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450-1600)

第二节 勃艮第乐派

向阳光

15世纪前半叶,法国东部城市第戎是勃艮第公国的首都,是当时的音乐文化中心。勃艮第著名作曲家纪尧姆·迪费生于布鲁塞尔,是文艺复兴早期勃艮第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1)

他掌握并发展了15世纪上半叶欧洲的音乐体裁和风格。他倾向于更清晰的调性与功能和声的音乐语言,和四个声部的织体风格等,对15世纪下半叶的欧洲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迪费的尚松(一种叙事曲,类似于希腊史诗。演唱时,用维奥尔和小型竖琴伴奏)是他保持传统风格最多的一种体裁。他的尚松歌词大部分是爱情诗,那些失意的情诗好似衰落的骑士文化映射出的最后一点余晖。从1430年起,受英国音乐的影响,迪费的尚松抒情、细腻、典雅,是勃艮第文明的一种恰当的艺术写照。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2)

纪尧姆·迪费

纪尧姆·迪费的经文歌,大部分是等节奏的经文歌,他使这种体裁更为丰富和复杂,代表作品《最近玫瑰开放》,此经文歌四个段落的有量节拍比例是6:4:2:3,与文艺复兴著名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教堂圆顶的比例相符。而迪费更重要的成就是在弥撒曲创作方面,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真正确立了定旋律弥撒曲的体裁风格,并使其成为法-弗兰德复调音乐的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弥撒曲《脸色苍白》是以他自己同名叙事歌的固定声部作为定旋律,定旋律即所用旋律不加变化地在固定声部出现。在各个乐章的联系方面,还采用了前导动机的方法。弥撒曲《武装的人》的定旋律则取自一首当时人们喜爱的世俗歌曲的曲调,这两首作品被认为是15世纪定旋律弥撒的经典作品。

吉尔·班舒瓦,又称吉尔·德·班斯,是与迪费同时期的另一位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他的许多经文歌、赞美诗和圣母颂歌都是为特定的宗教仪式创作的,音乐很少装饰,简朴的三个声部构成和声式的织体。他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旋律优美,其歌颂骑士精神和爱情的世俗歌曲,尤受当时的王公贵族喜爱。班舒瓦现在被认为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3)

吉尔·班舒瓦

吉尔·班舒瓦的作品以尚松最有特色,代表作品有《越来越》等。与迪费一样,他的大多数尚松都是回旋歌,这也成为15世纪后来的尚松的习惯形式。

吉尔·班舒瓦在他的同代作曲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的旋律创作,他的尚松的人声旋律简洁,没有复杂的节奏,时常出现三和弦的轮廓,优美典雅富有感染力。

勃艮第作曲家以迪费和班舒瓦为首,对音乐的文艺复兴,起着巨大的作用,史称“勃艮第乐派”,亦称“第一尼德兰乐派”。也就是说,15世纪开文艺复兴艺术先河的,是一批来自欧洲大陆北方的作曲家,西方音乐史上把文艺复兴早期出自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称为勃艮第作曲家,或勃艮第乐派。他们在英国作曲家的影响下,发展了一种清彻、明朗、和谐而富于表情的音乐语言;除了弥撒曲和经文歌外,最有特色的作品是他们的世俗音乐。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4)

迪费和班舒瓦

这里,顺便简述一下约翰·邓斯泰布尔:他是15世纪最伟大的英国作曲家,也是勃艮第乐派的代表音乐家。他的才能不仅在同时代的英国作曲家中首屈一指,他的作品和音乐风格在欧洲大陆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427年,他服务于亨利五世的年轻兄弟贝德福德公爵,也有一些资料显示从1428年开始,他也担任亨利四世的第二任妻子、纳瓦拉女公爵的侍从。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后阶段,从1420年到1450年,法国很多地方包括巴黎都在英国的统治之下,1423-1429年贝德福德公爵任巴黎总督,1429-1435年又成为诺曼底的统治者。

因此约翰·邓斯泰布尔也在法国生活了多年,这使他有可能结识了欧洲大陆上一些他最伟大的仰慕者——包括勃艮第乐派的作曲家纪尧姆·迪费和吉尔·班舒瓦。1435年贝德福德伯爵去世,他将诺曼底的一大块土地赏赐给了约翰·邓斯泰布尔,纳瓦拉女公爵1437年去世的时候,也给约翰·邓斯泰布尔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养老金。约翰·邓斯泰布尔1453年在伦敦去世。“平安夜,一颗星星升入了天堂”,当时的人们这样评价他的死。而他的墓志铭上刻着“一位天文学家、数学家和音乐家”。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5)

约翰·邓斯泰布尔

约翰·邓斯泰布尔开创了“泛协和”的风格,即以三和弦为主体,不协和音为非结构性的装饰。纪尧姆·迪费和吉尔·班舒瓦继约翰·邓斯泰布尔发展了这种风格,他们的许多旋律可以说是“装饰的三和弦”,并建立了以主-属关系的三和弦为基础的和声体系,成为功能和声的先行者。

迪费的《春歌》和班舒瓦的《回旋曲》都是三声部、三拍子的世俗音乐。在《春歌》中,下面两个互相模仿的声部,以五小节为周期,不断地周而复始,构成固定低音,乐句结束时一再采用“兰迪尼终止式”;最后是器乐过门(例28)。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6)

《回旋曲》的复调织体包含着主调音乐的因素,旋律与和声都以三和弦为基础,显示着鲜明的“泛协和”风格(例29)。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7)

【作者介绍】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8)

向阳光,湖南临湘市人,大学文化,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教育学会音教分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湖南省音乐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艺术水平考级优秀指导老师、今日头条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并颁授了‘头条青云获奖者’荣誉证章,曾被聘为《湘江歌声》《音乐教育与创作》湖南红网(文艺)专栏作家、湖南省教科院音乐评委、岳阳师院(湖南理工学院前身)音乐系客座教授、《乐苑园丁的歌》杂志副主编、《百年之歌》(诗歌集)特邀编委。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9)

主要成就:“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获得者。先后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网媒发表文艺作品、音乐评论、音教论文逾千首(篇),500余万字。《沁园春·国庆感怀》《西江月·祖国六旬赞》《清平乐·党诞九秩感赋》《鹧鸪天·颂十八大》《捣练子·盛世召开十八大》《七律·贺建党百年》《浪淘沙·建党百年感悟》《江城子·晚舟归航》《如梦令·巾帼赞》《采桑子·重阳》《浣溪沙·贺‘神十二’》《水调歌头·大美我家乡》《诉衷情·新年词话》等150余首诗词,先后荣获中宣部、中国作协主管的‘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最佳奖、特等奖、金奖,文化部主管的‘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金奖;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10)

《中华辉煌》等2首歌词获湖南省文联一等奖。该诗词作品先后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诗歌网’《诗刊》上发表,并荣入《永远的光辉》《颂歌献伟人·唱响中国梦》《颂歌献给党》《百年之歌》等7部大型诗歌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8件作品参加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举办的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铜鼎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春江花月夜>赏析》等2篇美学论文荣膺“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摭论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等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一、二等奖;《试论音乐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等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金灿灿的岁月》等5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其中《跟党迈进新生活》(词、曲)参加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21“祖国,我为你骄傲”全国大型原创词曲大赛,获“十大原创金曲奖”,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11)

同时该作品在央视星光演播厅全程录制,现场直播;《<跟党迈进新生活>内涵解读》等2篇音乐评论上了《湖南日报》(湘江周刊·艺风)、中宣部“学习强国”;《我的中华》《我们拥抱春天》等10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教师作曲家歌曲集》(上下)《中国当代优秀校园歌曲》《甜甜的歌-教坛作曲家特别专号》等10余部歌集。著有《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外音乐史学研究》《中国音教十家优秀歌曲专集》(向阳光优秀歌曲专辑)《向阳光声乐作品选》大型声乐套曲《临湘组歌》(十乐章)《五尖山之歌》(五乐章)等10余部,其中《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课题专著):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以及音乐风格(勃艮第乐派以谁为首)(12)

经湖南省教育厅审定,纳入全省中小学图书发行,后入选全国高校音乐教材,被上海音乐学院编入《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专业主干课程)。

此外,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知识大赛50多人次获一、二等奖,3次被中国音乐家协会音教委授予一等园丁奖;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考级、省市“三独”比赛100余人取得良好成绩,10多次获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岳阳市教育局“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他40余年来为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院、西音、川音等10余所院校输送了大批音乐专业生。多次荣获临湘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嘉奖证书和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人社厅颁发的贡献奖证书。《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教师报》《音乐教育与创作》等曾对其作了“人物特写”、书评和“乐坛人物”介绍,艺术成就载入《湖南文艺六十年·音乐卷》(省文联)、《中国音乐家名录》(邓小平题签)、《中国专家大辞典》(人事部)等20余部历史存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