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气候温和湿润,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穿山甲、黑麂、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陆生脊椎动物557种,红豆杉、银缕梅、长序榆、大别山五针松等维管束植物3645种。多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多措并举为野生动植物护航,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大湿地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省际联动之生物多样性保护)(1)

马传喜委员(右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安徽充分发挥林长制改革优势,将全省多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纳入林长制保护范围,设立了103个木竹检查站,建立了10个国家级、52个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不断加大源头和市场管理力度。

“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环境也会遭到破坏。通过开展日常巡护、加强科学研究、借助科技力量实时全程管护,安徽省生物多样性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住皖全国政协委员马传喜告诉记者。他同时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应保护政策,并配合基础性保护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和市场开发方式,进一步保护自然环境,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

安徽省将继续坚持公众参与政府主导、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常规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实现全省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安徽日报记者 殷骁)

扬子鳄 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加大湿地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省际联动之生物多样性保护)(2)

野生动物代表扬子鳄。资料片

我叫扬子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24种鳄类中最濒危的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安徽省长江中下游地区。我的生活环境既要有陆地也要有水体,需要水体附近有适于营巢孵卵的隐蔽陆地,有茂密的落叶植被,这能给我足够的营巢材料。宣城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唯一的扬子鳄保护区。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很了不起,他们成功破解了我的人工繁育技术难题,已成功繁育了11000余条,年繁殖能力达1000条以上,为野外放归提供了优质的种源保障。通过放归,扬子鳄野外种群规模和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呈稳步增长态势。(安徽日报记者 殷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