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在自家田间耕作时,意外挖出了一枚完好的导弹!

苏联在得知后,立刻前来讨要,而我国最终归还给了对方,但因为这件事,反而还有意外的收获!

那么,这枚导弹为何会让苏联如此在意?我方到底收获了什么?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

在1958年的一天,浙江温州的一位老农正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作。

突然,他的锄头像是磕到了什么硬物,发出一声轻响。而在他将那东西彻底挖出来之后,更是吓得瘫坐在了地上!

只见一个奇怪的长筒状物体静静地躺在土里,上面还有一些完全不认识的奇怪字符。

虽然不认识上面到底写了什么,但年幼时经历过战争的他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怪东西是一枚导弹!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2)

惊慌失措的他连忙联系了村上的民警。在得到情报后,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立刻安排人员前去回收。

而当专家们看到这枚导弹时,也被吓了一跳:这竟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空空导弹,外号“响尾蛇”的AIM-9导弹!

响尾蛇导弹

AIM-9导弹是美国在1953年,研制并试射成功的一款空空导弹,凭借着优秀的红外制导系统,该导弹能够瞄准高速移动的战机,进行精准的打击,因此被世界各国所忌惮。

由于其利用的红外感应原理与响尾蛇相似,并且都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威慑力,因此,这款导弹也被称为“响尾蛇”导弹。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3)

那么,美国研发的先进导弹,为何会在中国的地里挖掘出来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曾轰动一时的“9.24”空战了。

在当时,我国与苏联的关系较为亲密,引起了美国的忌惮。

为了遏制大陆方面的发展,美国特意向宝岛地区的国军秘密提供支援,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最先进的响尾蛇导弹。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4)

而国军为了掩人耳目,将接收导弹的计划取名为“明星计划”,并将响尾蛇导弹称为“明星武器”。

在美方的专门训练下,国军空军部队很快便掌握了该导弹的发射方法。

有了这一依仗,国军高层的举止愈发张狂无度,甚至还幻想起了反攻大陆的念头。

在得到美军支援的F86新式战机之后,国军不断向金门、马祖一带派遣舰艇和飞机,对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不间断地骚扰。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5)

当地百姓整天都看着飞机从头顶上空开过,沿海全是武装到牙齿的军舰,不由得感到恐惧,正常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人民的正常生活,同时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我军向驻守在金门岛地区的国军,发动了大规模的炮击,以示惩戒。

国军高层在频繁策划摩擦事件时,完全没有料到,大陆竟然会如此果决地回击,因此在遭到炮击时,方寸大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炮击初期,我军针对敌人的众多重要军事机构,如指挥部、弹药库、军工厂等设施,进行了精准炮击,给国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6)

虽然在中途,国军也试图向我方发起反击,但很快就被压制下去。

为了扭转战局的颓势,国军决定在9月,对大陆地区派遣最新型的战机!

绝命空战

24日,一架外形低调的侦察机从宝岛起飞,名义上是为了“侦察附近海域情况”。

然而,在侦察机起飞后不久,国军又接连派出24架F-86战斗机,为其“保驾护航”。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7)

而在这些战斗机中,有4架秘密装载了美国赠送给老蒋的响尾蛇导弹。

这些战机接到的命令是,对大陆沿海地区的领空进行试探性骚扰,并寻机试验大杀器,响尾蛇导弹的威力。

而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挑衅,我方的空军部队立即做出响应,大量战机直接腾空而起,对敌人给予了迎头痛击。

双方在温州湾上空展开了激烈的交战,这场战斗,后来被称为“9·24”空战。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8)

当时,我军的空中部队使用的战机,是从苏联方面得到的“米格-15”和“米格17”,这两种型号的战机和美国的F-86战机各有高低。

F-86的优点在于其高精度和长续航能力,能够执行远距离作战计划;而我方的主力“米格-17”则是动力系统强悍,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加速,做出高难度的空中机动。

而在这一战中,我方的王牌飞行员打出了惊人的战绩!

由于在战前,我方飞行员并不知道敌人携带着先进的空空导弹,因此战士们按照正常作战思维,快速拉近了和敌机的距离,准备凭借自身优势,和敌机展开近距离搏斗。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9)

而这一战术恰好打乱了敌人的作战计划。由于当时,响尾蛇导弹的红外追踪技术还不成熟,只能瞄准机尾发射,否则会被太阳光的辐射干扰导弹方向。

再加上敌人的飞行员也是初次在实战中尝试发射导弹,操作较为死板,无法应对突发情况。

因此,在双方接战之后,敌机竟然一直找不到机会使用秘密武器!

然而,我方飞行员王自重的座机由于发生故障,在空中迅速下坠。虽然他及时处理了险情,但自身已经与大部队脱离。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0)

正当他打算返回编队时,敌人注意到他的踪迹,迅速对他展开了包围。

身陷险境的王自重丝毫没有慌乱,他一边向上级汇报情况,请求编队返回支援,一边与敌机缠斗,寻找突围的机会。

在他高超的飞行技术面前,敌机非但没能发挥人数优势,反而频频出现失误,被他趁机击毁两架敌机,将包围圈打出了一个缺口。

根据长期的作战经验,他判断此时正是突围的好时机,于是直接从缺口处迅速撤离。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1)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敌人从慌乱中反应了过来,朝着他的机尾,连续发射了5枚响尾蛇导弹。

伴随着一阵强烈的轰鸣,王自重的战机顿时冒出滚滚浓烟,径直向地面坠去。

而敌人发觉我方大部队正在赶来,也顾不得确认战果,连忙组织撤退。

这是响尾蛇导弹第一次被应用于实战,并且直接击毁了战机。人们惊讶于这种武器强大威力的同时,也对英勇就义的飞行员致以深深的敬意。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2)

导弹纠纷

可根据事后调查,敌人一共在我方上空发射了5枚导弹,最终确认到的却只有4次爆炸。那么,失踪的第5枚到底去了哪里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直到如今老农将它从地里挖出来,才揭晓了最后的答案。

这可是一枚尚未引爆的完好导弹,如果对其加以研究,一定能够得到大量先进的数据!

我方高层对此高度重视,连忙将导弹运到研究所,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对导弹进行拆解。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3)

虽然我方曾下令,要对发现导弹的事情严格保密,但苏联方面还是通过驻华军事顾问,了解到了这一重要情报。

这使得苏联当时的领导人赫鲁晓夫十分高兴。因为当时苏联也在尝试研制空对空导弹,并且成功制造出了PC-2Y导弹。如果能够得到响尾蛇导弹的详细数据,那么苏联在这方面就能够实现质的飞跃。

他甚至曾高调地宣称:“美国这是直接通过别国的手,把导弹亲自送到了我们面前”。

于是,他立刻安排大使前来我国,提出想要对这枚导弹进行研究,并承诺在研究完成后,会与我国共享所有研究数据,与导弹的图纸。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4)

这个建议看上去百无一害,但伟人却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在他看来,导弹可以交给苏联,但不能着急。如此安排,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我国刚刚与苏联就“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问题,产生了不小的分歧。

在1958年,苏联曾向我国提议,要在我国南海建立长波电台,并提议由自己出资,建成后与我方共同使用。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5)

这个建议看上去很美好,但背后却是暗流涌动。

要知道,长波电台主要是用于军事方面,可以算是一种军事建筑;而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又怎么能任由别国,在自己境内修建军事设施呢?

但出于合作考虑,伟人稍微做出了让步:建电台,可以,但必须由我国全资建设,建成后再与苏联共享。

如果是单纯的合作,那么苏联肯定是不会拒绝这个提议的;但赫鲁晓夫对此却不是很满意。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6)

由此可以看出,苏联此举的目的并不单纯,而是想要侵犯我国主权!

而之后的“联合舰队”计划,更是激起了伟人的怒火,他直接点出,苏联此举完全是想要插足干预我国内政,是对我国不尊重的表现!

自此之后,中苏关系就出现了裂痕,这也使伟人在面对与苏联有关的军事问题时,都格外谨慎。

我国决定暂缓移交导弹的第二原因,是伟人认为,我国应该有自己的技术。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7)

在争得和平之后,我国的经济与工业都在迅速发展,但一些核心技术,还是依赖于美国与苏联的进口。

如果想让我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强国,那么首先就需要发展自己的科技和工业。这枚导弹的出现,恰好是一个契机,用来培养自己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

在这两点的影响下,伟人最终做出决定,暂缓与苏联分享这枚响尾蛇导弹。

而性急的赫鲁晓夫在没能得到导弹之后,感到十分气愤。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8)

因为此时美苏正值冷战时期,双方大搞军备竞赛,都想要争夺世界第一的位置。

此时出现的这枚导弹,正好可以帮助苏联实现技术上的超越,甚至有可能直接晋升霸主地位。

并且苏联此前也曾对我国提供了大量援助,分享了许多军事技术。因此在他看来,我国拒绝提供导弹的行为,无疑是一种“背叛”。

为此,苏联方面也做出了“反击”。在1959年国庆节时,苏方突然宣布暂停向我方出口“SAM-2”地对空导弹。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

这款导弹是我国当时主要使用的地空导弹之一,一旦缺乏来源,国防将受到严重威胁。

并且当时,导弹拆解小组那边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由于我国缺乏经验,在空对空导弹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对响尾蛇导弹的研究很快就陷入了瓶颈。

再加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国与苏联的关系还较为重要。

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我方最终决定,将响尾蛇导弹全体部件运送到苏联,以换取其他方面的支持。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20)

而苏联在接收到导弹后,顿时喜出望外,向我方转让了米格-21战斗机的相关技术。

但导弹的纠纷还远没有结束。苏联专家在详细调查过这枚响尾蛇导弹之后,先是兴奋地表示,这枚导弹比起自己制造的PC-2Y来说,有更大的优势。

首先,响尾蛇导弹的重量较轻,远低于笨重的PC-2Y。这就意味着,同样一架战机,可以挂载更多的响尾蛇导弹,这也代表着,这架战机在战斗中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强大的杀伤力。

其次,响尾蛇导弹的装卸操作更加便捷,只需要一把扳手,与一名熟练的工人,就能轻松实现导弹的组装和拆卸。而苏联的“大块头”却需要浪费更多的人力和精力。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21)

这在分秒必争的战场上,无疑是致命的。

根据这几个原因,苏联方面决定:就以响尾蛇导弹为原型,在其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修改,最终完成新型的空对空导弹。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苏联方面发现有一个核心部件没了踪影:导弹的热感应元件不见了。

打个比方,如果说响尾蛇导弹是一条蓄势待发的毒蛇的话,那么这个元件就相当于它的蛇信子。如果没有的话,导弹的精度将大幅度地降低。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22)

赫鲁晓夫认为是我国隐藏了元件,但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方既然答应转赠导弹,又怎么会做这些小偷小摸的事情呢?

这件事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但却给脆弱的中苏关系再次添上一道裂痕。

赫鲁晓夫事后曾多次表示,“这件事情没有结果,也许是他们不慎丢失了,也许是他们故意藏了起来。但无论是哪一种可能,这枚导弹都在我心中留下了印记。”

这使他在日后逐渐减少了对我国的援助,更是在1959年6月,单方面撕毁了与原子弹有关的协议,撤走了在我国的所有专家,并焚毁了全部资料。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23)

所幸的是,他们并没有忘记导弹的协定,在仿造响尾蛇导弹,研发出K-13空空导弹后,向我国分享了相关技术。

而我国的专家们在得到相关数据和图纸后,为了洗刷之前的耻辱,将全部精力投入了到空对空导弹技术的破解当中。

他们日以继夜地分析两款导弹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多次加以改良,最终制造出了我国的一大利器,“霹雳-2”空对空导弹!

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1958年浙江老农耕田)(24)

而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们更是厉害,短短数年时间就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发,让那些高傲的苏联专家全都目瞪口呆!

从此,我国实现了军事与工业上质的飞跃,拥有了世界顶尖的科学技术,这也向所有人证明,我们也有问鼎世界的能力!

参考资料:

李华 《美制“响尾蛇”导弹与1958年的中苏关系》

佚名 《响尾蛇落入我国、苏联手中,成就霹雳2导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