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巨虚穴位位置图

腹胀腹痛穴位(人体穴位大全上巨虚穴)(1)

图解上巨虚穴位的位置

【上巨虚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当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处取穴。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长伸肌、小腿骨间膜。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到达胫骨前肌及其深面的长伸肌。两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及伴行的腓深神经经过。

腹胀腹痛穴位(人体穴位大全上巨虚穴)(2)

按摩上巨虚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肠鸣泄泻、阑尾炎、胃肠炎、腹痛胀满、痢疾、细菌性痢疾、便秘、膝胫酸痛、膝关节肿痛、下肢痿痹、脚气等。

【作用功效】上巨虚穴,调和肠胃,通经活络。

【古代记述】胃热、腹痛,泄泻痢疾,下肢痹症,足痿,乳痈,癫痫,小腹痛,腰背控睾而痛,寒热身痛,暴惊狂言,气逆,转筋,胫重,足跗不收,跟痛。

【近人报道】急慢性肠炎,风湿性关节炎,脚气症。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单纯性阑尾炎等。

【穴位配伍】上巨虚穴配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治膝痛。配天枢、曲池治疗细菌性痢疾;配支沟、大肠俞主治便秘。泄痢脓血:下廉、幽门、太白。胸胁满引腹:下廉、丘墟、侠溪、肾俞。

【文献摘要】

《甲乙经》:风水膝肿,巨虚、上廉主之。大肠有热,肠鸣腹满,侠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狂妄走善欠。

《千金方》:脚气初得脚弱,骨髓冷疼痛,小便难黄。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即上巨虛穴)

腹胀腹痛穴位(人体穴位大全上巨虚穴)(3)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方法】上巨虚穴,直刺1-1.5寸,局部酸胀。

【相关记载】1.直刺0.5~1.2寸,局部酸胀;2.针尖略向上斜刺,针感沿胃经循膝股走至腹部。少数可上行至上腹部及胸部;3.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走至足跗、足趾部;4.理气止痛可用龙虎交战;5.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艾灸方法】上巨虚穴,艾条灸5-15分钟,上巨虚穴,艾炷灸3-7壮。

【现代报道摘录】

(1)过敏性肠炎:治疗过敏性肠炎,取两侧上巨虚,穴位注射654-。每穴注射1ml,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

(2)急性阑尾炎:针刺上巨虚,用刺激手法,使针感直达右下腹。

腹胀腹痛穴位(人体穴位大全上巨虚穴)(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