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国家独立的一种标志筹备新中国建国之初,国旗、国歌、国徽的确定是一项重要内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张治中与五星红旗的诞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张治中与五星红旗的诞生(张治中与五星红旗的诞生)

张治中与五星红旗的诞生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国家独立的一种标志。筹备新中国建国之初,国旗、国歌、国徽的确定是一项重要内容。

  1949年7月中旬开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连续刊登 《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向海内外公开征求方案。

  至8月20日截稿日期,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共收到应征国旗稿件1920件,共有图案2992幅。投稿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既有高级干部、将军、学者、艺术家,也有普通士兵、工人、农民、学生等,还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

  征得的国旗图案大体可分为四类:

  1、镰锤交叉(或称镰刀斧头)并加五角星。此类图案最多,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就设计了中国式的镰刀斧头图案。

  2、嘉禾齿轮代表工农联盟的图案。

  3、两色或三色的横条、竖条加镰刀、斧头或五角星的图案。

  4、以红旗上排列五角星图案,或者红旗中加五角星并加一两条黄杠代表黄河、长江等。朱德 总司令和著名学者郭沫若就设计了此类图案。

  经过反复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前三类不合国体,不能采用。较为可供参考挑选的为第四类。经过精心选评,从中选出符合条件的38幅图案。

  当时大家普遍看好三个图案:第一幅图案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旗下三分之一处是一条黄色的横杠;第二幅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下面是两条横杠;第三幅是上面一颗大星,下面三条横杠。

  金色的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政权,下面的第一条横杠代表黄河,第二条横杠代表长江,第三条横杠代表珠江。大家看好这三幅图案的共同理由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在代表国家的国旗上理应有所表现,而长江、黄河和珠江这三条河流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它们代表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上海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被编为“复字三十二号”,草拟的说明是:大五角星表示中国共产党,周围四个小五角星表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但有人认为四个阶级的提法不妥:“资产阶级怎么能进入社会主义呢?”

  曾参加过国共和谈的国民党元老张治中,坚决反对采用一颗大星一条杠的图案,但他的意见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听说朱德和郭沫若也都很看好这一幅图案,以他们二人的地位和威望,“星杠组合”方案通过的可能性较大。张治中非常着急,一贯敢于直言谏上的他,决定寻找机会直接向 毛泽东陈述自己的看法。

  9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参加新政协会议的代表们,张治中也应邀出席。席间,他一直注视着坐在不远处跟别人交谈的毛泽东。当毛泽东身边的人都离开时,张治中连忙端着酒杯走了过去,趁着敬酒的间隙轻声说:“主席,有一件事我想问你,如果你不愿意公开让大家知道你的意见的话,我会为你保守秘密。”

  毛泽东不清楚张治中在这样一个场合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所以没有立即表态。迟疑了一下,轻轻地点了点头:“你说吧!”

  张治中迫不及待地说:“主席,我只是想问一下,你同意哪一张国旗的图案?”

  毛泽东愣了一下,这问题出乎他的意料,也许认为自己对选择国旗的意见并不是什么秘密,没必要隐瞒,所以就很直接地回答了张治中:“我同意一颗星一条黄河的那一幅。”刚说完,毛泽东就敏感地意识到了什么,突然把话锋一转:“你的意思呢?”

  “我不同意!”张治中回答得很干脆。

  “为什么?”毛泽东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据他所知,大多数的代表都赞同这个方案。

  “你不是说过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吗,在国旗上画一道杠,有把国土一分为二之嫌!再说,用  一条杠子代表黄河也不科学,老百姓会联想到孙猴子的金箍棒!”张治中一口气说完了自己想说的话。

  听完了张治中的话,毛泽东边笑边点头:“这倒也是个问题!”张治中赶紧问:“那你同意不 采用‘黄河’了?”毛泽东没有马上回答,沉吟了好一会,表情复又严肃起来:“不过,据我所知,有不少人很主张采用黄河的图案,并且也举了不少同意的理由。”

  “那你的意思最后还是以少数服从多数来定局?”张治中紧张地问。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的话也有道理。这样,我再找时间约大家来研究研究吧!”毛泽东认真地对张治中说。

  这时田汉走了过来,把五星红旗的图案交到毛泽东的手里。毛泽东把眼光定格在了大星中的镰刀斧头上,微微皱起了眉头。田汉马上说:“镰刀和斧头的图案我认为可以拿掉,这并不妨碍整体的效果,反而更简洁了。” 毛泽东的眉头舒展开了。

  9月25日,张治中接到通知,毛泽东和周恩来请他一起去开一个座谈会,他立即前往。会议一开始,周恩来就宣布了座谈会的议题:今天主要讨论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和定都的问题。所有的议题都很容易地取得了一致意见,但在讨论到国旗时,会场上便再一次出现了原有的分歧。围绕着“黄河”图案是用还是不用的问题,两种意见依然不相上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就在大家僵持时,毛泽东拿起了“黄河”图案,举起来说:“从刚才讨论的情况看,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赞成这幅黄河的图案,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通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少数服从多数嘛!”“即使‘黄河’通过了,但如果不是全票通过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完美?”毛泽东扫视了一 下会场,最终把目光停在了张治中的身上,然后说:“张治中先生觉得这个图案有把国家一分为二的嫌疑,而且也容易使老百姓产生错觉,把这条横杠当成孙猴子的金箍棒而不是黄河。仔细想一下,好像这也确实是一个问题,大家认为呢?”

毛泽东环视着会场,又拿出32号图案,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为基础,团结了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取得的,这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今后还要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了我国革命人民大团结。不但现在要团结,将来也要团结,我看这个图案是较好的图案。”

  毛泽东话音刚落,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一致赞同毛泽东的意见。“我看还是32号好!”张治中迫不及待站起来发言。梁思成也站起来发言说:“我觉得‘复字三十二号’图案很好,多星代表人民大团结,红色代表革命,表示革命人民大团结。”其他与会代表也纷纷发言,赞成“复字三十二号”图案。这样就初步确定了五星红旗的图案,但去掉大星中的镰刀斧头。

  9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答读者问中关于国旗的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