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收获的季节。

南通如东,靠近海边,

部分土地属于盐碱地,

农作物种植起来很困难。

今年,如东引进了杂交红麻,

让盐碱地变成“宝藏地”。

技术创新

选育耐盐碱的杂交红麻品种

九月中下旬,南通如东首次试种的一百多亩杂交红麻,进入了丰收季。而这一片红麻种植地,在此之前,是无人问津的盐碱地。“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风吹白粉起,就是不打粮”是昔日的真实写照。

3000亩盐碱地(盐碱地丰收了)(1)

“比如油菜、黄豆、玉米都长不起来,这么一大块地,就在这里荒着,当然着急。”村民顾国华说。

今年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和江苏的农业公司合作,在南通如东试点,盐碱地上尝试种红麻。这个红麻品种特别,是经过技术创新的杂交红麻。

3000亩盐碱地(盐碱地丰收了)(2)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副所长李德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副所长李德芳介绍:“今年我们在南通如东第一次试种,种了一百来亩,表现不错。杂交红麻和杂交水稻类似,产量和60年前比翻了一倍。另外,杂交红麻在抗逆性方面得到了提升,比如耐盐碱方面,海水稻一般要求土壤含盐量0.1%以下,杂交红麻适应的土壤含盐量是0.5%。”

聚焦盐碱地治理

红麻带来经济、生态双效益

红麻耐涝抗旱,种植起来很方便,种植四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目前,红麻的用途已经很多,比如,红麻纤维是优质的轻纺工业原料,麻秆还能加工成板材和活性炭。

3000亩盐碱地(盐碱地丰收了)(3)

3000亩盐碱地(盐碱地丰收了)(4)

农道和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军表示:“麻皮可以做成化工原材料,麻果可以做成高端的建筑用材。据保守估计,麻皮一亩地可以采0.5吨,在经济效益方面,麻皮一亩地可以产生1200元的经济收入;麻果现在的收成一亩地可以做到1.5吨,我们和板材厂、造纸厂的协商价是1500元1吨。”

3000亩盐碱地(盐碱地丰收了)(5)

更重要的是,红麻能吸收储存土壤中的盐碱,铅、铜这样的重金属成分,可以穿透犁底层和板结区域,在2-5年内将土地质量提高至基本耕地水平。

3000亩盐碱地(盐碱地丰收了)(6)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副所长李德芳介绍:“红麻根部扎得很深,几年以后,根在下面腐烂,改良土壤,土地机构可以改善,本身红麻也可以吸盐。”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汤安佶 刘小慧 董雯

来源: 江苏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