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世间工作千千万,但却有一份职业让人敬而远之。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1)

照片里的这位小伙名叫王亮,今年36岁,吉林公主岭人,是一位殡仪车司机,也有人把他称为“接尸人”。

入行两年来,他接送过2000多具遗体,平时没事的时候,王亮喜欢直播,不到半年时间就收获了近3万粉丝,被大家戏称为公主岭网红。

在这座只有几十万人口的东北小城,王亮算是小有名气。

虽然工作是接送遗体,但王亮最不想面对的就是出车,他说到“因为我的工作呢,不是啥好事,每当我出去工作了,一忙了,那就是有一条生命离去了”

由于是一名接尸人,粉丝们总是称王亮为黑白无常。

这次的死者是一名男性,50岁,骑电动车时被一辆小汽车撞倒,飞出数米远,头部遭受撞击破碎结束一生。

虽然是晚上,路上没有多少车,但还是有车对王亮开的灵车避而远之。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2)

王亮的工作除了接送遗体,还包括为家属讲解接送逝者的风俗礼仪。

生的方式只有一种,而死的方式却有千万种,所以在工作的两年里,王亮见证过各种各样的死法,其中老死和病死是最常见的,非正常死亡里,车祸和凶杀则是最主要原因。

这一类死亡的现场通常比较血腥,也更让人毛骨悚然。

年初的时候,王亮就接了一位因凶杀离世的死者,据王亮说,他是被自己的亲哥哥杀死,而原因仅仅是因为一只羊。

像这样的凶杀案,王亮遇到过好多种,案情也千奇百怪,有因为生意上的利益纠纷杀人藏尸,有儿子乱刀刺死父亲,有情人杀死情妇。

但有些死因却颇具当地特色,去年冬天,王亮就接了两位被冻死的逝者。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3)

从业两年来,通过这些死亡背后的真相,王亮见识了这座东北小城的人间百态,也感受到了命运无常和生命的转瞬即逝。

虽然对各式各样的死亡现场王亮早已司空见惯,但还是有一些死亡现场会让经验丰富的他感到头皮发麻。

据王亮说,在自己工作的第一个月就接到通知去一处车祸现场,现场十分惨烈,面包车从中间被整个撕裂开来,一车六个人,四人当场死亡,最小的29岁,最大的四十来岁,死状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王亮说到“当时看到那个逝者呀,他那个胳膊已经是没了的,就是晃荡着那种,就是就剩一层皮了,还有一个就是头部,这地方都已经是算是掉了,几乎就是头就是掉了的”。

惨烈的车祸现场弥漫在空气中,刺鼻的血腥味让初来乍到的王亮忍不住地干呕起来。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4)

后来根据事故调查,王亮才得知,这一车六人都是公主岭人,之前素不相识,临时凑了一辆车,本想着去长春批发服装,没曾想刚出发一个小时,司机就因为疲劳驾驶出了车祸,虽然前排的司机夫妻侥幸躲过一劫,但毁掉的却是五个家庭。

这天晚上,王亮又接到了市院的通知,为了节省时间,王亮选择了抄近道,但回来的时候,他会挑那种平稳且好走的道路。

王亮表示“活人跌一下无所谓了,但是逝者躺在后备箱里边,要是这么颠不太好,感觉就像不尊重人似的”。

每次晚上接送遗体时,在城市里霓虹闪烁,王亮倒不觉得有什么,但如果遇到乡下漆黑的道路,加之灵车的车灯又不那么明亮,难免会有些害怕。

所以每当这个时候,王亮给自己壮胆的方式就是跟逝者说说话,希望他,如果说是有来世的情况下,都能珍惜自己生命,照顾好自己,好好活着。

驱车十几分钟后,王亮抵达了市医院东侧的特殊通道,然后将灵车的后备箱打开,静静地等待逝者的家属将尸体抬上车。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5)

如果家属不多的情况下,王亮也会搭把手。

据王亮说,夏冬两季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夏天因心脑血管疾病去世的老年人比较多,冬天则会使交通事故激增,最高峰的时候,王亮一天就接送了26具遗体。

回忆起往事,王亮坦言自己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异,自己变得格外叛逆,是学校有名的古惑仔。

高中辍学后,他当过兵,进过厂,给老板开过车,最后在两年前被分配到了民政部门,硬着头皮当起了灵车司机。

记得的第一次值夜班时,由于害怕,王亮把楼道和卫生间的灯全部打开,一边缩在床上不停地玩手机,一边祈祷电话铃声不要响起,但电话还是响了,他需要去农村接一位凶杀案的受害者。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6)

当家属把尸体抬上灵车后,王亮顺嘴说了一句,该上车的就上车吧。但死者家属却告诉王亮,他们自己开车。

听完,王亮的心就凉了一大截,这是他第一次单独跟死者相处。

回殡仪馆的路上,王亮时不时就通过后视镜往后面瞧,生怕满是刀伤的死者突然坐起来,可开着开着,家属的车就落了队。

晚上11点,天空飘着大雪,外面万籁俱寂,只有一辆灵车在缓慢行驶,一个小时的路程,王亮开的是一身冷汗。

抵达殡仪馆后,王亮立马跑到了门卫室,看到其他人后,这才让他的心定了下来。

虽然接尸工作让人毛骨悚然,但王亮并不想丢掉这份铁饭碗。

凭借着在部队锻炼出来的勇气,王亮一次又一次坚持了下来,从业两年来,王亮接运了2000多具遗体,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串数字,其中这背后的冷暖只有他自己清楚。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7)

这些逝者有的穿戴整齐,面容安详,有的让人不忍直视,更有甚者已经死亡多年,化成白骨。

王亮清楚记得,有一次在接送遗体时,逝者突然死而复生,家属连忙把他送回了急救室,连寿衣都没来得及脱,但三个小时后,王亮还是接走了他。

对于这样的死亡,人们往往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但有些人却一心求死,选择自杀。

王亮发现,在这座东北小城,老年人自杀的概率比较高,去年冬天,他接了一位82岁的老人,膝下没有子女,只有姐姐一个亲人。

自杀当天,老人特意离开养老院,步行数十里来到了姐姐家,最后蹲着上吊自杀,硬生生给自己勒死了。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8)

面对老人到姐姐家后一心求死,王亮表示,这或许是老人不想孤苦伶仃一人,渴望在临终前能得到家人最后的温暖,试着保持沉默,生者却有着千差万别的反应。

有一次,他遇到一位小姑娘,由于父亲突发心梗离世,小姑娘去殡仪馆的路上哭得稀里哗啦,泪流满面,嘴里不停说着,早上父亲还好好的,中午还给自己送的饭,下午怎么人说没就没了呢?

看着坐在副驾驶上泣不成声的小姑娘,王亮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但有些家属的反应却大相迳庭,遗体在后备厢放着,而你们却在车上有说有笑,这王亮格外不解,你说同样是逝者,死后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

可不管生前如何,王亮都缅怀尊重地带着这些逝者走完了世间的最后一段路,然后化作一缕黑烟,尘归尘,土归土。

但在殡仪馆里,有些无名氏至今无人认领,短的几天,长则20几年,亲人的遗忘和生前的纠纷让他们成了孤魂野鬼。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9)

死亡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相当忌讳的,更别提做一份整天和死人打交道的职业。

晦气就是王亮身上的标签,除了路面上的车对他避而远之,有次在接送遗体时,有人看到王亮的车后拔腿就跑。

所以这也让王亮养成了一些习惯,他习惯自己修车洗车,从不主动去接自己的朋友,哪怕开的是自己的车。

除此之外,也从不去医院、产房,生怕自己给新生儿带去晦气。

这座小城人口不多,王亮偶尔也会接到自己认识的人,有一次他就接到了自己小学同学的父亲,一时间心里咯噔一下。

在王亮的印象里,老人平时有说有笑,小时候还经常跟别人说,别有事没事找我家孩子玩。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10)

种种回忆在王亮的脑海中不停闪过,转眼就已物是人非,但饭要吃,尸体还要接,出发前旅途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有一种情况让久经沙场的王亮至今不敢去接,那就是孩子的死亡。

犹记得有次有一位父亲双手托着孩子的遗体,轻轻把他放入灵车的后备箱,父亲的脸上泪如泉涌。

随后,家人把孩子生前的玩具、书本之类的东西也一并放到了车上。

这个孩子才13岁,根据当地的习俗,白发人不能送黑发人。

殡仪车的后备箱一关,孩子的父母立刻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11)

这让同为父亲的王亮颇有感触,每次看到这样的情形,王亮的心里就五味杂陈说到“一个孩子,太多东西没有经历,太多东西都没有去做,就是觉得挺可惜”。

正因为如此,所以王亮从不奢求自己的孩子能有多么优秀,只要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行。

见惯了离别和死亡,家人逐渐发现王亮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更不爱笑,在殡仪馆值夜班,王亮也是常常开着灯躺在床上,一直睁眼到天亮,因为一闭上眼,脑子里就全部都是各种死亡现场。

直到半年前接触到了直播,王亮才觉得生活里面除了生离死别的悲伤,也可以这么欢乐和闹腾。

但每次出去接送遗体时,出于对家属和逝者的尊重,王亮都会把手机放进兜里,所以王亮的粉丝们也被称为兜粉。

王亮殡仪馆接尸人纪录片(两年接送2000多具遗体)(12)

也正是在粉丝们的口中,王亮才感受到了这份神圣的工作背后的意义。

人这一生就是会经历许多次的生离死别,但悲伤的同时,我们该庆幸的是,正是因为有王亮这样的灵魂摆渡人的存在,逝者才能体面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感受在人世间最后的温暖。

王亮曾说,“我接得每一位逝者都是一份缘分,而这一份缘正是生者和逝者最温暖的牵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