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4 18:0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陈思义

瑞安老城最新规划(带你看瑞安城市巨变)(1)

瑞安市瑞祥新区(陈立波/摄)

1978——2018,四十年过去了。

三十出头——七十出头,我也四十年过去了。

回过头看是什么感觉?昨晚讲课,突发遐想,我对学生说,小时候是一年一年过,有时觉得太阳走得挺慢;后来觉得是三年三年过,喔,毕业了;后来觉得是五年五年过,人到中年了;再往后是十年十年过,一晃六十岁了,一晃七十岁了。

人生过程很慢,结果很快。人在社会里走,感觉社会也如此,一晃就过了。

记得1978年的一天去瑞安县城参加教师进修学习,见到县前头、八角桥、南门头很闹热,毕竟是老县城而非乡下。城也很大,从莘塍坐船到东门,东门码头走到仓前街有点远,汗也出来了。看车水马龙,店铺挨排,有新华书店、百货公司,有西山电影院,路边有摆小人书的,就特别羡慕城里人比乡下人幸福,好比刘姥姥进大观园,我觉得城里很现代。瑞安人骄傲,认定瑞安最宜过日子,想方设法调到杭州温州去?算了吧。

1985年的一天,我到瑞安县城一位同事家玩,那小区叫“两千六”。“两千六”是套房,有厨房间卫生间,那叫超前,众人甚是羡慕。听说当时城镇人均住房仅4.82平方米,三代人挤一间房,起夜都怕踩着小孩。也就在这时,住房体制改革的春风已悄然吹来,瑞安人敢为人先,“两千六”是第一批住宅商品房。每套50平方米,房款2600元,百姓都叫它“两千六”,竟把官方地名“沿江新村”淡忘了。如今2600元是一笔小钱,而当时要四处借钱。有人回忆,筹到钱后父母坐在一起,把一张张十元大钞人头朝上整理成一叠叠,压得平平整整,弄皱了就一定重新铺平,那认真虔诚的样子就像在处理一件国家大事。搬进新居兴奋得睡不着,半夜起来东摸摸西看看。

大名鼎鼎“两千六”前年整体拆了,在建一个新小区,“两千六”的故事成了酸甜苦辣一回忆。

再说1992年的一天,去温州机场接机,接的是省长。省长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官”,从梅头——场桥——海安——鲍田——塘下,省长只是朝车窗外看。匆忙的街市与人,路边杂七杂八的零部件,是民营经济奋起的细节。“是瑞安了吗?”“是的。这一带经济发达,造汽摩配。”塘梅公路边的新房一幢幢紧挨着,像洁白的门牙,没留一个缺口。省长终于有话了:“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过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 城市建设似乎是设定的话题,他说,都靠公路边建房就像羊肉串,不好,应该是葡萄串,一根茎伸出去再长出一颗颗葡萄,这种村落形态才是科学的。车从宽敞的万松路进来(现在不是“宽敞”的感觉啰),到公园路窄了,拐弯又窄了,政府大院在仓前街,车子交会要小心。市长问省长什么感觉,省长说:“像上海城隍庙。”老市区3.15平方公里,田螺壳里做道场,人们调侃瑞安是“漂亮的姑娘,破烂的城市”。怎么办?瑞安为市却缺少发展空间,太挤了,可不可以建新区?最后的决定是市区东扩、建设安阳新区。瑞安要有大动作,搞大规模的开放,没有大动作不行。

邓小平1992年春天视察南方是一件对中国乃至对世界都意义深远的事,东方风来满眼春,那就摸着石头过河吧。

一条施工便道,黄泥石子铺的,往东铺向供电大楼,铺出新区第一路(那时候真不敢想象,如今万松东路的漂亮模样)。施工便道上搭了一个彩门,贴上红纸,上书“城市新区将在这里掘起”。不对啊,城市新区将在这里掘起?“掘”应为“崛”吧,赶紧改,不然平阳人苍南人泰顺人从104国道路过会笑掉牙。一阵朗朗笑声,像一户人家娶媳妇做喜事,忙里出错也是开心的。不知谁又开了句玩笑:你看施工便道上几台挖掘机在作业,没错,是“掘起”啊。瑞安建新区啦,《温州日报》作了报道:《大瑞安——一个新兴工贸港口城市的构想》,给了起跑向前冲的瑞安一声“加油”。第五个年头,入迁安阳新区的居民已超过1万,“迎搬迁、添光彩”百日大行动,《瑞安日报》开个栏目叫“炒”热安阳、迎接搬迁,就是怕安阳新区热不起来,要多吆喊(谁知十年之后,安阳已热得经不住“炒”了)。待到市政大院搬迁到安阳新区,不少单位迁来了,不少居民住进了新的小区,高楼一幢幢起来了,街市热闹起来了,有车阻了,店租贵了,房价涨了。

到现在还有人相互打趣:当时一套房十二三万元,怎么不多买啊——社会发展太快了,智商不够想不到啊!

再说2001年的一天,上百媒体人齐聚瑞安开一个浙江省报社总编年会,我也忙得不亦乐乎。那天特意安排了城市观光,经万松路、玉海楼、滨江大道、经济开发区、安阳路、国际大酒店、市府广场,警车开道,游览一圈。与会媒体人说,一个县级市这么好啊,个个点赞。省记协主席姓江,我问:江主席,瑞安怎么样?这位资深媒体人说:好,好。我憨憨地想,假设现在来开这么个会,只是假设,我就带新闻同行把老城、新区、江南、滨海,还有塘下小城市看个遍。一想不对,这圈太大,三处足矣:滨江沿路看轮廓,瑞祥新区看细节(顺路在城市规划展览馆里说说未来),博物馆里看内在。

再说2016年的一天,市委宣传部组织我们去新区考察,商讨用什么文化元素装点文化广场。心情比天气晴朗,文化人喜欢谈古说今,去新区转转,沿河景观带漂亮,临水公园也漂亮,闹中取静。不得了,万松东路在延伸,滨江大道在延伸,滨海大道在延伸,一座座桥连接江南、江北,把安阳中心城区、江南新区、滨海新区、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园区融合为一个面积370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区,街路纵横,楼宇参差,张弛有序,八面玲珑,瑞安是一个大城市了。

1978——2018,改革开放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一晃过去了。一个国,一个家,一个人,有待好好回忆的太多了。

生活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人对住房的需求有明显的渐进性,从挡风避雨,到结婚有洞房,到功能配套,到满足个性,到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不受车水马龙的打扰,推窗见景,通透舒畅,有亭台、花木、水面、草坪,花红胜火,水绿如蓝,显现一个莺飞草长的江南风光。这是嬗变,蜕变。想起先前“两千六”的故事,觉得回味无穷。

最早的城市是生产力提高、分工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才出现的,到20世纪进入现代城市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是大势所趋。瑞安建市三十一年了,你看安阳、瑞祥,还有汀田、塘下,直至滨海、江南,风云际会,山海呼应,产城融合,文武齐观,与之前的县城比,外观形象和性格内涵都已脱胎换骨般地变了。这是嬗变,蜕变。想起先前在县前头、八角桥和南门头的圈子里思考,就像小孩过家家。

许多事以前连想都不敢想,比如人们说的新四大发明,我也在低头看手机,把微信、网购、移动支付玩得很溜。出行很方便,车速快了,“近远”不再是路程S的概念,而以时间t计算,去杭州很近了。政府大方,一片好地造一片公园一片绿地,有一个城市客厅,有一个城市书房,连上公共免费WiFi,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人一天接收多少信息?进入新时代,中国正掀起新一轮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

瑞安老城最新规划(带你看瑞安城市巨变)(2)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解放路(管陶/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