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与湖南省相对应,湖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该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截至2016年,湖北省辖:1个副省级市(武汉市),11个地级市。其中,就竹山县这一千年古县,位于鄂、陕、渝三省市交界处,总人口超超40万,建县历史超2600年!

湖北人口最多县(湖北省一千年古县)(1)

首先,竹山县,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在地理位置上,竹山县位于湖北、陕西、重庆三省市结合处,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农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县城东北距十堰市城区158公里,东南距武汉市638公里。面积3587.8平方公里。竹山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今湖北省竹山县一带为古庸国一带。古庸国是春秋时巴、秦、楚三国间较大的国家,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

公元前611年,楚国、秦国、巴国联合消灭庸国。庸地入楚,楚国在今湖北省竹山县一带置上庸县。由此,对于该地区来说,建县历史已经超过2200年了。战国后期,庸县为上庸郡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上庸县改隶汉中郡。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争霸,上庸县成为魏国和蜀汉争夺的焦点之一。公元503年,南梁析上庸县另置安城县。公元552年,西魏改安城县为竹山县。在隋朝和唐朝这一历史阶段,该地区仍为上庸县、竹山县并存。

湖北人口最多县(湖北省一千年古县)(2)

最后,公元986年,也即北宋建立后,省上庸县入竹山县。元朝建立后,推行行省制,竹山县属湖北省。明朝这一历史阶段,竹山县先后隶属于襄阳府、郧阳府。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竹山县属湖北省郧阳府。1994年10月,设立地级十堰市,竹山县属之至今。如今,作为湖北省十堰市的下辖县,竹山县辖9个镇、8个乡,总人口约42万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