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带劲的历史剧来了
康熙15年,里下河七州县爆发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暴雨倾斜、雷电轰鸣,闹市成泽国。
危难之际,安徽巡抚靳辅,身披简陋蓑衣、头戴破烂斗笠,亲临黄河大堤,指挥抗洪民众奋力打土固堤、制作大埽,只见滂沱大雨中,他一遍一遍向人群声嘶力竭地高喊:
“心要定啊!气要匀啊!”
离忙碌的抗洪队伍仅十余米处,便是大堤下咆哮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黄河水。人力在大自然的不可抗力的凶险中,显得格外渺小。
部分百姓抗洪的意志衰退了,有妇女在道旁烧纸钱,一边哭一边提醒幼女,要记住靳辅,但不是记住他的好,而是要记住正是他组织丈夫去抗洪,并让其牺牲在了抗洪前线。一部分百姓当即沮丧地表示,不再抗洪了,要领家人回家。
面对此情此景,作为抗洪指挥官的靳辅,痛苦非常,但还是毅然站出来为众人打气,并提醒,如果大家退缩,此地不久势必一片汪洋。
这边前线焦头烂额,而在雨声消歇的官府衙门里,各路坐而论道的百官们也没消停。其中最活跃的当属河道总督王光裕。此人昏聩无能,贪腐成性,本应该负起抗洪主责,却把所有责任寄托于靳辅,如抗洪成,则揽功,如不成,则卸责。
身在前线的靳辅,哪有心思管这些官场歪道,为了给黄河泄洪,他当机立断,命令儿子靳治豫带领敢死队,炸毁大堤泄洪。洪水瞬间奔向百姓一个月前已经撤离的桃源、三谷两县,以小损失避免大伤亡。靳辅此决定当属无奈,但私炸大堤,已属死罪,他心知肚明。
果不其然,很快,大腹便便的王光裕来了,他当场宣布靳辅犯了死罪,还中伤这个连儿子也舍得放去冒死的人,中饱私囊、贪污赈灾款。
但就在这时,黄河水仿佛也愤怒了似的,突然决堤,轰然席卷了包括靳辅在内的所有人。
而就在靳辅生死不明之际,里下河七州县各路官老爷们,也联名上书朝廷,不仅把决堤之责推给靳辅,诬陷其贪腐,并称黄河沿岸各地因为他炸堤而横尸遍野。朝堂之上,半信半疑的康熙,发怒声称:
“在黄河边上再给他修个墓,朕要亲自写上‘贪污官员靳辅之墓’,让他的尸骨世世代代泡在水里,不得安宁!”
是忠是奸,是生是死,靳辅命运难料。
不做事者永远无错,作为前线战将,靳辅不仅要对抗天灾,更要面对官场的浑浊、人性的幽暗,还有内心痛苦的抉择。
以上就是最近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播的2022年度大型历史传奇电视剧《天下长河》的开篇情节。
更多的情节就不剧透了,这部剧更值得大家亲自去观赏。我这样说吧,这剧大概是近年来我看过的最带劲的历史剧了,没有之一。
它不靠宫闱秘闻,也不靠后宫争宠,仅围绕“治理黄河”这项大国工程,展开恢弘的历史画卷,从制作水准、到罗晋、尹昉、黄志忠、奚美娟等新老戏骨的表演,再到剧本创作,都堪称精良。
其实要讲好一项大国工程的历史故事,远比讲某个帝王将相一生的功绩复杂得多,好在这部剧的编剧导演是讲故事的高手,抛弃了以往历史剧纪传体式的讲述方式,通过三名主角的精彩演绎,把历经半个世纪的治黄工程讲得深刻而趣味盎然。
治河之君、臣、士
《天下长河》人物众多,且都个性十足,但主导治水这项工程的,主要是剧中三名男性主角。这三名主角,分别是康熙皇帝,大臣靳辅,还有一位年轻洒脱的治水专家陈潢,他们分别代表了当时社会三个不同阶层。
本剧中的康熙,并不是以雄才大略的光辉形象出场的。
相反,刚出场的康熙,面临各种难题,南有三藩之乱,北有葛尔丹作妖,且作为运输漕粮、军粮的主要运输渠道——河道,也反复出问题,不是淤塞断流,就是水患成灾。而在宫廷之内,还有孝庄太后逼着他尽快立后。
这还不够。其手下两名最亲密的大臣,索额图和明珠,也不是省油的灯。康熙明面为君,但其实处处受两人,以及他们背后的朝臣掣肘,任何决策亦不能不顾及其势力。而偏偏索额图和明珠两人也貌合心离、明争暗斗。
以王光裕举报为例,此人贿赂对象即包括索额图。所以康熙要如何处理王光裕以及众官员对靳辅的举报,如何了解其中的真实内情,就是一个技术活。他当然不能全信索额图及其门徒一方所言,而充分利用明珠对索额图的私愤,才是明智之举,所以他一度让明珠配合演戏,假装挨骂、受罚,以迷惑别有用心、阻碍了解真相之徒 。
有一点是肯定的,剧中康熙的形象,虽非万能之君,做事处处不得不与底下官僚斗智斗勇,但好在他爱民之心未熄,尤其对实学,对真正的人才,是格外珍惜的。
他甚至一度超越科举这道“文凭”藩篱,纳采治河能人,以无官无职的许诺,令能人办实事。从这点来说,他可谓真正的治河之君。
再说靳辅,这位老哥人特别老实正直,康熙曾送其两个字:“敦厚”。
身为一省巡抚,大水袭来时,靳辅亲自上一线不顾性命同河工筑坝,在暴雨中坚守17天。坏事做绝的河道总督心虚,给他送来珍贵人参,靳辅却熬成汤分给了河工。
被冤入狱后,他只求一死谢苍生,明珠想保全拉拢他,他也不解风情油盐不进,连句“谢谢”都没有。
他唯一坚信的,是自己炸堤救民的做法,经得起后世和良心评判。除此外,其实更难得的,不在于其对错评判,而在于他不像其他儒生止于口舌、章句之学,而勇于担责、冲向第一线做实事。
而且他虽敦厚,可也并非迂腐之辈。这点,在他与每日“三省吾身”的儒官于振甲的对话中表露无遗。于振甲,每日摆黑白棋子,白棋代表正直,黑棋代表作恶,他认为每日自省,如果面前全部都是白棋,就说明达到了正直境界。
靳辅听完于振甲的解释后,直言“大仁不仁”,并说世上事难言黑白分明,常常善恶难分,一时的恶,可能是长远的善,相反亦然。
儒生爱惜羽毛,崇尚正直、仁义,当然没错,但如果过分要求正直的名声,而不敢在危机关头做决断、承担责任甚至承受骂名,又怎能称得上是正直呢?
好比如,炸黄河堤泄洪,以小损失救大伤害,这是艰难的道德抉择,是需要担责和承受骂名的。更何况,在治水的危机时刻,决策常常也不是每一次都能保证绝对正确。
靳辅,堪称康熙朝最厉害的治河能臣。核心原因就在此:敢决断,敢担责,甚至不惜背负死罪,是为大儒也。
相对康熙深锁宫中、靳辅的大儒负重,治水专家陈潢倒是挺好玩。
他从小以河为生,极善水性,自称“河伯”。多年来,他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都用在功名科举考试之外的学问上了。他承继了前明治水专家潘季驯的治河理念,主张以河治河、束水攻沙。
过去的治河理念,大多主张“疏导”,而一讲到“疏导”,就很容易想到加宽河道。但束水攻沙的理念与此相反,主张将河道修窄,从而加速水流,最终将泥沙冲走,让河道变深。
这一治水理念,虽由潘季驯首提,但其无缘实践,至陈潢所处的年代,依然是非常先进且先锋的。剧中,康熙、靳辅均为此折服,陈潢20岁的著作,亦被奉为治河宝典。
陈潢,因此也堪称真正的治河之士。
但唯一的问题,是陈潢的治河学问,无法用于科举考场。而在古代,科举是几乎唯一获取功名的手段,而没有功名就当不了官,当不了官,就干不了事。
剧中,陈潢跟着两位同样个性独特的兄弟进京赶考。他恃才傲物,立下誓言,“他日得志,必将收复黄河”,却在考试中不幸落第。
可以说,剧中这三位主角,均个性十足,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都跌入了不可解的“职场”困境。
是“黄河治理”这项大国工程,让三人相遇相知,最终碰撞出灿烂而热烈的火花,三人也以此为纽带,最终都找准了各自的人生价值。
三个男人决定“共赴黄河”
在讲三人因“治理黄河”这事碰撞出火花之前。其实我们有必要了解下黄河是怎么回事,以及黄河治理又为何重要。
黄河流域是咱们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所经之处无不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农业的重镇,夏秋季节河水暴涨泛滥,稍有不测便冲毁堤岸,轻则阻断南北交通、淹没城镇田地,重则生灵涂炭一切都玩完。
所以古往今来,治理黄河,都是各大朝廷的头等大事。但可惜啊,由于河水频繁改道、淤积严重,加上古代技术、科技都没我们现在那么发达,所以过去数千年,历朝历代都没能真正驯服这条“黄龙”。
康熙,要想稳固国本,要撤三藩、收服葛尔丹,都绕不开治理黄河这项大工程。但如此浩大的工程,必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劳民伤财,甚至也有可能令朝堂失和,危及自身。
靳辅,因为炸堤被捕入狱。在那最绝望的监狱之中,这位治河之臣,无惧声名、生死,唯一的心愿,依然是让沿河百姓免遭“黄龙之害”。
陈潢,藐视八股,落第失意,却恨一身治水本领无处施展。但治水是官方工程,投身其中,必定要有官职,而即使有机会躬身其中,和官方深度打交道,自己的单纯,又能否全身而退呢?
当“治水”的历史任务,摆在三人面前时,康熙被陈潢束水攻沙的演示所折服,靳辅又因陈潢在康熙面前的伸冤而得救。
自此,以三人为代表的君、臣、士,终于凝聚成了一股冲破云霄的力量,开始着手解决这件几千年的祸患。
虽然治水工程是技术活,但一项大国工程,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漫漫半个世纪,不可能只是技术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认知问题,以及权力难题。
在某些大臣眼里,治水工程可不仅仅是为百姓谋福祉,更是容纳各自党羽的一处深不见底的洞穴。剧中,明珠和索额图两人,在思谋任何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正是对自己派系有何利益,能否挟制对方。
剧中黄河第一次溃坝成灾时,贪污渎职的河道总督王光裕,曾经贿赂过索额图,说起来也是索额图的人。
他的丑事曝光后,眼见惹火上身,索额图不仅不保他,反倒赏了一颗毒药赐死。王光裕为避免灭门之灾,一把火烧了家园,把账本交给女儿,然后默默吞了毒药。
这种斗争,在本剧中只是一碟开胃菜。当治河工程铺开后,朝臣间的较量,更是针锋相对、刀光剑影,令人不寒而栗。
例如,剧中河道总督金文祥,为了站队索额图,不惜提出毁灭一方百姓的筑堤方案,而遭到皇上否决后,又开始策划暗杀真正的治水专家陈潢。
不过剧中索额图和明珠两大臣,是由老戏骨梁冠华和公磊,以轻松诙谐的形式演绎出来的,所以虽然暗流涌动,倒也不失幽默趣味。
实际上,两人的演绎,也堪称本剧最令人拍案叫绝的亮点之一。他们的权斗没有《康熙王朝》那么沉重,也没有《宰相刘罗锅》那么戏说,是第一次有演员把老谋深算的权斗,演绎得如此清新脱俗。
知道大臣的权斗不可避免,康熙的小九九拨打起来了。他从之前的压制反对,逐步演变为巧妙利用,让两位心腹大臣,在互相争斗和牵制中,间接帮助完成治河大业。
康熙一步步小心地在臣子间斡旋,排除重重阻碍和死规矩,启用身怀真本事的人。尤其启用陈潢那一幕,最能体现他的心胸和机智。
陈潢虽然没有任何功名,以康熙的皇帝之尊,按理说破例给他一官半职,也没人敢说什么。本剧中,康熙的特别之处,是他没有破例给陈潢官职,而仅仅是给了口头的承诺,甚至连个特别的字据都没有。
可见,在皇帝眼里,能人用在恰当的位置、把实事办了,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他或还有一重考虑,不给官职,也就无门无派,不是“谁的人”,可避免陷入官场权斗。
这种用人方式,在当时算得上是相当“前卫”了。
但作为治水这项宏大工程最高的决策者,其实康熙也和靳辅一样,时常会面临艰难抉择。剧中,靳辅面对清廉却迂腐的县官于振甲时,曾举了一个隋炀帝开凿运河的例子:
当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劳民伤财,大多人是不理解的,但大运河毫无疑问福荫了后世。在这种情况下,你说隋炀帝做得对还是错?
一项宏大工程,有时候同代人未必理解,只能犹待后人评说了。所谓“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再说回靳辅,这是全剧中唯一一位沉重的人物,看黄志忠扮演的靳辅面相,就像杜甫的诗,每条皱纹里,都写满“忧国忧民”四个字。
论地位,他不如索额图和明珠这种大佬,论性格,他不如耿直boy陈潢那么洒脱,靳辅注定活得累。他的价值观基础,还是建立在传统儒家思想之上。
他把治理黄河,当成一生的功业,心中无时无刻装着君王和苍生,而且身体力行,绝不是嘴巴说说的。他被捕抄家时,任谁也无法想象,这样一位大官,家里不过五两白银。
因此,他身上总是笼罩着一层摄人心魄的道德感召力,同僚佩服他,百姓拥戴他,甚至连仇人的女儿也愿意救他。
比如,陈潢被康熙委以重任之际,其唯一的要求,就是恳求皇帝赦免靳辅的罪责。
而靳辅在上刑场被问斩那一刻,最终说服康熙放过他的,正是他曾经的仇人王光裕的女儿柔儿,交出了那本记载各类贿赂的账本——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字与靳辅有关。
但在行事风格上,可能恰是这份强烈的道德感,导致靳辅处理人情世故,有时就未必那么圆融了,至少锋芒容易太露。
与这种锋芒太露的行事风格相比,康熙就圆融太多了。
当柔儿交出他爹的账本,康熙没有打开就赦免了靳辅,因为他心底早就相信他不会是个贪官。但康熙拿到账本后,根本没有打开,直接丢入火盆烧掉,因此也将各类牵扯此案的贪官贪腐的证据销毁了。而这种做法,显然是靳辅这种刚正不阿的人无法想通的。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既然心中装着君王和苍生,那就踏上这条充满荆棘的未知路途,干就完了。然而,如此个性鲜明的靳辅,真能干成大事并最后获得善终吗?
下面不多剧透了。在靳辅身上,其内心的善恶远比一时的得失重要。而他的人生或许也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最好注解。
再说说技术型人才陈潢吧。
陈潢虽然求取功名无果,可是单纯洒脱,活得自然比康熙、靳辅轻松。解决治河问题虽难,但对这个理工男来说,越挫越勇且乐在其中。
康熙也是看中了陈潢的一身真本事,不在乎他放浪不羁,也不在乎他没有功名,不拘一格将陈潢提拔成治理黄河的技术骨干。
如果问治河这项大国工程给谁带来了最大的价值?答案当然是陈潢,他的眼里没有丰功伟绩,没有争权夺利,有的只是技术难题,以及作为一个普通年轻人对民生的关心。
治河工程的成功,也完完全全是他这个小人物人生抱负的成功,在他这里,只要难题解决了,就是对的。嗯,就这么简单。
康熙要求他对黄河做详细调查,他兴奋莫名,当双脚踏上黄河的水时,就像抱着自己孩子一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和松弛。所以陈潢给观众最强烈的感觉,除了学识渊博外,或许就是他的干净、纯粹。
反例,是陈潢当初的患难兄弟徐乾学。科举考试前,他就给索额图递上“新科进士徐乾学孝敬江南水田一万亩”的条子,如愿中得探花。
在得知高中那一刻,他被众人抛向空中庆祝。落地后,他呆愣许久,仿佛不相信眼前一切是真的,忽然撒腿就跑,疯疯癫癫如同丢了魂,上演了一场“范进中举”的丑剧,直到他的朋友高士奇将其打晕在地。
进入官场后,当年吟诗作赋的徐乾学,彻底变性了,渐渐学会跑官买官,把《官场现形记》体现得淋漓尽致。
理工男陈潢当然不能苟同这种改变,发现他无可挽救后,一个“错”字,就和当年一同寄身破庙的好哥们划清了界限。因为,他的心思,只有治河,只有治水患,其他的事早装不下了。
结尾
跟随“治理黄河”这个宏大故事铺开,聪明的观众能察觉,这部剧中无论是君王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只是一台巨大机器上的零件,以往历史剧中亮眼的主角光环被淡化了,而聚焦在群像上。
每个人物都刷足了存在感,罗晋饰演的康熙,是这台机器的控制键,靳辅是执行键,陈潢是结构,无数的治河官吏河工,是齿轮传动带螺丝钉,还有那对互相恶搞的死对头明珠索额图,也是促成机器运转不可或缺的关键阀门……本月刚刚斩获金鸡影后的奚美娟扮演的孝庄太后,也因为协助皇帝稳定了政局,是治河工程背后的有力推动者。
这些都是活生生个性十足的人物,他们在善恶黑白间穿梭,在天人交战中艰难抉择,正是这些丰满力量的共同推动,形成了这部历史剧独特的魅力。我为什么觉得带劲,主要原因在这。
另外,也是不同人物性格的交织,使得这部剧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一方面是心怀仁义的儒家典范:实干实学,励精图治;但它另一方面又处处隐藏着道家的风骨:大功无名,后人瞻仰的只有惊涛拍打的坚固河堤,当年栉风沐雨的康熙、靳辅、陈潢、无数的河吏河工,都随着浪花飘向天际。
总之,《天下长河》是一部以治理黄河展现各阶层人物勠力同心奋斗的好剧,它摒弃了空泛的文治武功,抛开了脸谱化的评判,直指人性的幽微之处,在我看来,这确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文化大餐。正在闹剧荒的朋友,推荐不妨一看。
#头号周刊##娱乐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