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千里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之所以不同于西方艺术,关键在于两者的审美取向或者说美学观不同。
中国的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中国社会讲究“仕隐分工”,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隐士阶层,他们厌烦世事,不喜庶务,再加上大多被朝堂排挤,便寄情山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二次创作来抒发“天人合一”“天人无际”的超然境界。
故而中国传统书画从一开始,便有着一种对“哲学理念”的追求,是对某种特定“意境”的描绘和重现。所谓“诗书如画,画如诗书”便是此理。
比如说对自然景象刻画之时,无论风雨晴雪、四季朝暮,都不像西方油画那般拘泥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散点或多点的透视法,移步换景,营造整体构图。同时讲究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也就是一方面在整体构图上留出大片空白,营造意境,另一方面又在具体景物上使用极为细密的笔法勾勒渲染。但近代以后,随着西方艺术理论的传入,传统书画发生了蜕变,渐渐开始如油画那般注重颜色渲染的变化和视觉效果的冲击。
我们不能说这种变化是不对的,毕竟任何艺术都必须要在融合中才能拥有未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艺术风格的转变,使传统书画中“重视意境、务虚”的浪漫主义风格已经越来越少。
朱坤芳作为一名八零后的画家,在国画界称得上新起之秀,按理说,像她这样的新一代国画画家,无论是画风还是手法应该都更加跟随近现代的“西化”潮流,但朱坤芳却是一个例外。
我们就从这幅《千里江山千里月》讲起。
从大局而观,我们能够完全感觉出,画家并没有一味去追求所谓视觉冲击的美感,而是致力于营造意境。清月泠泠,古木横枝,云山雾罩,江泉映月。整体的青灰色渲染造就了一种朦胧月下之景,江水、山石、夜空过渡自然,幽若一体,江面静谧无声,只有细细波纹。千里江山,一月之下。
评价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关键便在于意境,只要意境营造成功,那么整幅作品便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若是细品技艺,画家对于山石、树木的勾勒,风格偏于两宋时期的山水画,构色当中,也不难发现当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那一片青绿的影子。
月影稀稀,画家似是故意作古,看起来说这是一幅明代画作也是有人信的。因为整幅作品无论是技艺、勾画、色彩、构图、意境都是对宋明时期书画风格的完美复现,堪称古色古香。
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我们并不少见许许多多对于各种艺术风格的尝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祖先千年以来遗留下的伟大艺术宝库。而朱坤芳这幅《千里江山千里月》堪称以今拟古的一流作品。此幅作品入展近日举办的“郑州山水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