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九鱼

“今天开始,咱们的师生关系到此结束,欢迎以后你们来抢饭碗。”在《明日创作计划》决赛夜上,马頔冲着舞台上的明日毕业生们喊出了这句话。与自己第一个音乐综艺的导师身份,告了一个极具马頔特色的别。

告别新身份后,马頔新作不断。前有登上热搜的《潜泳》,刚刚又发了一首和钱正昊联合唱作的《不知所谓》

出道10年,从独立厂牌发起人、原创歌手,到《我是唱作人》第二季的首发嘉宾,再到音综导师,每一个身份的叠加和转换,都是马頔音乐演艺之路越走越宽敞的证明。

如今的马頔,作品数量不多却每每引发关注和讨论。他更是融入主流视野,频频亮相各大综艺,商务邀约日益增多。频繁的曝光,加上他在网络上自如的发言,也让歌迷相较之前对他有了更丰满的印象。

从独立音乐人到逐渐收获主流认可,马頔花了近10年。但为什么受到垂青的会是他?

独立流行音乐人(从独立音乐人到被主流认可)(1)

《明日创作计划》决赛夜,马頔在舞台上和学员们告别

他的音乐里,选择没有对错

在世界卫生日的当天,马頔发行了一首叫做《潜泳》的歌曲,随后,#被马頔新歌潜泳治愈了# 的词条就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榜。

《潜泳》是一首关于抑郁症的歌曲。歌曲温暖的旋律,搭配上马頔细腻的吟唱,治愈效果显而易见。其实,那个曾经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了八个月《康熙来了》的少年,从初识抑郁症这件事,到现如今为这个群体发声,这个故事本身就已足够治愈。

独立流行音乐人(从独立音乐人到被主流认可)(2)

马頔的音乐作品中,无论是关于爱情、人生这种大主题,还是关于他某一天的某一个思绪,可以说,它们都悄无声息地透露出了马頔是一个十分感性敏感的人。而在感性的世界里,选择是无法单纯地拿对错来分类的,唯有以投入的程度、展现的形式来划分。

哪怕是告别了曾经那个心事重重的“孤单少年”,以“大雁”为喻唱作的《大雁》,工整考究的歌词在层次丰富的编曲下,的确更显辽阔,尽抒了另一番人生况味。但词中依然少不了一份“三千世界 万象千愁 误上层楼 解愁皆稠”的感叹。

高原曾把马頔的声音,形容为夏季夜晚的一丝清风,清凉解渴,同时又像随时可以给你最温情的拥抱的双臂。

这一特质在他2016年发行的《皆非》中显现的最为明显。歌曲讲述了一个“孤独少年”的故事,字里行间像极了他最喜欢的顾城《窗外的夏天》里的那句诗:“我们年轻,什么也不知道,不想知道。”

马頔常被人问起“这首歌里是不是有一个故事”,他的回答是:“你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它就已经和我无关了,你掉的眼泪,才是只有你自己知道的故事。”

他将音乐作为情绪和思绪的输出口,也使得听的人总能在那些旋律和词句之间找到他们自己。包括《皆非》中“信马由缰飘零半生”这半句歌词,也成为了马頔微博评论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内容之一。

再往后倒推两年,也就是那首正式让马頔进入主流界的专辑《孤岛》发行的2014年。其中那首作为专辑先行曲的《南山南》更是席卷了各大音乐榜单的头版。其实,在正式发行之前,《南山南》就已经在网络上小有名气了,甚至连歌曲的吉他谱在网上都早已更新过好几个版本了。

“迄今为止写过的歌里,这首(《南山南》)算是用时最久的了——三年。”

也就是说,马頔开始写这首歌的时候,他也不过才跨进了“不悔”的年纪没几年。哪怕沉淀了三年才正式将这首歌推出,但还是忍不住在歌曲介绍里感叹“没有人教会过我们如何面对分别,梦醒的时候我们已是酩酊大醉,甚至不曾挤出一个微笑,还来不及告别,就这么长大了”。

如果说,《南山南》是当时就让马頔得到了主流认可的曲目的话,那专辑里的另一首歌——《孤鸟的歌》就是在日后为马頔收获了最多忠实乐迷的音乐作品之一。

“总有一天我会变成一只不再垂涎自由的鸟,在你的笼子里陪着你衰老”,估计马頔在写下这句歌词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它会在日后,成为那么多人的个性签名吧。在马頔当时所有以“我”为主角唱作的歌里,《孤鸟的歌》可能算是最接近那个“孤独少年”心境的歌曲了吧。

再往后倒推的话,看到可能就是一个刚刚开始在音乐里找到情感安置处的懵懂少年吧。一路走来,音乐从最初为他带来需向他人寻求的认同感,到逐渐转变为了自我探寻的媒介。

而且近几年的马頔在音乐作品上的唱作上,涉及范围也越发地宽广了。包括才发行的《不知所谓》,就是一首轻电子曲风的情歌。和新生代歌手钱正昊的合作也被网友笑称为“我是唱作人系列”输出,引得一众乐迷双厨狂喜。

现如今的马頔,无论是以首发嘉宾登上《我是唱作人第二季》节目,还是受邀担任《明日创作计划》导师一职;抑或是,光是今年,就有杭州兔子山音乐节、洛阳音乐嘉年华、武汉草莓音乐节、成都抖音汽车嘉年华等多个大型音乐节向马頔发出了邀约,这些都是马頔的音乐人身份以及其音乐作品,得到了行业与市场双维度认可的体现。

独立流行音乐人(从独立音乐人到被主流认可)(3)

马頔在洛阳音乐嘉年华上表演

他的故事里,左右都是真实

如果把音乐人马頔比作一个诗人的话,那互联网版本的马頔就是一个喜剧片导演。

好比点开马頔的网易云音乐的个人主页,最近的动态是在为《孤鸟的歌》“正名”。因为他这条半严肃半打趣的动态,评论里的画风也随着一路开启了“全民喜剧人”模式。

他随意抛出一个梗,就像导演的那句“开机”,马上就能为互联网贡献出一段段趣味横生的对话。

独立流行音乐人(从独立音乐人到被主流认可)(4)

马頔的微博画风更是如此。与其说那是一个知名唱作人的主页,不如说是一个真实有趣的老友朋友圈。

从“别逼我,给我逼急了我就穿秋裤! ”的日常絮叨到“网抑云看到一句话——‘晚安呐!阿普唑仑女士与盐酸舍曲林先生,希望有天与君相道后会无期’” 的佳句分享,再到“逐渐觉得喝酒没意思,打算戒酒了 ”的预设flag。偶尔插播的一条正儿八经的综艺、巡演和作品的博文,反而更像走错了片场。

这一画风也被马頔带到了《明日创作计划》之中,导师马頔也被网友戏称为“被唱歌耽误了的脱口秀人才”

但其实,了解马頔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怎么喜欢接受采访;在马頔那些为数不多的采访文稿里,他也不怎么会过于地表达自己。但他在节目里,面对那些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时,总是能做到毫无保留地输出。

而且一碰触到音乐专业问题,马頔更是丝毫都不会退让,甚至变成了一个“话痨”。

在一期《明日创作计划》的节目中,有一组学员的表演不尽如人意,他选择跳过所有的“糖衣”,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那一场演出的问题根源。因为他觉得作为一个独立音乐人,永远都不要忘了在独立音乐里耕耘的前辈们,也要多多关注还在独立音乐中埋头苦干的年轻人,他们能在这个舞台上迈出这一步,已经足够彰显他们的信念。

独立流行音乐人(从独立音乐人到被主流认可)(5)

他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和鼓舞,在那个舞台上,为独立音乐留下尽可能多的火种。

在那样的一个语境下,马頔说的这番话与其叫做点评,不如把它看作是一个过来人的心得和祈愿。这些输出中,他一直都没有把自己当作主角或者思考的中心,而是从更行业也更实用的角度出发。

但在私底下,他不仅会和明日学员们分享老友们的趣事,还在讲起自己梦中写歌的事情时,逗的镜头内外都笑声一片。

在学员讲起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为“成为妈妈眼里那个很完美的存在”而努力的时候,马頔更是在现场直接站了起来,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说出了那句鼓舞了那位学员以及很多人的话:

“朋友,放松点,你是在玩音乐,不是玩完美的!”

虽然这是马頔第一次以导师的身份参加到音乐综艺之中,但他却超额完成了这个身份所带的责任和义务,成为了学员们一个亦师亦友的存在。

他在语言表述上的出色能力以及有趣的内在,也让他成为了像《拜托了冰箱》《你我皆王者》等非音乐类节目的受邀嘉宾。毕竟,谁会不喜欢一个真实有趣的人呢?

他的未来里,依然没有假设

马頔在近1年里,不仅和钱正昊合作了《不知所谓》、和世界卫生组织、网易云音乐联合发行了《潜泳》,为电视剧《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唱了《来年今日秋》的OST,受邀参加了多个大型音乐节;同时,还在《明日创作计划》中揽获、完成了音乐导师的身份。

这些作品和身份的叠加,也让他成为了像嗨拜苏打酒、喜马拉雅&五菱汽车、万科乐跑活动等商务活动的主要演出嘉宾。

从独立音乐人到得到大众、行业以及商业价值的认可,马頔花了近10年。这10年,可能也只有马頔自己才能讲述清楚,他是如何收获今天这样的成果的。

独立流行音乐人(从独立音乐人到被主流认可)(6)

在参加《我是唱作人2》期间,马頔曾在凌晨两点给导演车澈发过一条消息:“你觉得人都是孤独的吗?”

问出这个悲伤问题的他,也是将《潜泳》中的治愈感唱到满格的他,同样也是会在节目现场,用自己童年故事来劝慰、鼓励年轻音乐人的他。细听过马頔的音乐的人就会发现,无论是再悲情婉转的旋律,抑或是感叹人生、爱情的纠结的歌词,都无法掩盖他想要扒开一条缝隙,让所有听歌的人都可以在歌曲的那几分钟里自由喘息的美好愿望。

哪怕是他那些“戒酒人设”也好,发成了朋友圈的微博画风也好,皆是如此。

也正因为马頔是这样一个真实到近乎没有距离感的人,有趣到像是一个行走的快乐分发员,他的音乐作品才能如此地打动人心。看似相互矛盾的输出风格之间,他一直都是他。就像在《南山南》一夜之间刷遍了大江南北的歌单时,他也会调侃自己还是那个“孤独的少年”,还是一个胖子,飘不起来。

“如果?假设?既定了也不可能实现,不是挺失望的嘛。”在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到一个以“如果”开头的问题时,马頔如是回答道。

因为不爱假设,所以更懂得脚踏实地地做好今天的事情。带着这样态度,马頔走完了他音乐生涯的第一个十年,相信在下一个十年里,他未来的道路也只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独立流行音乐人(从独立音乐人到被主流认可)(7)

-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