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陈阿姨手掌心一直有一颗米粒大的小黑痣,不痛不痒,伴随了她十几年。这两年来这颗不规则的小黑痣逐渐增大,成了直径约1cm的黑色斑块,并伴有颜色加色、瘙痒破溃等症状,随即来到苏州科技城医院普外一科就诊,经医生把肿块切除后,送到病理科做了病理诊断。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对肿块的组织切片做了仔细的观察,最终诊断陈阿姨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一般黑痣形成黑色素瘤多长时间(小黑痣突然变大)(1)

病理科主任顾栋桦介绍,黑色素瘤是发生在皮肤和其他器官具有黑素细胞分化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发生在四肢,如脚底、脚趾、手指末端及指甲下等部位。尤其是脚上,几乎占了百分之四十几的病例。如果在手掌、脚掌等皮肤经常摩擦的部位有痣,平时要多加观察,也可使用手机拍照下来,观察两周、乃至几个月,每次都拍照留存下来,进行前后对比。早期恶变表现为:原有黑斑短期内迅速变大、增厚或是出现破溃。此外,黑斑形状不对称、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匀,这些表现都要重点提防。

一般黑痣形成黑色素瘤多长时间(小黑痣突然变大)(2)

顾栋桦表示,黑色素瘤作为一种发病率很低的恶性肿瘤,本身也没有必要过于恐慌。大部分的痣都位于皮肤,易于观察,能够早期被发现。一旦出现异常状况,一定要咨询医生,并做相应的检查。确诊黑色素瘤的唯一办法是切除病变组织并做病理学诊断,医生会把疑似黑色素瘤部位的皮肤组织全部或部分切除,随后组织会被送到病理科进行病理学诊断。顾栋桦说:“作为一名从医20多年的病理科医生,经常会诊断出很多恶性肿瘤,也觉得十分痛心。其中也有很多年轻患者,希望更多市民能提高对肿瘤的预防意识,本着对自身健康的负责,不轻视、不恐慌,科学理性的看待。”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4月15日,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了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包含了20种常见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信息,其中恶性黑色素瘤就是今年新增瘤种之一。

普外一科王奇主任医师也提醒,预防恶性黑色素瘤首先是要防晒。在夏天要戴帽子,戴墨镜,撑伞,要擦防晒霜。出门的时候尽量走在树荫下或建筑的阴影下。外出旅游的时候,要事先做好功课,带好防晒霜和防晒工具。其次是容易受摩擦部位的黑痣要特别小心,例如足底是人体受力的地方,还有裤腰、领口、戴胸罩的部位等等,长期摩擦会导致恶变,有条件的话建议预防性切除。记住,那些看起来有点可疑的黑痣,千万不要自行处理,要到专科医院请有经验的医生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