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各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创作,学生参与演唱,作品题材广泛,围绕校园生活和社会动态,如“双减”政策、记录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展示、抗击疫情等主题,受到大家的关注与喜爱。

原创歌曲的创作过程

通常要想原创一首完整的歌曲主要需要3个步骤:即作词,作曲,编曲。如果是用电脑制作音乐,则主要分为编曲(伴奏)和录音混音的后期制作。

80后最爱的校园歌曲(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你听过几首)(1)

80后最爱的校园歌曲(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你听过几首)(2)

作词又分为写词和填词。写词就是可以在没有曲调的情况下,根据词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任意段落数目、任意长短字数的句子。填词是在有曲调的前提下,根据曲调所传达的风格和段落、乐句长短,从而填写出适合的歌词。

80后最爱的校园歌曲(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你听过几首)(3)

(点击图片听歌)

由通辽市奈曼旗实验小学教师作词、作曲、编曲学校少先队员代表们演唱的原创歌曲《我们的天空》,歌词贴合学生的视角,表现出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对于作词者来说,歌词是为歌者写的词,而歌者的每首歌都是要表达特定的感情或场景,所以要求词曲作者在感情、人物、形式、以及歌唱者的技巧等的功能方面来考虑,量体裁衣,作出最适合歌者的词来。

80后最爱的校园歌曲(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你听过几首)(4)

(点击图片听歌)

通辽市奈曼旗章古台学区中心校教师郭婧原创“双减”主题歌曲《快乐成长》,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歌词达意加上孩子天籁般的童声和丰富多变的乐器编配让听众不由地多了几分快乐与惬意。

作曲是运用基本乐理、和声学、复调、配器法、曲式结构的技术理论体系来表达创作者音乐思想的方法。作曲是在完成音乐内容的创作。音乐中所有元素都服务于音乐内容,每个声部都是平等的。任何音乐形式(包括单声部音乐与纯打击乐音乐)至少会包含织体、曲式、编配、速度、节拍。改变这些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有可能改变一首音乐的内容,明确这些才能称为作曲。

80后最爱的校园歌曲(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你听过几首)(5)

(点击图片听歌)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路小学呼伦南路校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原创音乐MV《本草》,中国风的旋律和配乐加上诗词朗诵,使歌曲展示出特色校园文化。学校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作为办学特色之一,将其融入学校自然课程,助力学生成长、学校发展。

其中,曲调是让听众获取音乐内容的重要媒介。音乐内容的表现是靠音乐的整体音响效果。而音乐素养不高的大众基本只能注意到曲调的存在,实际是从音乐的整体音响与歌词获取音乐内容。

80后最爱的校园歌曲(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你听过几首)(6)

(点击图片听歌)

由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中心小学音乐教师茹鹏飞词曲,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李祥平演唱的歌曲《走向春天》,作品以抗击疫情为题材,歌颂所有为疫情冲锋陷阵的一线人员。

80后最爱的校园歌曲(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你听过几首)(7)

(点击图片听歌)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第一中学范兵德老师作曲,并由学生演唱原创抗疫歌曲《奉献爱心》,用歌声致敬一线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一盏照亮方向的明灯

近年来,我区音乐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各类培训、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基本功、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为音乐教育注入不少新鲜血液。

80后最爱的校园歌曲(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你听过几首)(8)

80后最爱的校园歌曲(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你听过几首)(9)

2021年4月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全区校园合唱歌曲创作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开班,在为期八天的培训日程中,邀请到国内著名词曲作家、相关领域知名人士进行授课,导师们各有所长,从创作理念、作品欣赏、歌曲创作各方面为学员们进行讲授并现场指导,共同完成了30多件原创合唱作品,培训打开了学员创作思路,激发学员创作灵感,鼓励、支持学员创作出“留得住,传得广”的校园歌曲合唱作品。

80后最爱的校园歌曲(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你听过几首)(10)

80后最爱的校园歌曲(内蒙古原创校园歌曲你听过几首)(11)

学习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各类培训为契机,老师们应不断扎实音乐基本功,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常态化推进美育工作、校园合唱工作,为内蒙古美育翻开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