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要到50岁了,分享一篇自己去年生日写给自己的文章吧。

2020.12.21

我49岁了,站在50岁前一年的门槛前面,心头五味杂陈。

外边天气阴郁,白雪覆盖着大地,街上因疫情而萧条万分,带着低沉无奈的气氛。

这一年2020年,世界在混乱、惊慌、伤痛、抑郁、忍耐中熬过了一年。我母亲也在年中离开了我。

这一年,我真正地失去了长大的原生家庭,成为了站在死神前下一波等着被“突突”的那群人, 要说很坦然很想得开,那是假的。

在上一辈的亲人里,还有小时候养过我的三姑仍然健在。十几年前,亲人们离世时,我还忙着自己的日子,浑然没有太多感觉,现在却觉得万分恐慌,看上去很好的他们,随时会离开我。

前天晚上,在黑暗的街边公园里,掏出微信视频,对着耳聋的三姑大喊,让她好好地活着,等我回去。

路过北边墓地的时候,总会走进去看看朋友。一个接触不多的朋友,只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交流过一点心事。七年过去了,原来冷清的新墓园,现在已经热闹非凡,布满了新的各样的墓碑,住进了很多新人,园子也有了更多树和水的生机。

看着他们,就好像看到了一个个曾经活着的生命和背后的家庭。有不少人,出生年月都比我要晚,却静静地成为墓园的风景,让我唏嘘;同时也感谢苍天放过我,让我仍然在多次撑不下去后,却在世上苟且。

苟且的日子,虽然庆幸,却也自责,自责后还是无法摆脱自己的无力感,然后劝自己,饶过自己吧。

我知道自己是个感性而伤感的人,不是所有人都是我的样子,这让我有些安慰,因为至少知道自己有进步空间。

在这篇给自己的信里面,我打算如实地记录我自己的感受、现状,这些都是些很个体的东西,有和同龄人共通的,而大多数是自己对自己的倾诉和审视。

在这个生日里,我的感受里包含不少伤感,伤感时光真是一把刀,早晚把你的生活割得所剩无几。我甚至有着很深的恐惧,恐惧的终极,是恐惧孤独和死亡。

伤感和恐惧之后,不由地想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些盘点,看一看资产,也查一查负债。肯定一下自我,争取能轻装前进。

这个年龄,稳稳的更年期,症状或者明显、或者含蓄。有的人容易暴跳如雷,有的人容易心慌盗汗。总之无论外在表现如何,内在都经历着很多如鲠在喉的焦虑不安、无法言表的烈士暮年,不能细抠的对自己的重新认识的不适应感,和跌跌撞撞需要重新调整生活的忐忑和不堪。

任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任年龄只是一个符号,在这一岁,我必须承认,我的人生已经过半了,剩下的美好的可用时间不多了。

这四五年,身体明显开始走下坡路,气不足,头晕眼花,失眠疲惫,这里那里疼痛,已经是常态。开始的时候想治愈,现在发现只能与之共处。很多想做的事都要以保命为前提,量力而行,劳逸结合,不可以一冲到底。

做事需要用智慧,抓大放小,清晰自己下半生最强烈的内在渴望,在应对生活的无意义和重新让生活变得有意义之间,找到力所能及的平衡。

这些天,我在认认真真地立遗嘱,与悲观无关,起因是生活在国外,没有遗嘱的死会带给别人带来很多麻烦,对自己也不能心安。新的时代,家族的连接越来越弱,孩子们飘洋过海也是常态,无论有没有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遗嘱执行人,都是一件挑战。但好好准备好了,心安了,就可以放下了。

我个人的生活现状,至少表面看起来无疑是个低谷,这让我自己也常常无比烦躁。

人的一生的设定,小时候的生长环境和社会共识,对人生的价值观还是有挺大影响的。

作为一个女生,我的价值观里一直对家庭、爱和陪伴有着极大的执着,当时,深信不疑地认为自己可以像所有人一样结婚生子,顺便再有个好工作,安心地老去,这是非常基础的配置,是毫无疑问可以获得的。

我当时的高配一点的人生理想,是能够像三毛一样地周游世界,敢爱敢恨,过和普通人不一样的人生;或者是活成港台小说电影里那样,唯美而有些心碎,在活过的生命里,至少好好爱过、被爱过,如飞蛾投火,不管不顾过。

可是我不知道,这样按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生可能只是自己感动自己,血本无归。至少这个“错误”,我经历过了。

现在回头看,高配够着了,低配却没实现。

目前,我没有孩子,应该是这一生不会再有了。理智上知道有孩子和没孩子,两种不同的人生,各有各的利弊。可是感情上,经过这些年的经历,从主动不愿要,到被动接受没有,之间竟然滋生了遗憾。

曾经有过机会,可是那时的我并不想要那样的生活。作为现在的我,理解那时我的想法,我更想要自己生命的实现和璀璨。只是那时候我没有看到另一面的自己,内心对生命的连接,有着特别美好的执着。我会因为自己潜意识里的不幸密码,而误判为对小生命的不热爱。

原来以为,自己特别受不了孩子哭哭闹闹、大人吵来吵去、家里乱七八糟地堆满奶瓶玩具的生活,可是现在的自己,了解了这只是一个阶段,最难的日子都会过去,收获总会来到。

我从前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说孩子是生命的延续,自己活好自己的,为什么需要另一个生命为你延续。

现在人过中年,直至与死亡打过招呼,才知道人的本能是多么渴望天长地久,渴望有一个由你而来,带着你对他塑造过烙印的生命,能够在你死后,继续怀念你,带着你的一部分,继续活着。

即使我越来越知道灵魂的本质和每个灵魂之间的关系,我知道孩子根本不是你的一部分,可另一方面,我却无法抑制地走进这一大众的迷思,就好像生命中有一股潮水,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涨起来。

可是,如果生命能够重来,我还是会选择没有孩子。这是出于现实层面的权衡。

我回顾我的生命轨迹,虽然我现在拥有的并不多- 事业没达到什么高度,婚姻也并不是甜蜜的二人世界,个人其他成就上也乏善可陈。但是如果有了孩子,我的生活会变得不再是我自己的了,这是母亲的伟大,却是作为一个人的缺失:我没有办法出去看世界,一个人旅游,到陌生的国家学习居住,离婚和重新选择,在学业和事业上恐怕不会有更多的自由度去倾注注意力,不会和朋友和伴侣彻夜长谈,无法无羁绊地去追寻自我成长。

我知道我对孩子的理解,会使我成为好父母;但是另一方面,我自己的不成熟,以及成长经历里严苛的教育和被要求完美,会使我和孩子之间必然有抓狂的战斗和心碎的阶段。

有了孩子,我或许以“为了孩子”为借口,沉溺于自己的控制欲、因和孩子共生而无法独活,或是放弃了自我追求梦想、追求卓越的初衷。我无法忍受因为孩子很多事情需要暂时放弃,我会觉得窒息、焦虑并且愤怒。

这些都是我生而为人的特质,对别人不是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也可以轻车熟路。

我为此而努力过了,虽然不算砸锅卖铁倾尽全力,也算是在可以允许的条件和范围内,尽过力。现在我想告诉自己,谢谢你的努力,今后的日子里,放下吧。

在事业方面,表现的现状是,我目前没有工作,好像对自己的将来是要从事老本行,还是转换跑道并不明确。这些,除了有自己的意愿,还要有天时地利。

我承认我的前半生活得并不清晰,像每一个被家庭忽视过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无法集中精力在一个清晰的目标上,会常常被情绪淹没。那些情绪,都是我们小时候努力变乖,以便能够生存下去时,被我们压到最深的内心的刺。而我们带着这些刺,尽量地活下去,尽量地高标准要求自己,已经非常不易。

在近五十岁的日子里,我逐渐学习着体谅自己,不对比,尊重自己的特殊性,为自己的长处而自豪。

进入十二月以来,每天阴沉的日子很多,白天越来越短,对我是个挑战。

我的生日是冬至,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我盼着生日早点到了,过去后,天就会渐渐长起来。就好像走过中年的危机和低谷,日子或许又可以坦然一些一样。

如鲁米的诗中所写,“黑暗就是你的蜡烛”。黑暗的这些日子,虽然感受不好,但是内在世界却在全速成长和前进。

我的过去的49年生命中,虽然有一些不顺心的黑暗日子,有时情绪崩溃,甚至认为再也走不出来了,但是观察起来,我觉得自己仍然是个有趣的人,一个心里面干干净净的人,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有很多内在活力的人,一个对美好无限向往也懂得欣赏把握的人。我的生命中一直有蜡烛。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最自豪的是,我大部分时间,都没有按照别人的意愿选择生活,大部分的事情,我在当时的条件和情况下,都做了没有违背自己的选择,而且是我当时能做出的最好的最负责的选择;而我现在的结果,已经是我在过去的条件下,倾其所有,能达到的最好的结果。

前一段日子,我审视自己现状的时候,我一方面发现自己并没有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幸福、事业成功、金钱富足、呼朋唤友,不免不满,但是另一方面,我发现自己十几岁时候的愿望,基本上都实现了:

- 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对这个世界永远有感受而不是麻木的人;

- 做一个诚实的人,说实话,尽量不违背自己的内心,不阿谀奉承;

- 做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努力学习和工作,负责任、重承诺,能把自己养好;

- 去看看这个世界,扩大自己内在的视野,不平庸,带着梦想,哪怕是流浪。

从这些角度来看,我的正直、真实、努力、负责,并且自由和赤子之心,都是我前半生人生的“成功”啊!我并没有浪费时间在说假话,做伪装的自己方面,也没有为了满足谁的愿望而失去自己。

我十几年前出国,其中像每一个来到陌生国家的人一样,经历了很长时间生存的考验,一路披荆斩棘,发展出了坚韧和坚强,也因为创伤收获了对别人苦难的理解共情。

这一路,离婚、上学、各种找工、考取注册、孤独无助,至抑郁焦虑、人格困扰,再婚、痛苦磨合、帮助另一个人走上正轨,自己努力面对自己的创伤,同时努力赚钱,面对原生家庭的各种设障。

细数这一路,我习惯常常给自己一个调调“什么都没做”。

其实不是什么都没做,而是做了太多,我却没有给与自己价值。转变自己看自己的视角,才是我今后的功课。

我希望我的下半生,能够与自己的情绪好好相处,能够和自己的内在好好相处。能够内心平稳独立,能够给足自己安全感,更加自在、感恩、懂得欣赏肯定自己,对自己慈悲,能够有勇气在各种变动中不慌张,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最终让此生的天赋和使命盛开。

亲爱的勇敢的自己,我爱你!祝你生日快乐!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

丁克到老了会不会很孤独(写给自己的生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