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等电子设备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对于青少年迷恋手机引发的悲剧越来越多。

今年3月9日,福建13岁男孩因为父亲不让玩手机,被教训后,负气跳楼。从五楼跳下,擦伤和骨折。爷爷追过去,不小心失足坠亡。

26岁父母不给玩手机(父母迷恋手机却不让孩子玩手机)(1)

去年,浙江一名13岁的留守儿童,突发怪病入院。刚开始只是走路走不稳,最后就坐轮椅了。之后还智力下降,连家人都不认识。精神上也疑似出问题,用头去撞墙。经医生检查诊断,他患上的是免疫性脑炎。而他发病的诱因,竟然是手机游戏玩多了。

26岁父母不给玩手机(父母迷恋手机却不让孩子玩手机)(2)

一、许多孩子被手机游戏控制,成为“手机奴”“低头族”。

当手机使用出现失控时,家长再去强行阻止,那时已经晚了。尤其到了初中后,恰值青春期逆反心理较强,且孩子自控力又很弱,很容易让手机使用管理成为亲子矛盾和冲突的导火索。有不少孩子最终让学业被毁掉,恰就是手机游戏惹的祸。嗜玩成瘾,学业荒废,家长苦愁莫展。

二、孩子为什么会在玩手机游戏中成瘾?

我们先来了解手机游戏的特点。

1.在游戏中能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进入工业时代,现代社会呈现出高度的文明化特征,很多你死我活的、战争式的争斗越来越少,而人类在长期的野蛮时期形成的拼杀式的荣誉体系,却从未消失。这大概就是商业世界与世界大势如此吸引人的地方吧,多少商界政界人士创业者的奋斗经历,公司之间,国家之间的较量,读起来总是让人热血沸腾。大多数老百姓一辈子都没办法体会这样的感觉。

而游戏,却通过各种视听语言手段,各种记录与排名的算法,为成败赋予的带有一定“战功“性质的称号或标识,还原各种战争式的荣誉系统。

虚拟的网络世界是一个他能控制的全新世界,没有束缚,没有管教,能不断的超越,不断的突破,成就感,幸福感,获得感让浑身的血液都能沸腾。

于是,只要走进这个世界的孩子一般都摆脱不了这种魔性的诱惑和控制。一旦投入其中,很快便会上瘾。一旦形成网瘾,就犹如吸上电子海洛因,很难摆脱,很难戒掉。

2.在游戏中能及时得到反馈

游戏中,每一次攻击、被攻击、回复血槽或杀死了几个敌人等,屏幕上都有迅速的动画做出反应;杀戮,升级,即刻得到结果。而现实世界中的活动结果,常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比如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甚至不惜挑灯夜战,成绩可能还是不见涨;直到你解决了大量基础问题,摸索到答题的一些妙招,才能有所突破。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增进,也没有进度条可以参考;网络的世界,一切都是及时而确定的,即使有一定的随机因素,反正没有现实世界反馈那么慢,那么不确定。

26岁父母不给玩手机(父母迷恋手机却不让孩子玩手机)(3)

三、面对孩子已经迷恋手机游戏放不下,家长该怎样做呢?

1.放下手机的孩子,还需要哪些课外活动安排,家长需要考虑。如今的孩子课外生活太单调乏味了,放学后想出去玩儿,大家都在家里窝着根本没有玩伴儿,想走远,时间又受限,只好在家里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就剩下抱着手机玩游戏了。

针对这一现实,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哪些事可以确定下来,成为家庭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找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增添课外活动的色彩。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

邻居家的小女孩刚满九岁,对做饭特别有兴趣。平时放学回来,父母都会带她去超市或者菜市场,她自己挑选晚上要吃的菜,只要有时间基本都是她参与做晚饭。疫情期间,她又自己研究烘焙,烤各种蛋糕,曲奇,我们也跟着有口福了,味道特别好,根本不会相信这么小的孩子能做出来。寒假在家这么久,她妈妈说小女孩都是看菜谱书,烘焙书,根本不摸手机。

父母还可以陪孩子学学下棋,建立家庭阅读时光,一起户外活动锻炼,学学摄影等。只要肯动脑筋,又舍得花时间去陪伴孩子,才能让孩子感觉课外生活不再枯燥乏味,才能让孩子远离手机。

26岁父母不给玩手机(父母迷恋手机却不让孩子玩手机)(4)

2.家长必须要结合手机游戏和购物成瘾,给孩子讲明过度使用的后果危害。不仅孩子手机游戏成瘾了,就连很多父母都玩手机成瘾,现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列入精神疾病。需要家长结合孩子过度依赖于手机的现象,从游戏成瘾层面给孩子敲响警钟,问问孩子这样发展下去,我们是去普通医院治疗,还是去精神病医院去治疗?很多家长对这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思想观念中根本没有加以重视,才导致孩子对过度使用手机的后果危害认识不足。

朋友家的孩子曾一度游戏上瘾。朋友想出一个办法:他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评价哪个英雄厉害、谁的大招更猛,还相互PK,经常把他打的落花流水,有时也让着他,玩得开心快乐,但朋友坚持到20分钟不管怎么样,都不玩了,也不让孩子玩。他发现这样孩子也不闹了,很自然的就把手机放下了。每隔几天在玩过游戏之后朋友就会和孩子聊玩游戏的感受、游戏的意义以及付出与收获,有意识的表达出玩游戏不是什么好的爱好。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朋友和孩子聊了一下:我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我决定不玩游戏了,我觉得玩游戏太浪费时间了,还伤眼睛,而且每天脑袋里总想着游戏,把工作的好多事情都耽误了,我觉得游戏是个害人的东西,因为我们被游戏控制了。他问孩子是不是这样,孩子也基本上同意了他的观点。朋友接着说:游戏也有好处,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但想要快乐有很多方式,游戏给我们的坏处更多,所以我要做出改变,我也希望你能陪着爸爸一起改变,爸爸需要你的鼓励和帮助,同时我也相信你也需要爸爸的帮助,我希望我们父子两个能一起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孩子他同意了,而且很干脆,让朋友很意外,准备的折中办法都没用上。

26岁父母不给玩手机(父母迷恋手机却不让孩子玩手机)(5)

3.父母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制定好手机使用与管理规则后,父母必须要每天坚持抓落实,不能偷懒。

手机使用规则,其实就是家庭规则的一部分,只是要单独拿出来细化而已。但是摆在很多父母面前最严峻的问题是,大人都没有家庭规则意识,家里也没有家庭规则制定和实施,现在突然给孩子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孩子可能会不情愿接受,反过来拿规则套在父母身上,你们为什么不遵守规则?因此,父母在与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时,也要把自己应遵守规则纳入其中,才能让孩子认为公平,自然愿意去遵守。

父母在率先做好自己使用手机的榜样承诺后,才能大胆去抓管理,否则,你会让孩子每次在结束使用手机时,反咬你一口,你都做不到,凭什么让我遵守,这不公平。

因此,建议父母回到家后,最好不要当着孩子面去玩手机游戏,或者抱着手机做其他的事,而是把手机放起来。这样你在按照手机使用规则去管理孩子手机时,才会底气十足。只要每天按约定时间,完成规定的事情后,孩子才有资格获得手机使用权,坚持两周下来后,孩子就会慢慢适应被管理这一现实了。

四、结束语:手机的出现是文明的进步,父母不要一味用批评或责怨来面对孩子,那样只会破罐子破摔。正确的引导孩子放下手机,让孩子认识到手机的好处和坏处,才是父母该有的态度。手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没有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