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1)

台风推倒了粗壮的灌木

她挪动瘦弱的身躯逆风而行

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

她藏起诊断书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很多人知道在她身上发生的故事

很多人也都为她竖起过大拇指

今天让我们聆听

珲春女交警李爽的故事

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2)

她叫李爽,32岁,2013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吉林省珲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女子中队中队长。从警7年,李爽先后荣获省州市“警花最美瞬间”、“巾帼标兵”、“维稳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任职女子中队中队长4年来,李爽在平凡的岗位辛勤付出,在她的带动下,这支由31名女子组成的队伍团结一心,拼搏奋斗,夏顶炎阳,冬战三九,为城市交通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当之无愧可称之为“永不凋零的警花”!

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3)

一张被汗水浸湿了的诊断书

2019年9月25日14时,正在岗位执行任务的李爽突然感到身体无力、抽搐,随后昏厥过去。醒来时,她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30分钟后,一个惊天噩耗就传来,经医生诊断,李爽被查出患有甲状腺恶性肿瘤,并且癌细胞呈快速扩散趋势,需要马上转院手术。可是作为中队长,每天很多工作都需要由她亲自完成,如果此时离开,势必会给交警大队的国庆安保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那天夜里,李爽做出了她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继续坚守岗位。

第二天一早,李爽出院后便奔赴工作岗位,而至于那张写有“恶性肿瘤”字样的诊断书,平常人唯恐避之不及,可李爽却将她视作最珍贵的“礼物”,她把它工工整整地叠成一只千纸鹤,放进了警服的上衣兜里,以此给自己鼓劲。10月8日,国庆安保工作结束了,当李爽从上衣兜里拿出那张“千纸鹤”时,才发现它早已被汗水浸泡的变了形,现在这只“千纸鹤”被她珍藏在办公室的日记本里,旁边附了一行小字:癌症压不垮,还有什么困难过不去!

李爽的手术很成功,她与死神擦肩而过,可所付出的代价就是,需要终生服用药物抑制病情复发。

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4)

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义无反顾

2020年1月27日,珲春市公安局聚全警之力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李爽带领女子中队全体队员第一时间赶赴高速公路执勤卡口,投入到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当中。顶风雪、战严寒,穿戴全部防护设备,平均至少8个小时的高强度“户外运动”,这对于女子来说,是实打实的双倍付出。然而,李爽与她带领的女子中队全体队员靠着坚强不屈的意志力,在执勤卡点盘查车辆、测量入珲人员体温、指挥疏导交通等工作中的表现,完全不输任何一位男警,并且作为中队长的她,从未有一天休息。

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5)

2月23日,珲春市发布《关于开展疫情防控入户调查的通告》,25日,李爽又与全体队员投入到入户调查工作当中,相比于其她队员,她的职责更重,所需要走访的户数更多。期间,珲春市委、市政府科学布局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入户调查的指标地,李爽所负责的区域,就在自家居住的范围内。2月28日中午,已经工作了3个半小时,累计爬了120层楼的她,终于来到了自家门前,然而她却对一同工作的刘一娜说,我们进屋喝口水就走,我自己家,晚上下班我自己录入信息就好。

在一个星期的入户调查工作中,李爽多次经过家门而不入,那个星期,李爽5岁的儿子时常趴在阳台窗户上看到妈妈的身影,然而两个人只能通过隔空喊话的方式,彼此传达母子情深。

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6)

在公安事业的征途上闪闪发光

从担任交警女子中队中队长那一天算起,李爽已经走完了四年的工作历程。四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她用人生中最美的芳华诠释着人民警察的信仰。她立足岗位,忠诚奉献,四年来,在她带领下的珲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女子中队共计受理群众求助和咨询2100余起,参与重大安保警卫任务140余次,查获交通违章2500余起。疫情防控期间,李爽一天未休全勤参与,共计检查车辆5000余台次、入城人员17000余人,入户调查391户,核对人员信息1518人,超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现阶段疫情防控的工作任务。

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7)

1500多个日日夜夜,李爽为了践行“永远站在人民群众中间”的誓言,战酷暑、斗严寒,顶风冒雨,把自己最宝贵的韶华献给构建交通安全这项平凡而又伟大的公安事业上,她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和事迹先后被国家、省、州、市各级媒体报道160余次,她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公安女交警美丽而又坚强的巾帼风采。

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8)

中国有句话说“只有英雄才会赴险”,新的时代,新的征程,站在新的角度看待女交警的工作,那么,任何一个不计自我、拼搏奉献的、把汗水和鲜血挥洒在公安事业上的女警,都是这个时代里当之无愧的——女中英豪!

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9)

李爽的战“疫”日记

2月18日,雪。

这世上大部分人都同我一样吧,喜欢自由,也想恣睢着活。只是愿想与现实隔着一层薄膜,我们站在清醒里看模糊,模糊的画面,模糊的意境。就像刚才裹在风雪里,明明遭受着极苦,却不禁总是联想眼前便是一处阳光明媚的海滩。

丑时已过,大雪未停。我躲在执勤卡点的板房里,对着手机“敲”这篇日记,思绪,也随着震动马达的嗡嗡声,逐渐飘远……

清早一出门,感觉天气有些阴晦,无风,这是要下雪的征兆。我启动车子奔向珲乌高速执勤卡点,快到时,远远看见同事们围在一起像是在开会,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时间,还好,没有迟到。会议就站在露天的岗位上开,市局领导反复强调,要大家做好暴雪天气战“疫”准备,在确保“阻疫入珲”的同时,做好疏通保畅工作。

作为交警,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午九点,高速迎来了车流高峰期。由卫健和公安组成的第一道关卡在我的前方,他们主要负责对入城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初步询问;我和我的姐妹们把守在第二道关卡,负责进一步核实车辆和人员信息,同时引导车辆进入第三关;而第三道关卡,由市局其他部门的警力联合组成,主要负责严格审核一切涉疫信息,审批是否准予入城或劝返。

归根结底,我还是一名女子,力本就弱,还要穿着厚重的警用棉裤和大衣,外套防护服、棉帽、护目镜、口罩、手套,还要拿着一个移动信息核查终端,行动起来,十分吃力,像一只踉跄在岗位上的笨熊。

休息的间隙,打电话给家人,4岁的儿子接过电话第一句就问我:“妈妈,你什么时候走的?”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有些哽咽,只能回答他:“很快就回去。”还不等电话讲完,就听见宋队那边喊:“李爽,过来一下……”

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10)

情况是这样的,一辆轿车经过卡点,车上的女士拒不配合信息核查,甚至有些过激,在我看来,她就差上手袭警了。作为女警,对女士的劝解工作自然交给我好些。我开始不厌其烦地和她唇枪舌战起来。

“姐,您看这大冷的天儿,我们也不容易。”

“不容易?这不是你们该干的?你们就吃这碗饭的。”

“是啊是啊,是我们该干的,您得让我们吃这口饭呀。”

“我是犯人吗?体温检测我没发烧吧?凭什么配合?”

“病毒有潜伏期,等到发烧就晚了不是嘛姐……”

“你意思是我身上有病毒呗?我看你就像病毒,别跟我说话,我得躲着点你。”这名女士越说越激动,言语也有些刺耳,但她的心情值得理解,我只得继续“逢迎”。

“姐,我给你看个视频。”我拿出手机,打开了一段15秒的短视频,简单说就是一个新冠病毒滚来滚去滚到了口罩面前说:“你好。”口罩狠狠地回了一句:“滚!”“OK……”病毒说完后就又滚走了。用文字无法诠释,配上滑稽的音乐,这视频挺逗的。那位大姐在看到视频后,嘴角上扬笑了一声,我抓住机会:“姐,您想想,配合我们核查一下,2分钟,没事,您也落个安心,有事,咱也能赶紧预防,杜绝传染,远了不说,您得为家人想想呀……”

后来,这位大姐终于配合我们做了核查,见着她的车越开越远,宋队对我叹着气:“这女的,厉害啊,两句话不对付没准就得挠你!”“哈哈哈……”同事们听完,一笑了之。

所以,一笑了之,也是新时代人民警察必备的技能之一。

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11)

下午,漫天飘起了鹅毛大雪,风也很大,但高速公路暂未接到关闭的通知,我就这样站在风雪里,享受着冰冷,畅享着海滩。晚上吃过盒饭,高速关闭,工作的压力就轻了许多,只是疫情还在,警察坚决不退,所以要在这里坚守到下岗。

再后来,也就是现在,我一个人“猫”在板房里写日记。从除夕到元宵节,再到儿子的生日,每一次答应给家人的“回去吃饭”,每一次都没有做到。选择当警察,就得习惯说这种“善意的谎言”,只是心里总归不是滋味。

我不矫情,也就不记那些悲苦的心声了。

公安战疫情,下岗不下班。天明交了班,还要赶到大队负责包保的无物业居民小区进行病毒消杀工作,所以,我得眯一会儿。抬头再看一眼窗外的大雪,眼眸上却粉饰着星点绿光,那是交警执勤服反射回来的光线,这光线的源头,是逆行在风雪夜里的守护者们的身影。

突然就想,坚守岗位,也许是信仰使然。正如《故乡》里的那句,“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想来,这世上本也没有什么信仰吧,只是坚守换来了城市的平安和人民的微笑,信仰也就油然心生了。

看着窗外的姐妹冻得直哆嗦,我去替她们一会儿吧。

所以,今夜灯火璀璨,今夜,信仰不眠!

致敬了不起的她电影 致敬了不起的她(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