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晴。

从睡梦中醒来,窗外小鸟啁啾,看了看时间,6点20分,磨蹭了一会儿,起床。

金色的阳光从窗口洒进屋里,没有风,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窗外的葡萄藤和凌霄藤悄悄冒出了嫩芽,预示着春天已经正式到来。围墙上花盆里的瓜叶菊和角堇开得热闹,黄的、蓝的、紫的、橙的、粉的,五颜六色,月季和铁线莲都在鼓着劲儿攒花蕾,就等着时间一到,竞相展露盛世美颜,前两天还是花苞的郁金香今天已经完全开放。满园春光,丝毫不受奥密克戎疫情的影响。

龙湖天玺封闭几天(岁月静好--小区封闭的第17天)(1)

小区从3月17日凌零点开始封闭,今天是第17天。加上封闭前一周根据公司要求居家办公,我已经居家21天。

说心里话,我是很喜欢居家的,即使期间不分工作日和非工作日,不知道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好几次为了梳理表格熬夜到凌晨。但居家办公不用每天化妆,不用思考穿什么衣服怎么搭配,甚至因为有胡先生在家,连每一顿饭吃什么都不用我去考虑。整个上海都在关心怎么抢粮食和蔬菜的时候,我还为冰箱里蔬菜吃不完会坏掉跟他争辩。

昨天早上,胡先生让我帮忙抢早餐,说家里包子快没有了。我回答“门口老板的面包”,他回了句:“何不食肉糜?”一问才知道门口超市里每次刚到货的食物,发群里几分钟就被抢光,可食用的只剩下调料。是的,虽然我前几天引用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但并没有身体力行。没加一个团菜群,也没有下载一个抢菜的APP,朋友圈里满是抢不到菜的截图,我视若无睹,胡先生说我好像活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里。

龙湖天玺封闭几天(岁月静好--小区封闭的第17天)(2)

本来想居家期间多看看书,但又静不下心,仅看完了中共党史出版社的《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1956-1966)》上下册,结合现在上海的情况,有些看法。胡先生说我是个愤青,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国家总理的心,这是我以前不曾想到的,人到中年,反而越来越不通透了。

看得多想得多人容易焦虑,一焦虑就睡不好觉,今天早醒就是一个例证。

早起总要做点什么,考虑到家里家里早餐主食存货不多,就摊了几张鸡蛋饼,蒸一个红薯,俩包过期的藕粉没舍得扔掉,凑成一顿还算营养均衡的早餐。

龙湖天玺封闭几天(岁月静好--小区封闭的第17天)(3)

两周前看到邻居阿姨种荆芥,早饭后,就问她还有多余的种子吗?阿姨拿了一包种子给我,是那种种子公司的小包装,她上次种的至今没发芽,我们对这种袋装种子的发芽率并不看好。不管怎样,试试看吧,如果能够正常发芽生长,夏天做凉拌菜就多了一种配菜。在上海这个地方,说起胡辣汤,不见得那么多河南人共鸣,但只要说到荆芥,差不多就知道对方是河南老乡。撒播荆芥种子的时候,有大白在小区消杀,轮到我们这边的时候,大白提醒我进屋,消杀期间不要在外面。

龙湖天玺封闭几天(岁月静好--小区封闭的第17天)(4)

娃在家上网课的日子,鸡飞狗跳的事情并没发生,倒是常常听到上课时一些搞笑的事情。比如老师问一个同学,你怎么把摄像头关了,同学回答“我怕我太帅了分散你的注意力。”老师当时就不淡定了,说“你不要那么自恋,我见过比你帅的多了去。”

又有一次,班主任调查孩子们居家上课适应情况,有两个同学说不适应,一个说“作业太少,晚饭前就做完了。”老师说你这是凡尔赛。另一个同学说:“作业太多,做不完。”同一个班级同一个问题,两个人竟然给出了截然不同答案,老师也是很无奈。当问起孩子们跟家长相处情况,反馈作业太少的那个同学说:“我妈还不到50岁,天天在家里跳舞。”老师说这很好啊,锻炼身体。同学说:“开着音乐太吵了,跳的那种广场舞!”老师笑了起来。

4月1日那天,好几个孩子跟老师说“愚人节快乐!”,甚至还有人提前祝老师“清明节快乐”。这帮孩子,活泼又调皮。

龙湖天玺封闭几天(岁月静好--小区封闭的第17天)(5)

胡先生从昨天开始主动做小区志愿者,帮忙送快递,联系团菜、米和面,并把收到的货送到各家楼栋门口,还帮邻居把50斤大米扛上6楼。他干得热火朝天,尽心尽力,我能做的就是不添乱,在他忙碌期间做好家里后勤保障。

龙湖天玺封闭几天(岁月静好--小区封闭的第17天)(6)

多说无益,唯愿疫情早点结束,山河无恙,岁月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