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成功创立明朝以后,曾经一度对那些肱骨老臣们大肆地封赏,甚至颁发了很多免死金牌。在当时“免死金牌”可算是一个天子对臣子的终极肯定,也算是在荣誉界的天花板了。

在一系列的加官进爵之后,这些个受到封赏的朝臣们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有些人在工作上是表现得更加努力,为明朝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然而有些人却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对外表现得居功自傲,凭借这些帝王封赏的名头在外为所欲为、瞒上欺下,甚至几乎可以称霸一方。

朱元璋得知这样的情况非常恼火,作为一个年幼时期就出生贫寒,受尽了地方官员压迫的人,非常痛恨那些个贪官污吏。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后对朝中的“奉公廉洁”的风气建设也很重视,所以针对这些与民专横跋扈的官员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必要措施,该杀的杀,该判的判,该流放的流放。

朱元璋三大罪状(朱元璋为了一碗粥处死一个宫女)(1)

这其中就有“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胡惟庸案”也算是朱元璋当政时期的一个分水岭,因为这起案件,朱元璋把承袭近千年之久的“宰相制度”给废黜了,也正因为废除了宰相这个职位,导致朱元璋自己的工作量一下子变多起来。

本来有一个或者几个宰相帮着自己分担的,现在一个人通通揽下来,当然会显得任务繁重。经常批阅奏章到深夜。我们今天的故事也是发生在一个朱元璋深夜批奏折的时候。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由于宰相制度已经废除多年,朱元璋对于批阅奏章到深夜的生活也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在一次深夜当中,朱元璋一如既往地批阅着该批的奏折,此时一位宫女端了一碗热粥,走进大殿,送到朱元璋的跟前,并声明说这是皇后派她送来的。

此时朱元璋并没有太多在意,只是觉得这个宫女有些面生,但是也没太介意,毕竟这也只是一个宫里的常规行为。紧接着太监也照例使用银针探查食物,这也是朱元璋用餐前的必有步骤,目的就是防止有人下毒。

朱元璋三大罪状(朱元璋为了一碗粥处死一个宫女)(2)

平时都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一次银针下去居然出了问题,银针变黑了。在当时人们的认知当中,只要是银针变黑必然就是食物有毒。送给皇帝的食物居然被人下了毒,这事情往小了说是要谋害皇帝,往大了说可是要破坏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啊。

朱元璋立马责令严查此事,这送粥来的宫女就首先被抓来询问,在一顿严打拷问之后,宫女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毕竟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常规操作。他只能忍受的身上的疼痛一味地叫着“冤枉”、“不知道”等话语。最后在万般恼火之下,朱元璋直接处死了这位宫女

后来又突然想起宫女曾经说过是皇后派来的,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朱元璋从来没动过怀疑的心思。然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还是会去问皇后的事情原由,皇后说明了情况:当时本来负责的宫女生病了,所以换了一个面生的宫女,但是应该不影响这些正常的操作行为。

朱元璋三大罪状(朱元璋为了一碗粥处死一个宫女)(3)

朱元璋眼看在宫女与皇后之间已经查不出所以然来了,于是调换了问题的角度,把目光放到了御厨以及后勤的身上。在到御膳房的时候,恰好所做的热粥锅里还剩了一些,在拿银针测试之后,锅里的粥也是能使银子变成了黑色。这个时候御厨就变得不淡定了,在自己手中食材出了问题,在当时可是杀头的死罪,立马跪地大喊“冤枉”。

那朱元璋可不管这些,不耐烦地让随从对他严加拷问。随从在一轮拷问之后,御厨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审问的小吏直接让御厨把这个粥喝了。

此时御厨的心里必然也是七上八下,毕竟在当时的认知当中,银针变黑就是说明有毒,然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祖训也一直在他耳边环绕着。最后只能自认倒霉喝下了这碗带毒的粥。

然而在御厨喝完粥以后,并没有出现人们以为的那样七窍流血而死,还保持着一个正常人的状态,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即便太医后期去检查也没有检查出任何问题。

朱元璋三大罪状(朱元璋为了一碗粥处死一个宫女)(4)

最后在人们反复试验以后发现煮粥的时候,不放白萝卜和放白萝卜,效果就不一样了。不放白萝卜的粥就不会让银针变黑;放了白萝卜的时候就会让银针变黑。看到这样的结果,朱元璋也算是虚惊一场,松了一口气,就此宣告此事到此为止。

然而,现在再看看那位送粥的宫女就此白白送了性命。当然了,不得不说,在古代皇宫之中,宫女和太监的命是最卑微的。自古以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在成功的宫女,太监也不计其数。

其实如果按照现在的科学实验也很好解释白萝卜能够将银针变黑的原因:

因为古代人所谓的银针变黑是为了测“砒霜”,砒霜里面含有最多的就是硫化物。硫化物在与纯银制品接触以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使得表面生成硫化银,硫化银的颜色就是黑色。

朱元璋三大罪状(朱元璋为了一碗粥处死一个宫女)(5)

所以说,并不是说能让银针变黑的所有东西都是有毒的,比如说白萝卜,大蒜、洋葱这些我们日常经常吃的食物,他也能让银针变黑,但他变黑有毒。

那个宫女的死,算不上死于皇权的威严,也不是死于帝王的欲加之罪,而是死在了当时人们的认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