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见证了清朝的没落、日本等帝国主义的侵略、民国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可谓是充满了戏剧性。

但也许,溥仪这一生最为“戏剧”的并不是他堪称丰富的“前半生”,而是他所创造的三个“世界纪录”,这些纪录至今无人打破,在今后,也不可能有人再打破。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1)

唯一一个被妃子起诉离婚的“皇帝”

溥仪这一生是充满戏剧性的,他出生于光绪三十二年,是摄政王载沣的儿子,原本,皇位与他并没有什么关系,可到了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病重,又没有儿子,慈禧太后就下令将溥仪养在宫中。

在光绪帝去世后,慈禧太后令溥仪继承皇统,过继给同治帝,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成为了大清国的宣统帝。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2)

但溥仪的皇位并没有坐多久,辛亥革命就爆发了,1912年,隆裕太后临朝称制,并以太后的名义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民国建立。

随后,民国政府与清朝皇室达成一致,承诺每年拨款400万元共皇室开支,并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待条件,还允许溥仪等人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中。

这个时候,虽然溥仪已经退位,但他在内廷依然保留着一个“微型小朝廷”,封官赐谥,保持着帝王的“气派”,历史上将此称之为“逊清小朝廷”。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3)

总的来说,尽管名义上已经不是皇帝,但溥仪仍然过着皇帝的生活,直到16岁时,四大太妃还为溥仪“选妃”。

资料显示,溥仪一开始选定的皇后是文绣,可四大太妃认为文绣家境贫寒、长相不好,劝说溥仪选择婉容为皇后,最终溥仪接受了建议,选择婉容为皇后,而文绣则被封为淑妃。

原本,文绣和婉容在紫禁城中还算能和谐相处,但到了1924年溥仪等人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之后,一切就都产生了变化。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4)

1925年,溥仪移居天津,在这里,婉容和文绣的矛盾日渐尖锐。总的来说,就是因为此时距离民国成立已经十多年,婉容接受了新思想,主张一夫一妻、反对二女共侍一夫,而文绣则要求争取平等和自己应有的名分。

文绣认为,既然大家已经出宫,而且溥仪还在“修正清室优待”的条件上签了字,那么皇后和妃子就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她要求和溥仪一起出面会客、享受各方面的平等待遇。

而溥仪则认为,自己虽然已经出宫,但仍然是皇帝,后妃们就是应该遵循传统礼教等级,妃子不能与皇后“平起平坐”。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5)

因此,溥仪对于文绣争取平等的行为十分不满,多次降下“谕旨”对文绣进行训斥。文绣忍无可忍,就向自己的妹妹文珊诉苦,在妹妹的开导下,文绣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通过民国的法律来解救自己。

文绣拿出自己攒下的1000元积蓄,按照民国的法律聘请了律师,提起诉讼要求与溥仪离婚,这让溥仪成为了我国第一位被妃子“起诉离婚”的皇帝。

1931年8月28日,天津地方法院通知溥仪于9月20日下午2时进行离婚调解。这让溥仪感到颜面尽失,为了迫使文绣放弃离婚诉讼,溥仪一方通过精心“研究”,提出了三项“附加条件”,假如文绣同意,那么他就同意离婚。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6)

不管从何种角度来看,这三项条件都堪称苛刻,首先,溥仪要求文绣在离婚后不得另嫁他人,其次,溥仪要求文绣在离婚后要住回娘家,最后,溥仪又提出文绣不得进行任何损害溥仪名誉的活动。

要知道,文绣嫁给溥仪的时候只有16岁,提出离婚时不过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溥仪要求她住回娘家、不再嫁人显然是极不合理的,这很明显就是为了为难文秀,让她知难而退。

可没想到的是,文绣居然同意了这样苛刻的条件,这反而令溥仪陷入了被动。

尽管溥仪之后又多次请人居中调解,但文绣都坚持要离婚,这令溥仪感到身心俱疲,只想早点了解此事,就同意了离婚。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7)

可双方又对离婚后的赡养费问题产生了争执,文绣一开始提出要50万赡养费,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最终同意由溥仪一次性支付5.5万元赡养费给文绣,将此事彻底了结。

律师为双方拟定了一份离婚协议,在离婚协议中,除了约定了赡养费的数额之外,还明确提及今后文绣不得再向溥仪提出任何要求,双方也不能做有害对方名誉的事情。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8)

1931年10月22日,这场皇家离婚案终于以溥仪与文绣正式宣告离婚结束,离婚协议的签字仪式在溥仪所聘用的律师的事务所中进行,由双方所聘用的5位律师作为见证。

签字后,文绣向法院撤回了自己的离婚诉讼请求,从此与溥仪“再不相干”。这件事情不仅让溥仪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妃子起诉离婚的皇帝,还让他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被妃子“离婚成功”的皇帝。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9)

唯一一个被军事法庭公开审判的“皇帝”

溥仪还是唯一一个曾经被军事法庭进行公开审判的皇帝。在我国,一直有一个词叫“成王败寇”。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10)

通常来说,“末代皇帝”要么是被杀、要么是被捕,最好的情况下,他们可能能被封一个小爵位,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从来没有人会去“审判”一个皇帝,更不会把他们送上军事法庭。

但溥仪上过军事法庭,而且还是远东军事法庭。这件事情要从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伪“满洲国”说起。

从1925年开始,溥仪在天津一共生活了7年,在这七年里,他一直都在积极活动,寻求复辟,最终溥仪开始相信日本是他寻求复辟的“外援力量”。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11)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很快占领了东北全境,为了分裂中国,日本人于1932年扶持溥仪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溥仪担任伪“满洲国”执政,建年号为“大同”。

同时,溥仪与关东军方面签订了“汤岗子温泉密约”,将伪“满洲国”的治安、“国防”以及相关铁路、港湾设施建设的权利都交给了日本,还任命日本人为伪“满洲国”的 参议。

1934年,溥仪又将伪“满洲国”改名为伪“满洲帝国”,改称自己皇帝,并重新举行了登基典礼。

可尽管溥仪看似又重新登上了皇位,但他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处处都要受到日本人的挟制,甚至还不如自己在当“平民”的时候。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12)

此时,溥仪才看清了日本的真面目,并开始策划逃亡,摆脱日本人的控制。

在1940年时,溥仪还曾秘密联系萨尔瓦多外交代表团的成员,希望能够逃往萨尔瓦多来摆脱日本人的控制。

尽管萨尔瓦多同意了溥仪的请求,但最终由于伪“满洲国”禁卫队的出卖,溥仪的逃亡计划宣告失败,错失了一个逃亡的良机。

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进攻伪“满洲国”,伪“满洲国”在苏联的攻势之下很快覆灭,溥仪及家属连夜出逃,在出逃途中,日本投降,溥仪也再次宣布退位。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13)

但这次,溥仪同样没能逃脱,8月19日,溥仪正在沈阳准备搭乘飞机逃往日本,却被苏联红军空降逮捕,随后他就被苏联红军关进了监狱。

不过,尽管溥仪身陷囹圄,但苏联方面也知道他的身份,给了他特别优厚的待遇,比如溥仪可以单独用餐,还不用参加劳动等等。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溥仪多次上书苏联,表示愿意永久居住在苏联。

不过,也有人认为,溥仪想要永远居住在苏联,是怕有一天被送回中国之后受到惩罚,可惜的是,就算溥仪频频向苏联示好,但最终仍然没有能逃过法庭的审判。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14)

1946年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二战战胜国在东京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8月10日,溥仪作为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在审判中,溥仪为了逃脱罪责、也担心被中国政府追究责任,就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日本头上。

溥仪声称自己是被日本关东军挟持到内满洲的,并且表示他在担任伪满洲国皇帝期间,一切行为举止都受到了日本人的摆布,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权力。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15)

这让溥仪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受到军事法庭审判的皇帝,当然,他可能也是唯一一个在战犯管理所里受到劳动改造的皇帝。

1950年8月,苏联将溥仪引渡回中国,并在绥芬河将溥仪及伪“满洲国”其他200多名战犯移交给中国政府。随后,他们就被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思想再教育和劳动改造,溥仪当时的编号是981。

直到1959年底,溥仪终于被特赦,并在第二年被安排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上班,而后溥仪调任中国政协工作,也算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16)

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皇陵的“皇帝”

溥仪的最后一个纪录就是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葬入公墓而没有被葬入皇陵的皇帝。中国人一向认为“生死”都是大事,讲究的是事死如事生,自古以来帝王更是如此。

我们都知道,古代大多数皇帝登基以后的第一件“要事”,就是为自己选址修建陵墓,因为皇帝的陵墓通常都要修建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必须要提前“开工”。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17)

例如,秦始皇陵前后就修建了39年才完工,在例如明十三陵、唐昭陵等各个都是规模庞大、陪葬无数。

在满人入关之后,也受此风俗影响,修建了清东陵、清西陵用于埋葬皇室成员。清代的皇帝驾崩之后,都会埋入皇陵,溥仪原本也不会例外,实际上,在溥仪小时候,清廷就也已经为他选好陵寝,就在位于河北保定的清西陵之中。

可随着大清朝的灭亡、民国的建立以及外敌的入侵,清廷根本没有心思再为溥仪修建陵寝,后来,就连慈禧太后的定东陵都被孙殿英盗掘,可见当时所谓的“逊清小朝廷”根本没有心思来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修建溥仪陵寝的事情也就此耽搁,再没有人提及。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18)

1966年,溥仪因患有尿毒症而住进了医院,到了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医治无效去世。

溥仪死后应该葬在哪里似乎就成为了一个问题。虽然在溥仪的心里,他肯定是想葬在皇陵,就算不是为了自己“皇家”的身份,他肯定也是想和自己的亲人、祖宗葬在一起的。

但溥仪去世的时候,已经是社会主义新中国了,他的身份是中国公民,而非是清朝的皇帝,如果要按照皇帝的待遇将他葬入皇陵,不就相当于是在承认他皇帝的身份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19)

因此,最终溥仪的遗体根据我国的有关法规进行了火化,他的骨灰则被安放在北京宝山革命公墓之中。这让溥仪不仅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葬入皇陵而是葬在公墓中的皇帝,还是唯一一个遗体被火化,而非是传统的土葬形式下葬的皇帝。

到了1995年时,溥仪的遗孀李淑贤还是将他的骨灰移葬到了河北省易县的华龙皇家陵园,这个陵园虽然名字中带有“皇家”二字,实际上却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公墓。

为什么李淑贤会选择将溥仪的骨灰葬于此地呢?主要是华龙皇家陵园距离清西陵非常近,它距离崇陵的后围墙只有200米的距离,李淑贤精心安排,将溥仪安葬于此,恐怕也是希望了却溥仪的心愿——尽管他已经无法葬入清西陵,但是依旧可以长眠于清西陵之侧,与自己家人的距离都更近一些。

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末代皇帝溥仪曾创造了三项)(20)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末代皇后,即溥仪的皇后婉容的衣冠冢,另外,溥仪的祥贵人谭玉龄也安葬在此处。

溥仪的一生坎坷曲折、充满了戏剧性,他曾经想做那个改变时代的人,但在历史的洪流之下,他却是无能为力,只能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