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直渤海/文


寻秦记秦始皇细思极恐(寻秦记与 秦始皇身世之谜)(1)

黄易是继金庸、梁羽生、古龙之后,又一位颇有影响的武侠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寻秦记》。这部小说以战国时期群雄争霸中原为历史背景,写的是一位现代人——身为某特种部队队长的项少龙,被选中去做时空机器的实验品,于是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他有一身经特种部队训练出来的技能,立志去寻找秦始皇,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他经历了许多血雨腥风的离奇冒险与震撼人心的厮杀拼斗,成为那时的风云人物。此时,吕不韦已暗中带着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后称子楚)回到秦国,在精心策划下,成为太子。由于秦孝文王即位不到两年,吃了吕不韦献的药便短命而死,于是,秦始皇的父亲便顺理成章地继位为王,史称庄襄王。这时秦始皇的母亲(小说称其为朱姬,《史记》称赵姬)与秦始皇本人尚在赵国为人质。赵国人以重兵防守,惟恐人质潜回秦国。项少龙受命要救出人质并安全送到秦国。项少龙秘密接触到朱姬,朱姬是一位善于取媚男人又工于心计的女人,她在生下儿子后,以偷天换日的手段将亲生子寄养在贫苦人家,而找来另一个孩子冒充亲生之子。赵人果然中计,把假孩子从朱姬身旁弄走并控制起来。当项少龙找到朱姬寄养的亲生子准备带走他时,不料这个年轻人被抓去当了兵并死在了战场上。于是项少龙也来个瞒天过海,把自己收的徒儿赵盘——赵国贵族女子赵妮(项少龙的情妇)的儿子冒充朱姬的亲生子连同朱姬一起护送到秦国,按《寻秦记》的说法,这位赵盘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寻秦记秦始皇细思极恐(寻秦记与 秦始皇身世之谜)(2)

这样,本来历史上就扑朔迷离的秦始皇的身世就更加虚幻怪诞起来了。这正如黄易在《寻亲记》中所说的:

项少龙心笑,我还知道赢政根本就是吕不韦生的儿子,是吕不韦把赵姬送与始皇赢政名义上的父亲异人之前已怀了身孕。不过有些史学家指出后来秦始皇对吕不韦手段残忍,看来又不像是赢政的生父,这笔糊涂账,真是谁也弄不清楚。


本来是一笔糊涂账,现在又被小说故弄玄虚,虚构出来一个真假秦始皇。

寻秦记秦始皇细思极恐(寻秦记与 秦始皇身世之谜)(3)

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的说法最早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是说秦国太子之子异人在吕不韦家见赵姬而悦之,而赵姬当时已有孕在身,吕不韦于是将她送给了异人,后来便生下秦始皇。班固的《汉书》直接称秦始皇为“吕政”,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采用《史记》的说法。对此,明代学者像王世贞在《读书后记》里就已质疑此事,认为这是吕不韦为保持自己的富贵与势力,故意流布的传言,后来秦始皇逼死吕不韦,其门客众多,也散布此说以泄私愤。我们今天读《史记·吕不韦列传》,就是司马迁的记载其实也不无疑点,比如说:吕不韦“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这段话是说赵姬自己知道有孕但却对异人隐瞒了实情,到生产的大期即十二个月才生下了赵政。赵姬再有心计甚至能控制生产的时间,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再说,异人再怯懦无为,因人成事,也不会糊涂到是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也算不出来吧?秦始皇以暴力手段消灭六国,各国对秦始皇的愤恨是可想而知的,加上秦二世而亡,历史上留下的对秦有利的文献与传闻就不多,所以也就有了秦始皇灭六国,而他恰恰又是六国后代的说法,目的自然是以此泄愤,这也是合于常理的。特别到了汉代,刘邦的夫人吕后掌权,不少人宣传秦的政权本来就是老吕家的,如今吕氏执政是顺乎天理,合于人情的事。


寻秦记秦始皇细思极恐(寻秦记与 秦始皇身世之谜)(4)

张铁林饰演吕不韦

我们再看《寻秦记》的真假秦始皇的问题。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昭王五十年(前257),派大将王齮兵围邯郸,赵国人要杀作为人质的异人。吕不韦以重金贿赂看守人员,两人逃入秦营遂得以安全到达秦国。赵国人又要杀异人的妻和子,但赵姬是“赵国豪家女”,在赵国有一定势力,靠亲属的力量得以藏匿而活下来。待到秦昭王一死,秦孝文王即位,立异人为太子。赵国惧怕秦人,所以《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安国君(异人父亲)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即异人)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可见在历史的真实里,不存在真假两个秦始皇的可能,黄易的以赵盘代秦始皇纯属小说家的虚构。


寻秦记秦始皇细思极恐(寻秦记与 秦始皇身世之谜)(5)

吕不韦扶植子楚为太子,一年后,孝文王死,子楚顺理成章地成为秦国的国君,吕不韦被封为丞相、文信侯。子楚为庄襄王,只做了三年,便去世了。秦始皇十三岁即位,当时因为年龄尚小,秦国的权力也就落在吕不韦与秦始皇母亲手中。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他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他效法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广养门客达三千人之多。当年,吕不韦在邯郸经商初见异人时就曾以一个商人的眼光说:“此奇货可居也!”他还同其父算了一笔账,他问父曰:“耕田之利几倍?”答曰:“十倍。”“珠玉赢利几倍?”答曰:“百倍。”“定国赢利几倍?”回答说:“无数!”如今吕不韦在秦国可谓是坐收政治投机之利的时候了。然而事物的发展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先是吕不韦常与秦始皇当了太后的母亲不时私通,吕不韦怕暴露,就推荐了一位“大阴人”嫪毐来代替他,并生了两个孩子。这位嫪毐与太后联手暗中决定了秦国的许多政事,并商定秦始皇死了要立其私生子为王,他醉酒扬言道:“我是皇帝假父也!”结果被人告发,事连吕不韦。嫪毐见事已暴露,就与其私党假传太后旨意,发兵叛乱,攻打秦始皇所在的“蕲年宫”,时在秦始皇九年,这时的秦始皇已二十二岁。在危及自己的生存与权力的关键时刻,秦始皇表现出了雄才大略,他立即组织力量反击,结果嫪毐兵败,被“夷三族”,他的宾客被流放到蜀地。回过头来,他开始收拾吕不韦,不但罢了其相国之位,还逼令他回到自己的封地河南。这位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吕不韦,低估了年轻的嬴政,在河南他仍不安分,史载当时“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他还想利用自己的潜在力量掌控秦国的政权,于是秦始皇就赐信给吕不韦,斥责他:“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于蜀!”吕不韦这才醒悟,最后不得不服毒自杀了事。


寻秦记秦始皇细思极恐(寻秦记与 秦始皇身世之谜)(6)

从秦始皇赐给吕不韦的信来看,吕不韦当年帮助他父亲立为储君并登上王位的事,年轻的秦始皇或许并不知情,也许是两眼一瞪,概不承认,此其一也;其二,传闻吕不韦是秦始皇亲生父亲的事,起码秦始皇是一概不知,所以责问起吕不韦时,口气决绝,一点情面也不留,因此后人从秦始皇对吕不韦的绝情来推论,他们并无父子之实,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对比一下,秦始皇对他母亲的处理,还是大有“亲情”的味道。先是将其母从咸阳迁到“雍”,后来听从齐人茅焦的劝说,又从雍地搬回咸阳。母亲死后,还是谥为“帝太后”,并令其与父亲庄襄王合葬在茝阳。秦始皇的身世之谜,不但给史学家留下争论不休的历史空间,也给后世的小说家制造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于是秦始皇的身世在《寻秦记》之类的小说里就变得越发扑朔迷离起来了。

寻秦记秦始皇细思极恐(寻秦记与 秦始皇身世之谜)(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