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是我一当兵就学会的第一首军歌。军转工三十多年了,这首军歌一直伴随着我走四方,每当铁道兵战友见面相聚,在一起回忆铁道兵生活和经历,大家便会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

铁道兵志在四方原版歌(每当我唱起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1)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那个)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哪)迈开大步(啊)朝前走(呀),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志在四方原版歌(每当我唱起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2)

1976年2月26日春节刚过,我便告别了父母和乡亲,离开老家村庄,从夏格庄到莱西县城集合,下午领到并穿上了新军装,第二天我们胸戴大红花,参加了在莱西影剧院召开的新兵欢送大会,2月28日下午,我与四百多名莱西籍新战友一起,排着队,背着背包,步行八公里到莱西火车站,登上了闷罐军列。

火车一路向西,七天七夜后,我们到达大河沿车站。而后乘汽车于3月6日下午到达地处新疆阿拉沟的铁道兵五师新兵16连训练营地。

在新兵连开始了两个月的训练。到新兵连我学会了第一首军歌就是《铁道兵志在四方》。新兵的训练是艰苦的,但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和毅力,提高了我们的军事技能。通过军队光荣传统学习教育,使我们懂得了为什么当兵。新训结束,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铁道兵志在四方原版歌(每当我唱起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3)

(这是1979年我和给养员,炊事班长在鱼尔沟照相馆留影)

1976年五一前,我们在新兵连戴上了红帽徽,挂上了红领章,成为一名真正的铁道兵战士,那天,我们新战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不用提心里有多高兴了。过了五一没几天,我们便被分配到各个老连队,开始参加到修建南疆铁路火热的工程建设中去。

南疆铁路地处天山南麓,起始大河沿,经鱼儿沟峰火台,沿阿拉沟西上,迂回穿过奎先达坂,下坡经巴伦台、和静至库尔勒。沿线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海拔高,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大桥高,隧道长,弯道多,坡度大,施工条件差,给按时完成南疆铁路通车增添了重重困难。特别是奎先隧道,是南疆铁路的咽喉。在施工中,我们铁道兵战士,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以苦为荣,以劳动为荣,斗风沙,战严寒,克服困难,团结奋战,不怕流血牺牲,发扬了我军敢打敢拼的硬骨头精神。历经五年的艰苦奋战,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铁路修建的各项任务指标,确保了南疆铁路的按时通车。

铁道兵志在四方原版歌(每当我唱起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4)

1983年5月,南疆铁路修建完工,我和战友们又背上了行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出疆后分别赴山西、山东、河南等地,投入了新的铁路修建的战斗中。1984年1月1日,我们脱下了军装集体转业,由军转工,继续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曲,先后参加了孝柳、南同蒲、西陇海、侯月、京广、南昆线等铁路正线和复线修建和其它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发扬铁道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志在四方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直到2015年退休。

如今,我入伍已经快有45个年头了,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我依然常常想起那个火红的年代,想起我的铁道兵战友和首长。我和我的铁道兵战友,依然喜欢歌唱《铁道兵志在四方》,我们会永远唱下去,永远不会忘记铁道兵精神,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是志在四方的铁道兵。

2019年8月5日(原创)

铁道兵志在四方原版歌(每当我唱起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5)

作者孙玉贵,山东莱西市人,1976年2月入伍,在原铁道兵24团13连先后任战士、司务长、副指导员等职。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军转工至中铁15局工作,现已退休居山西侯马市。

编辑:李勋修(奎先达坂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