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在江西的小城闲居,到了溽暑难耐的时候,每天就像是生活在蒸笼里,只能在太阳还未升起的时间到楼下不远处的菜市场转一圈。南方的市场一年四季都是时鲜小菜,到了盛夏的时候,除了时鲜小菜还有很多池塘里的菜色,有藕节,有田螺,有鳝鱼,有莲蓬……

秋天该吃的不是莲藕而是它(藕花菱角满池塘)(1)

江西人喜欢的是在夜间的宵夜摊上嗦上一大盘麻辣鲜香的田螺,当地人叫螺丝。在小区外面的一条街上,全是吃饭的小馆子,清一色的早餐和宵夜。大概是因为热起来人们白天基本上不活动,而且没什么胃口,只能趁着早凉的时候吃一些,或者入夜的时候吃一碗宵夜。

秋天该吃的不是莲藕而是它(藕花菱角满池塘)(2)

每年到了夏天总有人说“苦夏”这样的一个话题,我想南方的夏天才是真正的苦夏,从公历的五月份开始入夏一直到十月份夏天才能结束,暑气从六月份开始升腾,到了七八月份基本已经无法忍受,到了九月份早晚稍微有一丝凉意,等到太阳上来的时候,暑气比七八月份还要盛一些,直到十月份下旬,入了夜才能稍微舒适一丝,勉强入睡,空调也才可以降下使用频率。

秋天该吃的不是莲藕而是它(藕花菱角满池塘)(3)

江西的盛夏和别处又不同,它的潮热和温度是成正比的。在北方人的观念里,越是热水分蒸发越快,应该越干燥。但是在江西,大概是因为湖泊水流甚多,所以温度越高,空气中的水分越大,体感也便越沉重。再加上热带气团的持续入驻,使得空气在湿热之外又多了一丝沉重的压迫感,夏天便成了真正的苦夏。在南方的每个夏天,人多少都会消瘦一些的。

秋天该吃的不是莲藕而是它(藕花菱角满池塘)(4)

人们在捱“苦夏”的时候,池塘里的菱角也悄然长成,变得饱满起来了,然而并不好吃。一个清晨,瓜瓜看了一个婆婆卖的菱角,蹲在小摊跟前不离开,说是看起来像是水牛的角,那么好看,想要买一些回家玩。

秋天该吃的不是莲藕而是它(藕花菱角满池塘)(5)

忽然想起,在我的家乡倒是也有菱角的。小时候河塘很多,到了盛夏,菱角便长成了。小伙伴儿们三五成群,用一根长长的竹竿伸到河中央,把菱角苗捞上来,小伙伴们扒拉着一堆秧苗,找到一个饱满的就欢呼雀跃起来,放到篓子里。小时候的菱角大多是野生的,结的果实并不多。放在井水里清洗干净,浸泡得沁凉,用嘴巴咬开来,清甜的味道,脆嫩的口感, 就像是夏日午后河面上的一缕清风在嘴巴里化开来,凉润的感觉。南方人吃菱角是因为菱角性凉,祛湿,和湿热的夏天正好相对,吃到嘴巴里也便解了那许多酷热。小时候的菱角小小的一颗,放在锅里煮熟了,剥开来,有一种清香是类似荷叶饭的香味,悠远绵长。路边买回来的菱角个头很大,铁黑色,煮熟之后,肉质非常紧实,粉面的感觉很重,嚼在嘴巴里就像吞了一口干面粉,只觉得想喝口水才能下咽。

秋天该吃的不是莲藕而是它(藕花菱角满池塘)(6)

在快节奏的今天,连菱角也失去了自由生长的机会,各种肥料催生出来的果实,失了本来的清香,更没了原来的清甜。瓜瓜尝了一颗,吐在了垃圾篓里。

秋天该吃的不是莲藕而是它(藕花菱角满池塘)(7)

夏天来了。有菱角的香甜的童年应该不会再有了。

秋天该吃的不是莲藕而是它(藕花菱角满池塘)(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