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红楼梦批注(曹雪芹是抄写勤)(1)

《红楼梦》的作者在地下大笑:我的“假语村言”,让那么多人绞尽脑汁,吵闹不休,几挥老拳。

《红楼梦》的作者在地下大哭:我的“一把辛酸泪”到底没有人明白,我摔琴谢不了知音。

《红楼梦》的作者感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红楼梦》的作者建议:你能不能“出乎其外,入乎其中”,以读小说为本,以考据为辅,别搞猜谜的游戏。

《红楼梦》的猜谜者说:文本不好玩,猜谜乐趣多。

01 “曹雪芹是抄写勤”的说法,读起来有点可笑呀

近日由于写了几篇图文,陆续收到一些朋友的反馈意见,提出了自己对《红楼梦》作者及所写内容的看法,其中有朋友对我说:“曹雪芹是抄写勤”,也就是说否认了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认为他不过是《红楼梦》书稿的整理着,他对《红楼梦》的贡献是“抄写”。

曹雪芹真的只是《红楼梦》书稿的整理者吗?我认为不是,请各位有缘读到这篇小文的朋友评判一下,到底是谁陷入了执念。

“曹雪芹是抄写勤”的说法,出自台湾学者杜世杰出版于1972年的《红楼梦原理》一书,由于看到现在还有人相信这个说法,我把此书的原文摘录在这里,看看这种说法有无道理。

按红学上之风月宝鉴为贾瑞致死之因素,贾瑞本射洪承畴,在明末洪承畴之降清,真是一大新闻。另几种是太后下嫁,吴三桂借清兵,及世祖消发为僧事,皆风月大新闻。是文人的著作材料,盖为遗老所为,遗传到雪芹手中,雪芹抄写增删,勤苦多年始完成《红楼梦》一书。故依红学命名法,应名之为“抄写勤”(曹雪芹),故曹雪芹应是一个化名。

这段话有三个意思:

第一,《红楼梦》是写明末清初的风月新闻的:包括洪承畴降清、孝庄下嫁多尔衮、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顺治皇帝出家等。

第二,《红楼梦》的作者是“遗老”,即明代遗民,曹雪芹做的工作是“抄写增删”,辛苦了很多年。

第三,因《红楼梦》中多用谐音,因此“曹雪芹”是一个化名,是“抄写勤”的谐音。

各位,感觉如何?本人觉得挺可笑的。

曹雪芹红楼梦批注(曹雪芹是抄写勤)(2)

02 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证明材料

曹雪芹实有其人,有很多材料可以证明,现举两个将《红楼梦》与曹雪芹连在一起的材料,给大家看一下。

1 永忠《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语笑私。三寸柔毫能写画,语呼才鬼一中之。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赋穷愁。

此诗出自《延芬室集》,作者为爱新觉罗·永忠。

永忠(1735-1793),字良辅,号渠仙,又署臞仙、栟榈道人、延芬居士,祖父为恂勤郡王允禵(康熙帝十四子),父亲为多罗恭勤贝勒弘明(允禵五子),本人袭封辅国将军。诗、画、琴、书,皆精妙入格,有《延芬室集》。

曹雪芹生年有1715、1724两种不同说法,卒于1763年末或1764年初,永忠生卒年都晚于曹雪芹,而且永忠和曹雪芹没有见过面,但永忠知道有曹雪芹这个人,从“可恨同时不相识”一句可以看出。当他有机会读了《红楼梦》,想认识曹雪芹的时候,曹雪芹已化为“才鬼”,不在人世了。

永忠读了《红楼梦》,大受震动,说曹雪芹文笔传神,让他这个“情人”(注:多情之人)泪流不止,几次掩卷痛哭。

他说曹雪芹把黛玉和宝玉的“儿女情长”写得细腻生动,真是一位“才人”,是上天让你“穷愁著书”,写下《红楼梦》这部能千秋流传的小说。

请各位注意,永忠是康熙帝第十四子允禵的孙子,康熙、雍正朝政坛的巨变对他的人生影响很大,他选择的生存方式是韬光养晦——远离政治,醉心文艺。

他读了《红楼梦》后,相信《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而不是其他人写成后由曹雪芹抄写整理的。

2 明义《题红楼梦》组诗前的小序:

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

明义,富察氏,号我斋,满洲镶黄旗人,傅恒的二兄傅清之子,明仁的胞弟,乾隆帝的孝贤皇后之侄。

《题红楼梦》组诗见于明义的诗集《绿烟琐窗集》。

有人认为这个材料证明力不足,说富察明义不认识曹雪芹,确实,从这个材料里看不出明义认识曹雪芹,爱新觉罗·永忠也不认识曹雪芹。不认识曹雪芹要紧吗?不影响读《红楼梦》吧。

接着说这些材料是假的,敦敏、敦诚、张宜泉、永忠等人的诗集里都提到了曹雪芹,难道都是伪造的?谁吃饱了没事干,天天伪造这些材料?那都是一首首情真意切的诗呀,谁能造得出来呀!再说,曹雪芹一落魄文人,谁愿意替他造这些假材料?

曹雪芹红楼梦批注(曹雪芹是抄写勤)(3)

03 目前关于《红楼梦》作者的几种说法

其一,崇祯朝太子朱慈烺。认为《红楼梦》写的是他的亡国血泪。

其二,明遗民。认为《红楼梦》写的是明末清初孝庄下嫁多尔衮、顺治皇帝出家等宫廷秘闻。

其三,爱新觉罗·弘暟。

看一下头条上一位朋友给我的回复:

红楼梦作者是康熙第十四皇子胤禵的儿子:爱新觉罗·弘暟!他的父亲是“九子夺嫡”事件参与者,也是失败者。他们一家于1725年被雍正圈禁,直到十年后乾隆登基时才被特赦!这才有了作者“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感叹,因为胤禵一家被关了整整十年!而不是红楼梦写了十年!因为有证据能轻松证明红楼梦写了不足十年。

其父胤禵是“九子夺嫡”事件最强劲的对手,是和雍正争夺皇位到最后的一个人。所以弘暟也同样离皇位很近。他曾被康熙接进宫里抚养,所以他对皇宫是很熟悉的。他又是“九子夺嫡”事件的受害者,对于皇权的争夺战有切肤之痛,完全具备写《红楼梦》的动机。更重要的是另一构成要件是:他死于大年除夕,而那一天恰恰是壬午日!这是有史料明确记载的,不容置疑!所以毫无疑问,爱新觉罗·弘暟才是红楼梦真正的作者。

巧不巧,康熙第十四子胤禵的孙子爱新觉罗·永忠相信《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后世读者费尽心机证明《红楼梦》是康熙第十四子胤禵的儿子爱新觉罗·弘暟写的,我该相信谁呢?

我还是相信永忠的话,因为“爱新觉罗·弘暟”说的证明者只能提供一些细枝末节去和《红楼梦》相对照。

其四,纳兰揆叙。认为《红楼梦》中写的宝黛钗的爱情婚姻冲突是纳兰揆叙的真实经历,顺治皇帝是他爱情悲剧的制造者,甄士隐出家隐指“顺治出家”,贾珠隐指“纳兰性德”,秦可卿和贾珠有私情,纳兰词中的许多词作是写给他的情人的,贾珠和秦可卿之死皆为情殇。

因此《红楼梦》是由纳兰揆叙创作,由曹雪芹整理而成的。

其五,冒辟疆。认为写的是冒辟疆和董小宛的“辛酸泪”。

其六,曹雪芹。其中又有《红楼梦》写的是南京时的曹家还是北京时的曹家的争议。

我列的以上诸种说法不一定全面,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我不知道的说法。

曹雪芹红楼梦批注(曹雪芹是抄写勤)(4)

04 从《红楼梦》第一回看其成书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梳理一下:

《石头记》—空空道人(抄录并改名)—《情僧录》——孔梅溪(题)《风月宝鉴》——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题)《金陵十二钗》

书名改了四次:《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中间经过三人:空空道人(抄录并改名)、孔梅溪(题)、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题)

你若相信“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是真的,曹雪芹只是《红楼梦》书稿的整理者,那么你就应该相信空空道人抄录是真的;如果你相信空空道人抄录是真的,那么你就应该相信所有的文字是石头上刻的,那么谁都不是《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是一部“天书”!

如果你相信这是“假语村言”,那么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

道理就是如此简单。

之所以吵闹不休,是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发现了《红楼梦》隐去的“真事”,作者的“辛酸泪”是因为你发现的“真事”引起的。如果承认了别人的说法,自己猜谜的本事显不出来,所以要么对别人的证据视而不见,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要么攻击别人造假。

结语

到目前为止,关于《红楼梦》的作者,本人依然相信是曹雪芹;关于《红楼梦》的“真事”,本人依然无法接受“明亡清兴”说、“雍正胤礽”说、“清宫秘闻”说等等,依然相信曹雪芹是以清初康熙、雍正年间的政治及曹家的衰落为背景,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思考为基础,而写成的一部具有文化反思性质和意义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