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回望十年踪迹,图书馆在我们的美好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正在南京图书馆举行的“新时代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发展成就展”,全方位呈现江苏省图书馆的十年“成绩单”。书香对时代的浸润,人民对阅读的需求,尽在其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十年间,江苏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从持续完善的基础设施,到日益丰富的文献资源;从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到显著提升的服务效能,为“文化强省”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江苏智慧图书馆智能化(书香浸润时代数说)(1)

据统计,2021年全省公共图书馆总馆藏11161万册(件),新购图书604万册,占比5.41%;财政拨款142201万元,新增藏量购置费13468万元,占比9.47%;人均拥有馆藏量为1.31册,较2012年增长了89.9%;人均购书费1.94元,较2012年增长了27.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江苏智慧图书馆智能化(书香浸润时代数说)(2)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公共图书馆机构数122个,较2012年增长了10个;每万人建筑面积191平方米,较2012年增长了83.13%;阅览室坐席数7.98万个,较2012年增长了90%,实现了连续十年增长。

江苏智慧图书馆智能化(书香浸润时代数说)(3)

2021年全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10961万人次,首次突破1亿人次,较2012年增长了142%,标志着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21年外借8020万册次,较2012年增长了134%,较2020年增长了1780万册次,创出了年度增长量的历史新高。

2021年全省公共图书馆共有从业人员3825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447人;从业人员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31.9%和25.2%。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