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悄悄的。下得很巧妙。

怎么叫“悄悄的”、“很巧妙”呢?

白天不下,前半夜不下,只下些雨掩人耳目。到了半夜里,人们基本上都睡熟了,雪这才从雨后面悄悄地现形,细细地把自己撒向大地。而这时,风也渐渐停了,越发显得这雪悄悄得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确实没有再比这更“悄悄”的雪了。

不过,尽管这雪下得悄悄的,有意要躲避人们似的,还是被有的人逮了个现行。

李同学睡觉未睡熟,半夜里起来,正逮到悄悄潜入夜的雪。记者出身的他,马上想到照相取证立此存照,就把正在悄悄下的雪抓拍下来,发到朋友圈。并注明“汉口,零点”几个字。这就让“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雪,也许想悄悄地给早晨起来的人们带来一种意外惊喜,也不可能。

悄悄下来的雪,肯定很扫兴。

只好慨叹既生雪,何生李了。

早上起来看到雪,又看到李同学朋友圈的熟人,这才明白过来,感情李同学的名讳,意思就是他总保持着晚上睡觉有睡而未熟的警觉。

尽管悄悄下来的雪,被李同学逮破了悄悄的意趣。还是得承认,这雪确实下得很巧妙。

为什么?

因为,天气预报报的是1月15日有雨雪。一般想来,这雪应该是在15日当天的白天或向晚现身。然后会在16日造成到处雪景。却没想到,雪却在14日与15日交替之间的半夜里悄悄地潜入来。若想责怪这雪没按天气预报来,也不对。它明明是踩着15日到来的点来的。当然可以说它应该归属于预报中的15日的雪。想把它划算到14日里去,则是万万没有道理的。

既出乎人们预料又不出天气预报,谁说这雪下得不巧妙?

胡同学发朋友圈一组雪景,配写了这么一段文字:

“老天爷这次给了武汉天气预报的面子,说下雪就在夜里悄悄地下了。来势挺凶,风雨交加,飘飘洒洒,只可惜“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没多大功夫就夜遁了!好比是你正襟危坐,准备好好聆听一支优美的钢琴曲,但弹完前奏它就歇菜了!但终归算是撩拨了一下你期待的的心……”

看上去,这番话像是讥讽。其实,胡同学就是在夸这雪下得巧妙呢。

不是吗?

腊月雪,是不是人们很期待?如果无雪,是不是腊月不像腊月,过年不像过年?但雪太大,下得无日无夜天昏地暗,大雪成灾,是不是腊月倒是像得越发厉害了,年是不是也就过得有些惨淡了?

但像这样既意思到了,不让人们有腊月无雪的失望,还把给人们雪景拍照也兼顾到了,又不至于给人间生活带来麻烦的雪,怎么不巧妙?

特别是雪景,这雪真是下得好。到处都铺洒到了,还特别均匀。所以,想拍雪景很是容易。看到好多人发的朋友圈,都是足不出户,就是拿着手机在自家窗前比划一阵子,挺漂亮的雪景图就出来了。

不得不佩服,这雪下得确实巧妙。

所以,我必须也得凑凑热闹,作作雪的文章,否则对不起朋友圈。

至于拍照嘛,偷个懒,还是老地方取景拍两张吧。再把楼檐上滴流出来的冰凌也拍出来。这样,既有雪,又有冰,冰天雪地的,我照片里的腊月,也对得住这个年了。

好长时间没见下雪了(悄悄的下雪了)(1)

好长时间没见下雪了(悄悄的下雪了)(2)

好长时间没见下雪了(悄悄的下雪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