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能反映我们肠道的健康情况,你知道吗?很多人发现有便血的症状会紧张,北京丰益肛肠医院肛肠科医生提醒您:出现便血别慌张,可自己先简单进行辨别。

随便便便有血是怎么回事(便便中带血别慌)(1)

No.1

是真便血?还是假便血!

假便血是指我们吃了某些食物或药物之后,会引起大便的颜色改变,有哪些食物或药物可引起假便血呢?

吃了猪肝、动物血、番茄、甜菜等,或服用了一些药物比如补血的铁剂、碳粉、铋剂、一些中草药等都会导致大便呈暗褐色、黑色或红色。

随便便便有血是怎么回事(便便中带血别慌)(2)

辨别假便血可以先回忆自己是否吃过上述食物或药物,如果有,可在停用这些药物和食物后再次观察大便的颜色,如果大便颜色正常,可说明是假便血。

如果不是假便血需要引起重视。便血是一种常见的肛门肠道疾病症状,大便带血、滴血甚至喷血,根据颜色可有鲜红色便血、暗红色便血、柏油样便血等等,这些都是身体出现某种肛门疾病或肠道疾病的信号,建议出现真便血及时到医院检查看诊。

No.2

初步判断便血原因

鲜红色的血便:良性疾病相对较常见

大部分鲜红色便血是不需要太担心的,一般为良性疾病,常见以下几种疾病:

1、肠息肉

肠息肉多为无痛性便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出血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淆,但是如果息肉位置较高,出血点距离肛门口较远,息肉数量多,血液也会出现与粪便相混的情况。

2、直肠脱垂

肛门肿物反复脱出,粪便反复刺激,可出现排便时出血的症状。

3、肛裂

肛裂出血一般不与粪便相混,可出现滴血的症状,伴有便时明显的疼痛感,出血一般可见粪便表面一侧附有鲜红血迹。

4、内痔和混合痔

内痔和混合痔都会导致大便出血,一般是粪便表面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血液呈鲜红色,外痔一般没有大便出血的症状。

带脓血、黏液的大便:小心肠道肿瘤

大便既有黏液又有血液称为脓(黏)液血便,常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或炎症。常见以下几种疾病:

1、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常见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大便变细、大便次数增多、部分患者有便不尽感。

2、结肠癌:开始症状可以表现为大便出血(尤其是左半结肠的肿瘤),多伴有脓液或黏液血便,暗红色便血,可伴有腹痛、排便习惯的改变、慢性进行性消瘦等症状,有些患者可出现腹部有包块。

3、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较长,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反复发作性的黏液便或脓血便。

4、肠道感染性疾病:如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等。

油黑发亮的大便:当心上消化道出血

黑便又称为柏油样便,即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是上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出血量较少,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排出的粪便为黑色;如果出血量较多,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短,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的时候,排出时很快,也会出现鲜红色便血。

图片来源:摄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