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细胞也是有“颜色”的,棕色、米色、白色脂肪细胞。不同的脂肪细胞,分布在身体的不同部位,结构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

棕色、米色脂肪细胞比较少,主要分布在皮下,颈部、肩部的皮下。棕色脂肪细胞受到刺激后会消耗能量产热,并且分泌内分泌因子参加身体代谢的调节。米色脂肪细胞是一种会变的脂肪细胞,两种属性,“安静”时是白色脂肪细胞,一旦需要可以转变。比如受到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后就会转变成棕色样脂肪细胞,具有棕色脂肪细胞的功能,可以像棕色脂肪细胞那样产热、消耗能量。棕色和米色这两种脂肪细胞都是产热脂肪,所以有潜在的抗肥胖作用

腹型肥胖是病吗(为什么说大腹便便的)(1)

白色脂肪细胞最多,皮下、内脏周围都是,尤其腹腔里的脂肪,都是白色脂肪。白色脂肪细胞,最主要的就是储存脂肪,里面95%都是甘油三酯。就是化验血脂里那种甘油三酯的成分,只是储存在脂肪细胞里了。

脂肪在身体里也是有用的。皮下脂肪保暖,缓冲,在外力袭来时可以保护身体,还能保持形体丰满;内脏的脂肪,支撑、固定脏器,像太瘦的人就会出现内脏下垂,生出各种疾病来;脂肪组织还是能量库,储备脂质,以备不时之需,在身体缺乏能量供应时,脂肪分解成脂肪酸,供应身体能量。像这种白色脂肪细胞,就是储存脂质的。

腹型肥胖是病吗(为什么说大腹便便的)(2)

大腹便便的腹型肥胖,皮下和腹腔里,就都是这些白色脂肪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肚子里的脂肪多了增加心肺负担不说,像胖人多见心跳快、血压高,呼吸也费力些;这种白色脂肪细胞还有个坏处,会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引起身体里的慢性炎症状态。不是细菌感染的发炎,而是无菌性的炎性。

炎症有什么不好?血管里的炎症会损伤血管壁,就容易动脉硬化、长斑块;身体里的脏器有了炎症,就会有损伤,损伤修复时就会长瘢痕,就会纤维化,这样,脏器功能也不好了;炎症因子还会引起各种代谢紊乱,就会得病了。

所以,肥胖、尤其是大腹便便的腹型肥胖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糖尿病这些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些人单看体重指数还不算肥胖,可是肚子大,这样风险也高。

腹型肥胖是病吗(为什么说大腹便便的)(3)

怎样算是腹型肥胖?

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腰围。按照标准,国人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85厘米,也就是男性腰围超过2尺7,女性2尺5多点儿,就算是腹型肥胖了。其他的方法,还有测腰臀比、腰高比的,还有仪器检查,测腰围最简便易行。

测量腰围,从肋骨最低的下缘到髂骨的髂嵴,在两者中间的部位用皮尺绕腹部一圈。

腹型肥胖是病吗(为什么说大腹便便的)(4)

成年人的胖,不是脂肪细胞多了,而是脂肪细胞胖了,大了,这也跟小时候的肥胖记忆有关。所以,预防成年人肥胖,也要从娃娃抓起(小时候肥胖会影响到成年,心血管风险高!别把孩子喂成“小胖墩”)。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