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翻开清王朝历史的扉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历史上有名的功臣,这些功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不辞劳苦,为保护国家安全、黎明百姓,为捍卫祖国疆土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是值得国家和百姓永远铭记和崇敬的英雄。然而,不难发现的是,这些人的结局又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这些为国驰骋一生的英雄人物普遍都不得善终。

今天要讲的这位历史人物,就是雍正年间的一名猛将、也是雍正一直想要拉拢的一名臣子——年羹尧。年羹尧将军像大多数一生努力奋斗、功成名就的大臣一样,他一生荣耀,功德无量,深受百姓和将士的爱戴,但最后却不得善终。

年羹尧死后雍正怎么样(见了棺材也不落泪)(1)

最后,年羹尧到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雍正会想治自己死罪,因为他觉得自己对清王朝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如果没有他,清朝的疆土难以完整,更无法有太平盛世。

面对这样一位保家卫国如此得力的神将,雍正为什么要治这位国家英雄的死罪呢?年羹尧做了什么让雍正如此恼怒呢?监狱中的年将军又在执着着什么一直不肯认错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年羹尧将军的历史功绩

年羹尧出身贵族,能文能武。早年曾中进士,起初是位文官。后来年羹尧在打仗方面也很有天赋,于是便走上了行军打仗这条路。在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的历史漩涡中,雍正能坐上皇帝的宝座与年羹尧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当年,九子夺嫡,雍正其实并不占优势,但雍正最幸运也是他做得很对的一件事,就是在他还是王爷的时候,娶了年羹尧的妹妹,因此,年羹尧必定全力帮助自己的妹夫夺得皇位。

年羹尧死后雍正怎么样(见了棺材也不落泪)(2)

雍正年间,年羹尧曾征战准葛尔、平定西北战乱、后又出战青海,乘胜归来。如此大的功绩可以说是震惊朝堂,雍正亲口对年羹尧表示感谢,并称他为恩人。此外,雍正还强调,自己和千千万万大清子民都要感谢年羹尧,可以说,在雍正在位年间,年羹尧的功劳是无人可比的。

功高盖主 引来祸端

一般来说,一位君王能拥有年羹尧这样的“神将”,本该如获至宝,应该非常珍惜才对。但雍正后来为什么如此恼怒年羹尧,一心想要杀掉他呢?

年羹尧死后雍正怎么样(见了棺材也不落泪)(3)

据相关史料记载,雍正初年,年羹尧就出征平定青海,经过几场战斗,年将军轻而易举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个时期,雍正刚刚登基,年羹尧为大清立下如此战功,雍正很高兴,所以,即使年羹尧打仗归来,对待皇帝态度有些傲慢,甚至大胆竟不行君臣之礼,雍正依然对此予以宽容。

其实,翻开清朝的历史书我们不难发现,雍正不止容忍年羹尧一次。可能也是雍正的一再容忍,让年羹尧越来越狂妄自大,恃宠而骄。在朝堂上,年羹尧曾多次直接辱骂其他大臣,态度极为傲慢不端。

年羹尧死后雍正怎么样(见了棺材也不落泪)(4)

因此,很多大臣对年羹尧越来越不满,后来,年羹尧的行为更加过分,就有官员上奏皇帝说年羹尧在民间趾高气扬,也有官员上奏雍正,让皇帝警惕年羹尧可能有不臣之心。不仅如此,在年羹尧西北征战时期,年将军打了胜仗,雍正很高兴,打算亲自去前线慰问辛苦劳累的士兵们。雍正到了前线时,天气已经十分炎热。他看士兵依然穿着厚厚的兵服,非常不忍,就劝他们脱下以显示自己体恤士兵。

但雍正的命令下达以后,底下的将士仿佛没有听到一般,没有一个士兵愿意脱下兵服。这时年羹尧见状走了上来,他并没有察觉皇上有什么异常,只是下令让士兵脱下兵服解热,士兵们听到年羹尧的命令后,立刻照做。雍正看到这一切,很是不爽,他越来越担心这个功劳过高的年大将军会对自己的权力造成威胁。

年羹尧死后雍正怎么样(见了棺材也不落泪)(5)

回到皇宫以后,雍正就开始寻思这件事,他很怕年羹尧造反。寻思着如何才能一举拿下年羹尧。其他朝臣也常年痛恨年羹尧,纷纷上书皇帝惩治年羹尧,以绝后患。很快,雍正运筹帷幄,成功将年羹尧押入大牢。

功成名就后的噩梦

一直以来,雍正皇帝都十分宠爱年羹尧。即使他几次无礼冲撞皇帝,雍正也都没有与他计较。年羹尧一直以为皇帝宠爱他,无论他怎么做,雍正都不会治他的罪。因为自己的功劳是无人能比的。

年羹尧死后雍正怎么样(见了棺材也不落泪)(6)

而此刻,被关在监狱里的年羹尧也依然觉得皇帝不会治他死罪。他回想自己这一生为雍正、为大清所做的一切,认为皇帝不会杀掉他这样以为大清的恩人。他始终觉得自己顶多被关几天,皇上气消了就会释放他。

所以他像往常一样,依然没有觉得自己错了,也一直没有认错。一直静静等待着皇帝下令释放他的消息。

年羹尧死后雍正怎么样(见了棺材也不落泪)(7)

然而,这一次他彻彻底底地错了。他非但没有等来释放他的圣旨,在1729年1月13日,他等来了一个噩耗——下令处死他的圣旨。一个为雍正皇帝、为大清的江山戎马一生、不辞劳苦的英雄人物,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总结:

读完年羹尧的一生,不免让人心生悲切。早年的年羹尧能文能武,年纪轻轻就战功无数,征战准格尔、平定青海、出兵西北……赢得了朝廷和百姓的爱戴,他是何等风光。中年的年羹尧功成名就、手握重兵,是皇帝的宠臣。然而,就在这样以为风光无限、为国奉献一生的英雄人物,却被皇帝下令赐死,结局不免太过悲惨。

其实,仔细想想,年羹尧的结局与他自身的傲慢和缺乏危机意识是分不开的。面对雍正的一再宽容,他没有感激于心,反而恃宠而骄,越来越目中无人,甚至多次怠慢身为一国之君的雍正皇帝。功高高盖主本就会让当权者忌讳,而年羹尧不仅不谦虚,还狂妄自大,这都为他的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但年将军为大清的贡献、守卫的疆土是不可磨灭的,无论如何,在这一点上,他始终是位大英雄。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八十二》《历史名人晚节不保启示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