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胡蕊蕊)九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在这个众水汇集的地方,货运持续繁盛3月13日,记者来到城西港区上港集团集装箱码头,高高的塔吊、堆满货场的集装箱,进出繁忙的大货车,展现了一幅活力四射的现代化港口码头生产图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九江航运中心选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九江航运中心选址(九江市区域航运中心建设)

九江航运中心选址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胡蕊蕊)九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在这个众水汇集的地方,货运持续繁盛。3月13日,记者来到城西港区上港集团集装箱码头,高高的塔吊、堆满货场的集装箱,进出繁忙的大货车,展现了一幅活力四射的现代化港口码头生产图景。

152公里的长江岸线,对九江来说,是不可再生的 “黄金水道”。因此,九江市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最优的项目,充分发挥“寸岸寸金”的“黄金效益”。在港口码头建设中,九江市以大型、深水、专业、集装箱为重点,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积极推进瑞昌理文码头二期、彭泽红光综合枢纽码头一期、城西砂石集散中心码头、赤湖作业区公用码头等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测体温、戴口罩、酒精消毒……连日来,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九江市城西港区管理局有序推进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该项目2月14日复工,预计2021年3月底竣工。建成通车后,九江港将与京九线等国铁干线实现无缝衔接,打通港口集疏运“最后一公里”。城西港区管理局工程管理处处长李林蔚告诉介绍说,项目复工后就实行了封闭化管理,员工吃住都是单独,而且每天都要测温、消毒、戴口罩。同时,项目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了施工设计,增加了人员、机械设备和工作面,开足马力,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建设,把滞后的工期“抢回来”。

推进专用线项目建设,我市除了全力推进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彭湖港区(红光)铁路专用线也正在积极对接中。疏港公路中,加快推进建设9条疏港公路,目前都昌县三汊港至泗山作业区、庐山市鄱阳湖南大道至沙山作业区、彭泽县彭浪矶作业区3条疏港公路已开工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湖口港区银砂湾作业区、湖口屏峰作业区、彭泽红光港区、都昌港区城区作业区等4条疏港公路年内开工建设。

高质量发展需要在资源禀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我市全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港口建设,加大码头整治力度,推进“小散低”“脏乱差”码头整合、扩能、提升,打造绿色高效环保生态港口。截至目前,共拆除长江沿线“小散低”码头33座,整合提升40座,完成鄱阳湖区17座码头整治提升工作。同时,不断完善功能配套,积极推进岸电设施、公共锚地、货物堆场、物流园区等港口专业化、配套化建设,通过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港口码头的货物组织、靠泊、装卸和吞吐能力。

为加快航运物流建设,九江港开通了九江至上海洋山港、外高桥港的“天天班”航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强对省内货源、长江上中游货源、公路货源、铁路货源的吸引,设立专项扶持资金1.1亿元,对从九江出港的集装箱班轮进行补助,货物从九江港发出,效率大幅提升,运价下降明显,九江港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3亿吨,全省排位第一,占全省比重71.1%;集装箱吞吐量52.14万标箱,全省排位第一,占全省比重73.4%,在长江中部五个港口中,由2018年的第4位上升至第2位,在长江22个港口中,由第12位上升至第8位。

“硬件”夯实了,“软件”自然不能落后。九江市建成了全省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九江港与上海港物流信息实现互联互通,使得九江口岸“大通关”合作走在长江流域前列。截至2019年12月,九江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69.55小时,对比2017年当月压缩了42.25%;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48小时,对比2017年当月压缩了98.35%。为了充分发挥九江临江靠湖的优势,九江市还出台了《九江市促进航运业发展实施办法》,吸引运输船舶落户九江,2019年该市营运船舶运力485艘,79.9万载重吨,运力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