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成立,由冠城集团投资、成都七中领办。

2022年8月,学校公众号认证修改为“成都冠城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冠城实验”)。

2023年2月,春季开学大会官宣,毛道生不再担任冠城实验校长,由原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何少衡校长接任。

更名之后又换校长,这所位于温江区的民办学校,正在逐步与成都七中脱钩。今年7月31日,冠城实验与成都七中长达20年的合作办学,将正式结束。

与成都七中20年合作办学即将结束

冠城实验学校(原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由冠城集团投资3亿元,于2003年兴办。学校占地300余亩,位于温江区光华大道三段281号,开设小学、初中、高中和国际部。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与七中的关系(更名换校长这所学校正与成都七中脱钩...)(1)

成立之初便由成都七中领办,采用的是“名校办民校”的模式。

冠城集团成立的高达投资,享有成都七中品牌20年(2003-2023年)的付费使用权,负责学校运营。成都七中投入品牌,派出管理者和教师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冠城实验可以享受成都七中的优质教育资源。

2019年“食堂事件”之后,成都七中副校长毛道生接任冠城实验校长。他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学术型校长,在教育圈享有盛誉。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与七中的关系(更名换校长这所学校正与成都七中脱钩...)(2)

毛道生校长担任冠城实验校长期间,学校编制了五年发展规划(2020.9—2025.8),建设“省内顶尖、国内一流的高品质、示范性民办学校”,确保顺利过渡和持续发展,实现学校“第二次腾飞”。

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大会上,毛道生以成都七中副校长、成都冠城实验学校党委书记的身份发言,提到了冠城实验新任校长何少衡,官宣了更换校长的消息。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与七中的关系(更名换校长这所学校正与成都七中脱钩...)(3)

次日,毛道生书记在开学典礼发言中讲到,本学期他继续担任学校党委书记,与何少衡校长携手合作,共同开启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新发展之路。随后,向全体师生隆重介绍了何少衡校长。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与七中的关系(更名换校长这所学校正与成都七中脱钩...)(4)

他还讲到,双方合作协议到期后,冠城实验学校仍然会保留在成都七中教育集团之内,继续享受成都七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领办关系结束之后,冠城实验还能享受成都七中的哪些资源,以及以何种方式享受这些资源,目前尚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冠城实验不再使用七中品牌,七中派出的校长、老师将回归七中。

在过去近20年合作期间,冠城实验的办学质量和社会知名度得到了提升。

据2022年高中招生简章资料介绍,冠城实验先后获得教育部第一批“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校”、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等荣誉,多年被评为成都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优秀学校,大批优秀毕业生考入清华、复旦、中科大、浙大等高校。

近三年里刁志航、赖柯文等6位学生入选四川省“英才计划”项目,2020级7班学生段康祥入选北京大学全球精英人才A计划项目。

脱离了成都七中独立发展的冠城实验,未来会如何发展,能否实现“二次腾飞”,只有等时间去给出答案。

新任校长来自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

冠城实验学校新任校长何少衡,有近30年的从教经历,曾在多所民办学校担任副校长、校长。从七中实验走出,现在又回归冠城实验。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与七中的关系(更名换校长这所学校正与成都七中脱钩...)(5)

何少衡校长1996年从西华师范大学毕业,成功进入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成为一名教师。

2000年,参与创办实外西区和三原外国语学校。在三原期间,他从学生处主任做到主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再到执行校长。

2013年,加入冠城教育,进入七中实验工作。

2015年,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副校长身份,创办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

调任冠城实验校长之前,何少衡校长担任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对冠城教育文化是有深度了解的,这次也算是冠城集团内部调动。

春季学期开学大会上,何少衡校长表示将依托集团和学校文化,践行“五自立人”生长教育体系,追求有温度的教育,开创“小学领路、初中领跑、高中领航”的新格局,努力谱写学校腾飞的新篇章等。

民办学校激烈竞争的当下,何少衡校长接棒冠城实验,肩上的担子还是比较重的。与七中脱钩后,冠城实验如何走出一条独立、持续发展的路,是留给他去破解的难题。

不少民办学校更名或转为公办性质

近两年有许多民办学校悄然发生变化,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2021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对“公参民”学校进行专项规范。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与七中的关系(更名换校长这所学校正与成都七中脱钩...)(6)

自此以后,不再审批新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也不得以举办者变更,集团办学、品牌输出等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

许多民办学校陆续作出反应,有些换了校名,有些转为公办性质。

例如:龙江路小学南区改名为“成都市武侯区金苹果龙南小学”,成都石室外语学校更名为“成都协同外语学校”,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更名为“成都佳兴外国语学校”,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更名为“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成都树德中学博瑞实验学校更名为“成都市郫都区博瑞实验学校”......

又比如变更为公办学校的: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北师大成都实验学校(更名为成都二中)、成都市金牛外国语学校......都转变成了公办性质的学校。

民办学校独立发展,或者是转为公办,甚至是停止办学,会是近几年的常见现象,未来朝这方向调整的民办学校应该还有一些。

你怎么看待民办与公办脱钩、民办转公办?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