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在1928年并没有一分为四,而是一分为三,分别成立青海,宁夏,甘肃。甘肃省被分治,既是当时大环境所趋,也不乏有军阀斗争的原因。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长薛笃弼,以青海、宁夏距离省城太远交通不便,不易发展为由,提出议案,将青海、宁夏从甘肃省分离,各设行省。最终决议如下,
将宁夏道所属宁夏、宁朔、平罗、中卫、灵武、金积、盐池、平远8 县,和宁夏护军使辖地阿拉善、额济纳两旗合并为宁夏省 ,以宁夏县为省会。国民军第七军军长门致中,为宁夏省政府委员兼省政府主席。
将西宁道所属西宁、大通、碾伯、巴戎、循化、湟源、贵德 7 县,及青海办事长官所辖蒙古29旗、玉树25族、环海 8 族、果洛等地为青海省所属,以西宁为省会。国民军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孙连仲,为青海省政府委员兼省政府主席。
一、甘肃辖域的变化
甘肃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取自甘州和肃州的首字,甘州就是张掖,肃州就是酒泉,这都是古代河西走廊的重镇。早在西汉王朝,汉武帝便在河西走廊地区,“列四郡,置两关”,对河西经营西域,占有重要地位。
明朝在北部边疆设立了九镇,史称“九边”。其中,甘肃镇为最西一镇,最高长官就是甘肃总兵,驻扎甘州。这里的“镇”,是镇守的意思,是古代的一个军事组织形式。
在行政区域上,甘肃属于陕西布政使司管辖。但是,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拱卫西北边疆的重要作用,明朝已经把甘肃作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域的看待。
清朝延复了甘肃这一名称,但是,清朝时期的甘肃区域扩大,还包括今天的青海、宁夏等地。清朝的行政管理分为三种,一种是督抚制,就是以巡抚为最高长官,多在内陆地区使用。另一种是军府制,就是以军府最高长官,也就是总督。第三种就是以宗教自治形式存在。
自乾隆以后,几乎都是由陕甘总督兼任甘肃巡抚,驻扎兰州。这其中,总督是军务长官,负责军务;巡抚是行政长官,负责民生。这种“督抚合一”的组织形式,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到了民国时期,甘肃省的疆域与政权机构与清代相同,省会依旧在兰州。民国实行“省、道、县”三级政治,整个甘肃省设有7道,76县。七道分别为,兰山道,陇南道,陇东道,河西道,边关道,朔方道,宁夏道,和海东道(后改为西宁道)。
到了1928年,西宁道和宁夏道分别成立青海和宁夏两省。甘肃省辖区缩小,后来又经过细微的调整,基本于今天所看到的辖区范围差不多。
二、为什么1928年甘肃要分省而治
1,历史渊源悠久
在清朝末年,甘肃省面积就达到3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国家版图的三分之一。而且,那时甘肃南北相距1000多公里,东西相距2000多公里。在幅员如此辽阔,而且各种事务相当复杂,管理起来相当不易。
在光绪年间,就已经有大臣提出,将甘肃分省而治的提议。但是由于当时清廷事务繁多,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去管理甘肃问题。于是,这一提议就被搁置下来。
几年之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民国初年,百废待兴,北洋政府也没有闲暇去管理边疆事务,甘肃问题又被搁置下来。
直到1928年,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在冯玉祥的提议之下,南京政府投票通过了对甘肃分治建省的议案,做出了批复,甘肃分省建制就此开始。
2、诸马势力的影响
自从清朝末年,甘肃回部诸马势力,就成为影响甘肃政局的重要力量。诸马势力可分为“甘马”、“宁马”和“青马”三支,其中“甘马”马占鳌最先崛起。
马占鳌是在左宗棠平定边疆时,因战败而投降左宗棠发展起来。马占鳌协助清廷有功,后来随着甘军提督董福祥剿灭义和团,在董福祥死后,接任甘军提督职位,成为当时甘肃重要的一股力量。
“宁马”马千龄和“青马”马海晏都是马占鳌的部将,也因为平定边疆有功,分别成为西宁道和宁夏道的长官,也就逐步控制了这些地区。
诸马势力经过多年的经营,与甘肃本地盘根错节。而北洋军阀所安排的甘肃提督张广建等人,政令也只在兰州附近。八个镇守使一半都在诸马手中,都是“听调不听宣”的主。
冯玉祥率领西北军入甘,与诸马势力经过短暂的合作之后,又迅速分道扬镳。后来的河凉之乱,进一步搅乱了甘肃的时局。
冯玉祥在1928年,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将甘肃分治的提议,国民党通过了这项决议,敲定青海、宁夏建省。
3、蒋介石和冯玉祥的博弈
北伐成功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此时国民革命军分为4个集团,分别是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他们4人麾下共计220万人。由于人数众多,花费也相当庞大。这无可避免的就要进行裁员。
而蒋介石的首要目标就是冯玉祥。蒋介石发布了最新的改编方案,四大集团军中,每个集团军只保留12个师。而冯玉祥麾下有30多个师,一旦接受蒋介石的改编方案,那他麾下大部分人马都要被遣散。
而冯玉祥采取的对策就是,要从甘肃省内分出宁夏和青海两省。因为,每一个省可以保留三个师的守卫人员。这样一来,即便是裁员,冯玉祥的损失也不是太大。
不过,冯玉祥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为诸马势力做了嫁衣。中原大战以后,冯玉祥落败,甘肃、青海、宁夏的长官职位,也就落到诸马手中。
来自专栏
白银市民俗民间文化研究会陶政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