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谌辉

因为《82年的金智英》,就看了这本小说集。不过里面赵南珠的文章只有一篇,其它的主题依旧是讲述女性的。

其实关于女权的故事,现在各个国家层出不穷,写的好的却不多。归根结底,还是底气不足,在没有经济基础上的任何反抗都将会是徒劳,而这件事在韩国最为严重。

女人到底会因为什么而痛苦,我想并不是三十岁开始的衰老,也不是家庭的琐碎折磨,而是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不在意。当女人开始逐渐接受教育,开始自力更生的时候,仍然发现会遇到层层阻力,其中最无法避免的就是感情。

为什么在感情中受伤的大部分是女性?

我想其实男性也是会受伤的,只不过,他们更会转移注意力,比如发奋图强。就像《诗经》有云,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那时候的女性没有的独立的能力,如果将自己的生命依靠到另一个人身上,必将逃脱不得,同时受到重创。

现在其实亦然。

我认识很多在婚姻中备受折磨的女人,她们无论如何掩饰,都藏不住眼角日渐老化的悲伤,一点点被生活折磨的失去了光芒。但是她们无论是走出婚姻与否,能说出的人却很少。有很多人在做好经济独立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常常会被问及为什么离开?

但是她们无法言喻,不知道是是因为敷衍的鱼水之欢还是成为了丈夫补偿的母性角色。都是在生活中一点点的渗透来,每一分每一秒,让她无法忍耐,但是真要是具体说某一件事,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尤其是牵扯到金钱以后,更会变得支支吾吾,不知如何说起。

这大概就是女性的悲伤所在。她们在家庭中的所有付出是不被计入GDP的,也就是说,在主流的经济体系中,根本被无视。但是,当她们摆脱这一切按照社会规则去生活的时候,又会被闲言碎语,各种生活考量来淹没,无法喘息。

这就像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给《给贤南哥的信》里所说的一样,她认为这个男人并不是照顾她,而是毁灭了她。这个算不算PUA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有些时候,控制一个人,贬低确实是一个好的方法。

同时,更可怕的是,在那些视女性为物品的男人眼中,敏感的自尊心之下,根本不在意女性到底要什么,他们要的是女人,而女人。。。只是他们的物品。而稍微有点想要过自己的生活,就会被这些男人视为异物,贴上女权的标签,惊世骇俗。

不过我觉得现在这些争执仍然是好事,毕竟这事百年来不易的进步。女性有了教育权,工作权,财产权,选举权,甚至还有自由婚育的权力。这些都是极为难得的。

而在这些基础上,应该做的应该是“不可耽兮”,建立相信自己的勇气,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女人的痛苦来源于什么(女人的痛苦到底是什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