意识,这样才能成功。在老师指导下,孙小燕在课堂上苦练素描,注重写生,研究造型;同时也走出教室,到全国各地的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去体验生活,感受基层百姓的喜怒哀乐,体会大自然中最具生命力的丰富情感。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的创作感情充沛了,笔下的人物有了生命力,表达出的意境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孙小燕的写实水墨人物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描述的就是当代人物。老人,孩子,妇女……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亲人,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画家本人工作生活在胶东半岛,却曾经到陕西关中、西双版纳等很多地方写生,把黄土高原的粗犷质朴、西双版纳的五彩斑斓、齐鲁大地的厚重热情,都融汇在自己的写实水墨人物画身上。她的《太行子民》组画犹如雕塑,用丰富的线条、淡淡的墨色,淋漓尽致地勾勒出太行人民刚烈强悍、沉雄倔强、坚韧顽强的性格;其《阳光版纳》《岁月静好》等作品,把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祥和包容的边疆同胞,展现得细腻而又逼真;其《家园》系列作品,以及《魔方》等等,让我想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还有一类是古代水墨人物,仕女,文人,孩童……他们或在对弈、读书,或在观鱼、看戏,或在赏花、戏蟾,虽然是古代人物,在画家笔下却呈现着鲜明的现代性格,用的是古典绘画题材,表现的是当代人的精神怀想,反映的是现代性格,在这个嘈杂世俗的世界,我们总算能找到一块净土,让我们的心灵歇息,让我们的灵魂洗浴。这是精神意义上的写实。

注重线条与墨色的运用,并且把线和墨的关系融为一个整体,成为统一的元素,去创造古典的美感和现代的思绪,是孙小燕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又一个特点。她有着良好的师承,也有着扎实的造型功力。她认为,中国画是以笔画出来的线条、墨韵,其笔墨的书写性包含了创作者的情感和意愿。墨的酣畅淋漓、老辣苦涩,线的抑扬顿挫、飘逸悠远,都是以笔墨的趣味性在言物,或者是众多的线与墨的组合而成就了整个画面的趣味。在用线上,孙小燕继承了老师们的优点,生动流畅,简约概括,软硬兼施,犀利灵变,尝试在画面上找寻构成的、符号的因素,并将其含蓄为之以附和古典审美,既用形式来强化意趣,又不使其显得生硬。在色彩上,她删繁就简,仅留下花青赭绿,浅敷淡染。在她的作品《阳光版纳》《家园》中仅用黑白颜色,“墨分五色”,层次分明,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极为传神。她还喜欢用赭色,这是一种真实存在于大自然中的颜色,沉重忧郁,朴实无华,像大山一般沉默,像老人脸上的皱褶一样沧桑,很适合表现普通百姓的情状性格。《太行子民》《岁月静好》等作品里,人物的面部被赭色表达出历史凝重感和现实存在感。老师曾告诉孙小燕:笔墨语言“有程式而无僵化,讲法则而不教条”。线条与墨色的交融,追求的是情趣和格调,是墨与彩的新视觉,所以她“不求笔随物象,而重意象勾皴”,这就带给我们一种精致而优雅、平静与悠然的意象。

在平面方式的中国画背后,有一种立体的思想在支撑。古代文人们卧游山水,纵情泼墨,品茗饮酒,都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行为,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性的抒发与倾泻,是精神家园的寻找,孙小燕追求这种境界,并力求以自己作品的当代性超越古人。她认为,除了形式上的赏心悦目之外,绘画作品应该让人品出一种文化精神的意味,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艺术高度。

孙小燕说:艺术探索的路是既快乐又曲折的,我还是喜欢恬淡自然的状态,享受着绘画的过程,跟着心的感觉走,静静地感受自然和生命的绽放与惊喜,更希望用我的画笔表现那些令我触动的瞬间,而这也是我坚持一直画下去的理由。

这也是我们相信孙小燕能够成为一个出色艺术家的理由。

王珂老师评孙小燕

对孙小燕的画,我早有关注,她所描绘的大都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所以给观赏者以亲切、自然、没有距离的感觉。画风朴实朴素,笔道泼辣、粗旷但不失细腻。单就画面而言,很难想象这样的作品出自一个小巧的女性作者笔下。

孙小燕是山东人,先后毕业于鲁东大学美术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受过严格的造型训练,是地道的院校派;2011年又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受教于满维起、苗再新、潘缨等老师,2012年再到首都师范大学刘大为工作室深造,可见孙小燕的事业心,尤其对一个女性画家是多么的不易。

功夫不负有心人,院校严格的训练让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方面的学习,博采众长,使她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刘大为老师的点拨,任惠中老师带领那种魔鬼般的写生以及系统的创作训练,孙小燕已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她的作品《城市角落之修鞋匠》、《收获金秋》、《聚焦·本真》、《太行子民》、《我心飞翔》、《岁月静好》、《午后暖阳》等多幅作品已出现在省级以及全国的大型展览上。相信孙小燕会有更大的成功,我们期待着。

姜永安老师评孙小燕

小燕是我在烟台时的老学生,所谓老,是那时我还很年轻便开始误人子弟的人生。印象中她虽是一个娇小羸弱的女孩,但在专业上特有的执着与热情让人记忆深刻,总见着一脸灿烂的笑容。岁月荏苒,后来再见她的作品时已是微信时代了,知道她些许年来依然初心未忘、勤勉持恒地行进在自己漫漫的精神旅途,而且成绩斐然、艺技精进。除个人努力之外,这与她先后研学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刘大为工作室有关,幸得众多名家之开启、融诸师之长,术业自然与日俱新。从她的作品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一个弱小的躯体所蕴含的绘画激情与能量,不由得让人暗自赞许,艺术的灵光总是不吝啬地投射向那些用真诚与坚持朝拜它的信众。

小燕的画路广宽,既有都市题材的唯美、现实情怀的传写,也有饶有趣意的古装人物。体现了长期浸染学院艺术的擅能。她的古装人物画人景合映、情境交融,人物造型颇具意致,不强作古逸而更觉人情亲近,笔墨舒展而抑扬有韵。都市题材的作品则显现了一个女性画家特有的观照视域,仿佛吟唱的女声演绎着日常的诗意。在语言上它运用主体形象的写实性结合构成意味的环境,以及色彩情调的渲染,突显了画面的视觉形式,相互映衬出缱绻宛转的主题意象,让人观之怡情悦神。然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她那些以现实生活中平实的形象为表现的写生式作品,这些生动而亲切的肖像,不仅体现了她个人在水墨人物画专业造型上的功力与素养,更能汇聚作为一个人物画家在这一科目上继往开来的学术观想。概括地讲,这类作品的探索集合了中国人物画传统以来关于形与神、笔与意、似与真等等诸命题,对今个时代的画家而言又增补了传统语言体系如何诠释时代人文关怀的思考,所以它富含的画学考量更多、更深刻。纵览小燕的这些作品,她较好地把握了笔墨韵致与形象刻画间的平衡,细致而不失笔意,微妙而不失神采。她的人物造型朴实自然,不多浮华。笔墨厚重而有张弛,文质相承。以形写神、形神具备,人物恍然若出。同时在人物精神意象与现实情怀的深描上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挖掘,从而脱落一般写实性作品的空洞模拟。唐代张彦远说: “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形似、骨气、立意到用笔,这是一个无缝对接的系统,也是古人在其古典语境下的绘画玄思与追求,今天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人文情景,如何在“笔墨当随时代”中深化和延展这一系统的可持续创造是我们这些人物画从业者共同的面对的话题。

国画诸科,自古言人物最难。如此,人物画的一点点突破也就更具美术史意义。艰难的另一视野也昭示更多的可能与期待。相信小燕凭依一以贯之的努力与坚守,娇小的身躯一定会释放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之共勉。

传统与现代的交替与转换——谈孙小燕的中国画

山东师范大学宋丰光老师评孙小燕

大凡成功的艺术家除了以他的天赋为依托外,重要的是他的执着与坚持。自小燕硕士毕业后,多年来都是电话联系,很少见过她的作品。最近看到了孙小燕近期的一些作品,我感到很惊喜,可以说是成绩斐然。小燕的绘画有一种兼容性的特征,即简洁、质朴、沉厚又细腻、诗性、激越。给人清新自然的艺术感受。

小燕的绘画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传统的绘画追求,另一方面是对现代中国画的探索,这是中国画继承与发展的大道。

从她的传统写意人物小品中,可以看到她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精神的继承。表现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笔墨典雅,意境高古,格调雅致,极富文人情趣。她关注文化内涵,有书卷气,追求审美情趣的清逸和意韵的悠远,重视笔墨趣味与变化,人物造型古拙,线条婉转多姿,墨色淡雅,形成了古拙冲合,情趣盎然的艺术风格。

她的时尚人物写生作品同样体现了他扎实的绘画功底。这些作品以准确而深入的造型来刻画人物,用现代的构成图象与色彩来传递她对当代人物画的思考和探索。她关注人物內在的性格与表情的刻画,通过对不同个性的人物来体悟不同的生命状态。欣赏这些作品,使人耳目清新,富有朝气。

当然,每位画家都向往着自身的完美升华,在艺术追求上的融合、打破、探索、升华都是反反复复,需要漫长的蜕变过程。孙小燕也不例外,但是她知道自己要画什么,懂得怎样画,所以我相信她在以后绘画探索过程中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3作品赏析

点线面画的写意山水画(以形写神形神具备)(2)

《青春季之一》纸本水墨69X69cm创作于2016年

点线面画的写意山水画(以形写神形神具备)(3)

《背筐妇女》纸本水墨69X69cm创作于2014年

点线面画的写意山水画(以形写神形神具备)(4)

《藕花深处》纸本水墨68X68cm创作于2013年

点线面画的写意山水画(以形写神形神具备)(5)

《羲之爱鹅》纸本水墨68X68cm创作于2015年

点线面画的写意山水画(以形写神形神具备)(6)

《五月芳菲》纸本水墨137X69cm创作于2017年

《禅修之四》纸本69X46cm创作于2016年

《家园系列》纸本137X69cmX2 创作于2012年

《太行子民三联画》纸本180X65cmX3创作于2012年

《观世音菩萨》纸本68X60cm创作于2015年

《生肖狗之四》纸本50X50cm创作于2018年

《持卷论书》纸本68X68cm创作于2015年

《春日漫步》纸本68X68cm创作于2015年

《春山妩媚》纸本69X69cm创作于2016年

《淡看烟云》纸本68X68cm创作于2014年

《春风如意》纸本68X68cm创作于2014年

《藏民写生之三》纸本45X69cm创作于2018年

《藏民写生之一》纸本45X69cm创作于2018年

4艺术履历

个展:

2016.8 水墨芳华----孙小燕中国画作品展,烟台文化馆展览厅

参展:

2018.3 三月飞花--当代女画家提名展,烟台画院

2018.3 三月春色--烟台女画家作品展,烟台文化馆

2017.12 泰山--第三届中国女书画家作品展,山东泰安文化大厦

2017.5 五月花语—山东省青年女画家作品展,山东新闻美术馆

2017.3 万象心生—七零后女画家美术作品展,烟台画院美术馆

2017.3 墨彩缤纷—学院画家六人展,济南华夏齐鲁文化城

2017.3 三月春色—烟台女画家作品展,烟台文化馆

2016.10 紫气东来[矩阵]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国际巡回展—2016法国&中国,徐州美术馆

2016.10 青年力量—首届全国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

2016.9 紫气东来[矩阵]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国际巡回展—2016法国&中国,法国莫雷市艺术中心

2016.9 相约宋庄----中韩当代水墨邀请展,北京艺品中国美术馆

2016.8 浩海华章----怡雅轩名家书画邀请展,北京怡雅轩美术馆

2016.8 艺品中国----当代名家书画邀请展,北京艺品中国美术馆

2016.8 丹青绚彩 共贺军魂—吴东魁艺术馆邀请展,北京吴东魁艺术馆

2016.6 携手万盟 繁荣艺术—中国元素书画家邀请展,北京建国门万豪酒店展览厅

2016.5 携手百年 共筑文化—龙顺成书画名家邀请展,北京龙顺成中式家具展览馆

2016.5 “五一”大观园全国名家邀请展,北京大观园省亲别墅

2016.3 三月春色----烟台女书画家作品展,烟台文化馆展览厅

2015.12 水墨先锋—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济南新华美术馆

2015.11 水墨新锐—中国画名家精品展,济南新华美术馆

2015.3 泉城春韵--实力派女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济南绘通当代美术馆

2015.1 鲁东大学艺术学院第三届教师美术作品展,烟台文化馆展览馆

2014.11 “多彩亚洲·文化中国”首届美术作品国际交流展,北京时代美术馆

2014. 9 实力与价值第三届诺亚文化名家邀请展,青岛燕海美术馆

2014. 9 意象天成—博宝艺术网第三届国画联展,北京国粹美术馆

2014. 8 首届山东省国际美术双年展,济南美术馆

2013. 7 首都师范大学刘大为工作室毕业作品展,首师大美术馆

2013. 4 云南西双版纳刘大为工作室写生展,西双版纳

2013. 4 第三届中国画节,山东潍坊鲁台会展中心

2012. 9 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巡展,北京汉方艺术馆

2012. 8 山东省第十六届美术新人新作展,山东省图书馆

2012. 7 “水墨大道”十八人展,招远中国夼上艺术区

2012. 7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画院作品展,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馆

2012. 6 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美术作品展,山东省图书馆

2012. 5 中日水墨作品交流展,山东省国际会展中心

2011.12 “明天更美好”第三届中华慈善爱心书画艺术交流展,北京皇城艺术馆

2011. 9 “美育最基层”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