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中小学上课时间大调整,家长们怎么看?

近日,教育部门发布新通知。

第1条通知:自2023年5月起小学阶段的学生,早上上学时间不得早于8:20,中学上学时间不得等于8点。

第2条通知:各地中小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要求学生提前到校进行早自习。

第3条通知:课间10分钟,各科老师不得随意占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应该还给孩子,不得限制学生出入教室。

5月1号起中小学上课时间进行调整(教育部发布新规)(1)

这是不是意味着,孩子们可以多睡一会儿,家长们可以不用那么早起来送孩子了?

5月1号起中小学上课时间进行调整(教育部发布新规)(2)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爆了网友的热议,有的家长欢呼雀跃,说这是教育部给孩子们的福利,有的家长却皱起了眉头,说这样会影响自己的上班时间。

这个调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给大家解析一下。

5月1号起中小学上课时间进行调整(教育部发布新规)(3)

首先,这个调整是为了落实“双减”政策的一项具体措施。什么是“双减”政策?就是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自从这个政策实施以来,中小学生的校外补习基本消失了,只能在家里偷偷找老师辅导。比如我们的小明同学,五年级了,本来想去上数学补习班的,结果被政策一刀切了,只好改学素描了。虽然素描也挺好的,但是数学成绩还是没提高啊!

5月1号起中小学上课时间进行调整(教育部发布新规)(4)

其次,这个调整也是为了配合课后晚托政策的实施。什么是课后晚托政策?就是让中小学生在放学后可以留在学校进行课后活动或者自习,直到5点半左右。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很多家长解决接送孩子的难题。因为很多家长都是上班族,下班时间都在6点以后,如果孩子4点就放学了,只能请老人或者保姆来接送。但是如果孩子可以在学校晚托到5点半的话,那么离得近一点的家长就可以自己接送孩子了。

总之,这个调整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和需求。对于孩子们来说,能不能多睡一会儿还要看他们自己的习惯和作息。对于家长们来说,能不能少操一份心还要看他们自己的工作和安排。对于教育部来说,能不能真正减轻孩子们的负担还要看他们自己的监管和执行。

我们希望这个调整能够真正让中小学生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家长们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生活,让教育部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