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巾帼情》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拍摄的反映民兵题材的电影,故事原型是陕西省榆林市榆林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这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连队,自成立以来,40多年扎根大漠,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治沙造林,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劳动多么艰辛,都没有动摇治沙姑娘们征服沙漠、改善生态的决心和信心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她们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让14425亩荒沙披上了绿装,创造沙漠治理的不俗业绩2018年11月,该影片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首映,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热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个连队大约多少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连队大约多少人
《大漠巾帼情》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拍摄的反映民兵题材的电影,故事原型是陕西省榆林市榆林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这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连队,自成立以来,40多年扎根大漠,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治沙造林,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劳动多么艰辛,都没有动摇治沙姑娘们征服沙漠、改善生态的决心和信心。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她们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让14425亩荒沙披上了绿装,创造沙漠治理的不俗业绩。2018年11月,该影片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首映,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热议。
一颗红心四十载坚守
■榆林市榆阳区人武部政委 张同斌
一把铁锹、一支钢枪、一支队伍,一抹绿植……上世纪70年代,第一代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民兵怀揣一颗红心来到茫茫无际的毛乌素沙漠,40多年来,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创新进取”的治沙精神,在毛乌素沙漠中顽强生长,战风斗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绿水青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要靠我们精心呵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
近年来,该连队在军地各级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深度挖掘功能定位,把加强自身建设与发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先后建起了军旅文化园、乡风民俗等文化旅游场所,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在欣赏大漠风光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教育,传播了治沙精神,弘扬了现代文明。
长路漫漫,把这个连队建设好、发展好,我们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不丢吃苦耐劳本色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十二任连长 边兆芳
我是治沙连第十二任连长,也是第一批老民兵之一。电影《大漠巾帼情》播放后,勾起了我对治沙往事的回忆,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热火朝天、苦战黄沙的艰苦岁月。
1974年5月,年仅16岁的我和54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战友一起,为响应党中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奔赴风沙肆虐的补浪河大水湾黑风口,一头扎进荒漠深处。
来之前就听说条件艰苦,但没想到会这么恶劣。大风卷着黄沙可以呼呼地吹上一整天,交通靠走、运输靠手,种树治沙完全要靠人力。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凭着一股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愣是让沙漠变成了绿洲,我们兑现了当初的誓言和承诺。
40多年的时间转瞬即逝,现在绿洲面积越来越大,我们这些老民兵心中别提多高兴了。我常跟后辈说,无论啥时候,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丢,吃苦耐劳的作风不能忘啊!
沙漠中编织青春梦
■网评人 秦嬴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青春是绚烂美好的。但有这样一群女孩子,她们丢掉发饰,剪掉长发;她们卸下红妆,穿上迷彩。冬去春来沙相伴,斑白了青丝、憔悴了容颜,她们用一腔热血在沙漠编织出了别样的无悔青春梦。她们就是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民兵。
作为90后,出生在祖国发展大好的时代中,很难想象在大漠中治沙种树是多么艰辛。也许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谁还会愿意吃这份苦?但事实就是有人依然愿意。治沙连女民兵换了一茬又一茬,顽强的、不畏艰辛的治沙精神却在大漠深处随着种下的小树苗一起愈加茁壮成长。
希望通过影片,能让在优越的条件中生活的年轻一辈人明白,岁月如此静好,只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当我们在空调房一边吃着西瓜、玩着手机,一边抱怨生活的无聊时,多想想这群可爱的女民兵,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向所有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最艰苦、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前辈们真挚地道一声感谢!
靠近才能足够理解
■《大漠巾帼情》编导 赵丽彦
那是一代人艰苦卓绝付出的年代,是一个大公无私的年代,我们的父辈唱着团结就是力量,克服困难,笑对一切。
当孩子长大,父母似乎就成了对抗对象,就像刘青苗逃离农村。联合国以及国家授予榆林治沙人很多荣誉,但很多年轻人仍旧难以理解,在沙土地上死磕,种树的老民兵,到底图什么?她们不知道,从她们一出生,就已经被母辈注入希望。我在采访中了解到,叫翠、青的女民兵很多,这表现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绿色的渴望。
一个寻找自己自由天地的女孩,如何认同母辈埋头苦干、艰苦朴素的文化,成了这部电影中的矛盾点。是什么让她们主动留下?无关利益,无关前途。采访中,一个女孩说,她们通过参与治沙连博物馆的建设,了解到母辈的艰辛,那一刻,她们找到了留下来的归属感。
在故事中,刘青苗开始不理解马翠,但是为了摆脱母亲无休止要她去治沙的阴影,她下了去民兵连的赌注。青苗在连队的锻炼,在沙漠里的历练,在这里留下了青春的汗水,留下了她存在意义。只有足够的靠近,才能足够的理解。面临母亲的去世,她最终理解了母亲坚守的意义。
奉献的人生是崇高的
■《大漠巾帼情》演员 高艺嘉
在我的理解中,治沙连是个大熔炉,将那些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格与爱好的女孩子,塑造成一个个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合格战士。她们克服了自身的惰性,学会了勇敢与坚强,懂得了忠诚与信任。她们在重重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没有逃跑,最终战胜自己,成就自我。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主角是生长在新时期的女性,与前辈相比,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已经大不相同。对于刘青苗和那些女孩子来说,身上有着新时代气息,向往着自由。进入治沙连后,她们不仅一步一步地超越了自我,收获了真正的友谊,而且实现了人生的跨越。
拍摄中最艰苦的戏是在沙漠,天上是烈日当头,地上是滚烫的沙子,难以立足。沙漠现场汽车无法进去,我们每天只能步行很长一段路才能到达现场,大家从早到晚身上都汗涔涔。看看现在生活条件已经很优越的我们,再想想那群姑娘,我们由心底感到敬佩,越是深入了解,越是不敢想象她们曾经面对了多少困难,而她们又是如何一路头顶烈日、脚踩黄沙坚持下来的。
再次向这群伟大的女民兵致敬!
绿色生命的赞歌
■退伍大学生士兵 孙民贤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故事终于搬上荧幕,每一帧都饱含着奉献与热忱,几代人的坚守和信仰的传承,谱写成一曲绿色生命的赞歌。
《大漠巾帼情》以马翠、刘青苗母女二人的冲突、和解为主线,描绘出40多年来治沙精神接力传承的脉络。40年,而人生又有多少个40年?当初冬天跳进冰碴子水里的姑娘、刨树苗扎了满手血的姑娘、为了治沙多次推迟婚期的姑娘……如今都已经年逾花甲。但这并不是结局,当刘青苗从雷连长手中接过连旗的瞬间,时空在这一刻重叠,老、中、青、新四代女民兵汇聚成同一个名字——“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往后,还有很多个40年,也会有很多个“刘青苗”,她们在迟暮时依然可以骄傲地说:“我把青春留在了这里,我不后悔!”她们将治沙精神融入血液、植入骨髓,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练兵鏖战、接力传承,用大漠女儿的赤诚构筑起绿色天堑。
《大漠巾帼情》,情在马翠等老民兵的赤诚奉献,情在青苗等新时代民兵的勇于担当,情在每代人的青春芳华。
除言论外,本版稿件由杨龙泉 本报记者 曹 琦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