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墓葬还不能称之为“坟墓”,只能称之为“墓”,因为“墓”是指埋葬逝者的地下空间,“坟”是指墓穴的地上部分,只不过随着丧葬制度的发展,以及满足子孙后裔到墓地识别祭祀先祖的需求,在墓穴上起“坟”,也就成为了约定成俗的定例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新坟清明节添土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坟清明节添土吗(清明节坟上添土)

新坟清明节添土吗

你知道吗?在先秦之前,很多普通百姓是不起坟的,如:《周易·系辞下》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意思就是说:古时埋葬去世的人,只用柴草简单覆盖,葬在荒野中,其上方不建造坟头,也不种植树木,服丧期限也没有规定。

这个时候的墓葬还不能称之为“坟墓”,只能称之为“墓”,因为“墓”是指埋葬逝者的地下空间,“坟”是指墓穴的地上部分,只不过随着丧葬制度的发展,以及满足子孙后裔到墓地识别祭祀先祖的需求,在墓穴上起“坟”,也就成为了约定成俗的定例了。

既然在墓上起坟成为了“定例”,那么对坟高有没有要求?

有,“坟高四尺”。

《礼记》卷二《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这里应该就是坟高四尺的源头。

而将坟高四尺作为礼制的一部分,是两宋时期。司马光作《书仪》:“今按孔子防墓之封,其崇四尺,故取以为法。”《朱子家礼·丧礼》,明确规定:“坟高四尺。”说法。

所以在明清时,普通百姓去世后,按照礼制,一般坟高“四尺”。

不过随着世俗化的发展,很多礼制都被破坏了,有时也不是大家不愿意遵守,只不过很难找到“懂礼”之人了!

礼仪只是一种规范和自我约束,并没有强制性,违背礼制只是让别人看不起,被说“不懂规矩”,坟高四尺,大体来说就是成年男性平胸口处。

另外只要自己愿意,坟头修得再高大一些,只要是不影响到其他人,也是可以的,毕竟现在农村懂这些“规矩”的人越来越少了,城市里也流行葬在墓园基本以立碑取代起坟了,更谈不上坟高几尺。

清明节即将来临,又到了一年一度祭祀缅怀先祖的日子,对于准备给先祖扫墓添土的人们,不要盲目地将先祖坟墓做得太高太大,免得坟头太大过高,压不住反而不利于子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