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中国】

埃及全球气候峰会的日期(联合国埃及气候大会意义非凡)(1)

文/李金良 铁 铮

开幕延时 闭幕延期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公布的会议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开幕式原定于埃及当地时间2022年11月6日时间10时(北京时间16时),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然而,直到11时40分(北京时间17时40分),这届气候大会才正式开幕。拖延1小时40分之后才开始的大会,注定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业一样艰难。

这届气候大会,在全球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对于推动全球气候谈判,动员各方行动,提供重要的机会审视气候变化在非洲的影响,意义非凡。同时,对于正在紧锣密鼓实施双碳战略的中国而言,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根据COP27开幕式上批准的拟定会议议程,大会会期12天,延续到11月18日闭幕。在两周的大会期间,各国代表将围绕气候适应、减排、气候融资等多个议题进行谈判。其中令人瞩目的是,发达国家是否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赔偿的“损失和损害”议题首次被列入议程。

“损失和损害”议题是指发展中国家承受极端天气恶果,而发达国家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危机,需为此承担责任,并向这些受害国家提供补偿。

两周的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国政府代表、观察员和民间组织的3500多人参加了本届气候大会。

和开幕延时相呼应的是,本届气候大会原定于星期五闭幕,但由于众多问题难以达成协议,经过连续数日的紧张谈判,几经延期,经过2天的“加时赛”,各国代表终于在周日凌晨达成协议。大会形成了《沙姆沙伊赫实施方案》。大会同意设立一个基金机制,以补偿因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所导致的损失和损害。

联合国埃及气候大会终于闭幕,载入了新的历史史册。

埃及全球气候峰会的日期(联合国埃及气候大会意义非凡)(2)

↑气候大会闭幕式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艰难谈判 终获成果

几经延期,经过连续数日的紧张艰难谈判,本届大会终于通过了多项决议。主要成果包括:

最重大的成果是,COP27同意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机制,用于补偿发展中国家和脆弱国家因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所导致的损失和损害。尽管这一机制将如何获得资金仍在讨论中,但这个成果仍然是首创性的,是本届大会的最大亮点。

第二项成果是,COP27启动了一个减缓工作方案,旨在紧急扩大减缓的目标和实施。该工作计划将在COP27大会后立即开始,并持续到2030年,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全球对话。会议还要求各国政府在2023年底前重新审视并加强其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中的2030年减排目标,并加快努力,逐步减少有增无减的煤电,淘汰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

三是COP27启动了一个新的5年工作计划,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技术解决方案。

四是COP27开展全球盘点,结束了第一次全球盘点的第二次技术对话。这是提高全球气候治理新制度《巴黎协定》下的雄心机制。联合国秘书长透露,将在明年COP28会议结束盘点之前,召开一次”气候雄心峰会”。

埃及全球气候峰会的日期(联合国埃及气候大会意义非凡)(3)

↑外国代表关注中国双碳 侯远青 摄

意义非凡 特点突出

COP27的主要特点是同意建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机制。这对于脆弱发展中国家、弱势群体来说是一项巨大突破。但遗憾的是,本届气候大会在与全球变暖的原因有关的其他关键问题上,特别是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方面,以及在需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措辞上,未能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在这届大会上有突出表现。在COP27大会上,出席COP27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当选为缔约方大会主席团副主席。这充分说明,中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中将发挥更多的作用。

据了解,在COP27大会期间,中国角组织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边会。中国代表纷纷讲述中国故事,支持中国气候外交。

“讲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故事暨南南城市气候合作发展”主题边会,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旗下的《环境保护》杂志社、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共同举办。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合作伙伴共同举办了两个主题边会,邀请政府官员、科研院所、企业界和公益机构的代表作主题演讲并组织嘉宾讨论。一个是“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协同的自主贡献与全球协作”主题边会,一个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推动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主题边会。

除此之外,中国边会专门为COP27中国角精心制作了《气候书单》。书单精选了中国环境出版集团近3年出版的20多种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图书。其中有入选“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集中回答我国如何推进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问题的《碳达峰碳中和理论与实践》等。

边会期间,还展出北京汇智绿色资源研究院专家、国家参事徐锭明以及李金良教授、盛春光副教授主编的双碳新书《碳达峰碳中和理论与实践》等相关新书,有力地宣传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

这些图书集中展示中国各行各业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实践,为促进国际社会协调共赢的全球气候行动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埃及全球气候峰会的日期(联合国埃及气候大会意义非凡)(4)

↑中国双碳新书进入COP27 侯远青 摄

意义巨大 影响深远

2022年是《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达成之后的第一年,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30周年。本届气候大会的主题确定为“落实”。

COP27同意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机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巴黎协定》的具体落实,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对应对气候变化应承担的主要责任。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是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数十年来的迫切愿望。专家认为,该基金机制获得COP27通过,是突破性的进展,是联合国气候大会向正义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气候正义的胜利,也是全世界所有公民的胜利。

本届气候大会还启动了建立全球适应目标框架进程。专家评价说,这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合理的利益诉求。从整体上看,这届气候大会对国际气候变化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落实《巴黎协定》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届气候大会对中国同样意义非凡。为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加强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体现了一个发展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专家说,本届气候大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有利于推动《巴黎协定》的落实,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无疑与我国提出的双碳战略是一致的,也符合我国对本届气候大会成果的主张和预期。

《绿色中国》 B(下半月) 2022 年 11月号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