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阚纯裕 徐也晴 王若怡):2022年的第一个假期,你会和家人一起度过,还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团聚,只好独自成全新年的仪式感;你是要继续完成去年没有做到的事情,还是在考虑如何给自己立下一个不会倒的Flag?你会遵守“每逢佳节胖三斤”不成文的规定,还是已经提前陷入“节后综合征”了……新年伊始,央视网特邀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开讲新年心理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教你看透人心的心理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你看透人心的心理学(新年心理学换新衣)

教你看透人心的心理学

央视网消息(记者 阚纯裕 徐也晴 王若怡):2022年的第一个假期,你会和家人一起度过,还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团聚,只好独自成全新年的仪式感;你是要继续完成去年没有做到的事情,还是在考虑如何给自己立下一个不会倒的Flag?你会遵守“每逢佳节胖三斤”不成文的规定,还是已经提前陷入“节后综合征”了……新年伊始,央视网特邀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开讲新年心理学。

一年365天,怎样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对于许多人来说,那个不同的时刻就是一场仪式,本身不必盛大,但它标记着那个特殊节点的刻骨铭心。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行为与健康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罗非应央视网记者邀请,详解仪式感背后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仪式感?

罗非: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我们很讲求“礼”,这个“礼”实际上就是仪式,是在社会、生活活动当中增加的仪式感。中国人的“礼”其实相当于一种仪式感。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

罗非:按照心理学的说法,我们都是有下意识的。我们平常的认知活动停留在意识水平,按照神经科学的说法,就是没有扩散到整个大脑,它只是在一小部分地方做这件事情,所以其他地方没有觉得你完成了这件事情。

虽然你在意识上知道自己完成了,但是大脑其他部分实际上不知道,所以这给我们的感觉就好像还没做完似的。但一旦你有一个仪式感,实际上就是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让你所有神经系统都接收到这个信号,你在内心当中就会有一种已经把这件事做完的感受。

仪式感会带来哪些影响?

罗非:实际上仪式感是一种明示。如果你有一个正向的、积极的仪式感,那它确实有积极作用。比如像我们过年,我们就会觉得很愉快、很欢乐,你总结一下上一年,觉得该做的事情做了,还没做的,我们下一年准备接着做,那就有一个节点感,你也会觉得很受鼓舞,很有信心继续做接下来的事情。设立仪式实际上是有心理上的影响,我们叫打气。就像我们看体育比赛,在开场之前大家先把手拉在一起,大喊一声,这就是一种鼓劲,确实是有振奋士气的作用。再举个例子,在战场上冲锋的时候,大家都喊“冲啊”,其实不喊也是在冲,但是喊一下大家就觉得有勇气倍增的感觉。所以仪式感本身确实是有心理作用。

如果需要“就地过年”,人们如何完成这份仪式感?

罗非:我们现在都有手机了,我们可以在视频中完成平时一起做的事情,比如吃年夜饭,我们也隔着屏幕举杯祝酒。这个仪式你做得越正式,它的作用就会越强。

因为仪式感本来就是在普通做的事情上格外加的活动,现在你用网络的形式把仪式完成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