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速度、角度、深度——再聊书法之节奏感

昨天三语聊到书法之节奏感,有几个朋友分别提出能否详细聊聊这个话题。节奏感有行笔快慢、重轻,大小、疏密、长短、正欹粗细、聚散等来组成。今天先聊快慢节奏问题。其实这个话题又深又浅,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书法的点画线也有长短的变化,这长短就如音乐中的长音和短音,长音内存在转音的变化,而同样的字体在书写长的笔画时可以有转折,在书写长线和短线的时可以感受到长线速度快,而短线速度慢,这样就体现出了节奏韵律。因此,我认为行笔速度是与笔锋角度以及笔锋着纸深度的互相配合、巧妙组合中,是完成一幅有节奏韵律感的书作关键要素。然而,很多人在研究笔法时,往往对笔锋角度及笔锋着纸深度等要素的重视程度高于行笔速度,造成许多书家尤其是初学者,对行笔速度的轻视、漠视,进而影响到书作节奏韵律和书艺的提高。纵览古今书法名作,无一不是书家通过对行笔速度的准确、巧妙、见微知著、多变而微妙、精致而灵性的把控和与用笔其它要素的完美结合,赋予书作神奇、隽永、摄人魂魄、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但是,在书写时使用工具、材料也会对行笔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一味地以徐缓的速度写下去,缺乏必要的快、顿、抢、涩,屈等行笔速度的节奏变化,同样也难以达到书法艺术所应达到的效果。正如清代书法家刘煕载在《艺概·书概》中所说的:“行笔不论迟速,期于备法。善书者虽速而备法,不善书者虽迟而法遗。”这就说明行笔的快与慢都要各尽所能,为塑造整个字的形态和神态服务。所以,平常我不管是临帖,还是创作对每一点画都讲究书写的快与慢。对笔画相对简单的,如点、横、竖、提形态相对简单,行笔可以快一些,而撇捺转折等在书写中要运用相对复杂的指腕动作、尤其是转折,要避免破锋、偏锋所导致的笔画虚弱、漂浮、就需提按和绞转调锋使转,要及时控制笔锋,用笔在纸上停留的时间就会长此,因而行笔速度也相对慢些。然,昨天一学生来电也聊到这个话题,我就信口开河聊到平时本人在实际书写调节与控制行笔快慢习惯,一是主笔画慢,次笔画快;二是长笔画慢,短笔画快;三是实笔慢,虚笔快。当然,书作行笔的快与慢还会受到“达其性情、行其哀乐”的情绪、情感之影响。如书家休闲、悠然自得,惬意书写时,速度自然比较慢,如是临时应景、或身处闹市,受环境的影响,可能速度就快点。如人情绪激愤,书写速度也会有影响。如颜真卿书写《祭侄文稿》,从开头到末尾,从相对静态至中间的起伏、到收尾的激越,皆为侄子被杀、个人愤懑情绪的影响和变化,书写节奏起伏、对比强烈,如缓慢的音律到强烈音律,通过用笔节奏把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范云峰壬寅四月十八北京早安!

天下第一关书法解读(一笑三语速度角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