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方言]每日一讲:肇庆市本地原居民方言介绍,肇庆人你们都还会说家乡话吗?

肇庆,古称端州,广东省地级市。肇庆是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佛肇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10月,全市户籍总人口为450.15万人,常住人口418.71万人.

肇庆市一共有多少种方言(肇庆市本地方言详情)(1)

《肇庆年鉴》2016年肇庆人口语言 2016 年末,肇庆市户籍人口444.17 万人,其中男性230.58 万人、女性213.59 万人。肇庆市主要流行粤方言和 客家方言。粤方言,又称广州方言、 广府话(俗称白话),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广府片,分布端州区、鼎 湖区、高要区;第二部分是罗广片(又 称勾漏片),分布四会市、广宁县、 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和肇庆高新 区。全市总人口 90% 以上使用粤方言, 但各地又有地方色彩,在语意、词汇 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怀集县就有“上 坊话”与“下坊话”之分。客家方言, 全市约 35万多人使用,以四会市最多, 约有15 万多人。 怀集、 封开 2 县部 分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壮语及标语。 使用壮语的主要居住在怀集县西北部 的下帅壮族瑶族乡和中洲镇的部分村 庄, 大约有 7000 多人, 属壮语北部方言,因与操粤语的汉族同胞交往密 切,故又与壮语北部方言有所区别。《肇庆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部肇庆市地方志,于1984年11月始修,1996年第一次出版。

肇庆市一共有多少种方言(肇庆市本地方言详情)(2)

《肇庆市志》第三章 语言 谣谚本市世居群众所操的语言,有粤语、客家话、闽语、壮语、标语。其中粤语、客家话、闽语属汉语方言,壮语、标语属少数民族语言。在历史上曾有人群操瑶语,如怀集下帅的瑶族居民。但随着和汉族居民来往的密切等原因,瑶语在此人群中现在仅个别年老者能说只字半句,其余均能流利使用粤语。近数十年,随着一些人因工作需要而迁入本市,故于市镇上,有人操不同于上述任一方言的语言,如北方话。

本市操粤语(俗称白话)的居民最多,占全市总人口之90%余,分布于肇庆城区、高要、新兴、罗定、云浮、郁南、德庆、封开、怀集、广宁、四会等县(市)。

本市操客家话者计40余万人,各县(市、区)都有分布,其中四会县最众为12万余人,云浮次之近10万,最少者为怀集约2500余人。在罗定、云浮称客家话为涯话,在新兴叫做洎子话。本市操客家话群体,绝大部分居于山区,各群体间语音上或词汇上存有差异,在云浮有“大涯话”“小涯话”之分,四会县部分客家话发音及声调已与广州话混合。大多数操客家话者也会操粤语,成为一个双语群体。这是在以粤语为主要通用语区内,客家话长期与粤语接触使然。以下仅以罗定客家话,云浮大涯话为代表记述肇庆客家话。

本市操闽语的群体,集中分布于郁南县连滩的东西两坝,以及罗定县的太平、罗平、船步和云浮市富林镇的寨塘等地,约2.3万人。所操闽语属闽南方言,当地人称之为“福佬话”。“福”指福建。操闽语者所居周围均是粤语群体,故其所居实为“小小的方言岛”。正缘此故,郁南连滩操闽语者也会讲粤语,成为一个操闽粤双语的群体。

本市操壮语者,主要居处于怀集的下帅和中洲的一些村寨,约6000余人。下帅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上帅、小三江相连,其壮语(中洲亦然)与连山的壮语基本相同,同属壮语北部方言。据其民间传说和壮语群众的族谱家谱记载,其中不少人的祖辈乃几百年前自连山移迁至此的,其与连山壮胞一样都自称为“tsung”(壮)。他们日常与操粤语的汉胞交往多,受粤语影响颇深,且其中大部分人能流利使用粤语,故下帅壮语与壮语北部方言存有明显差异。

本市操标语的群体,约20万人,主要分布于怀集的诗洞、永固、桥头镇和梁村、大岗镇的一些村寨以及封开的七星、金装、长安镇的一些村寨,其中封开七星镇操标语者乃百数十年前自怀集诗洞迁徙至。从地理上看,怀集和封开的标语群体所处中间虽有党山阻隔,但仍可说是基本连成一片的。他们自称“peu■”或“piau■”。以往,与其相邻者称之为“豹”,如在怀集有“大岗豹”“梁村豹”之名。传谓,“豹”乃“讲话粗野”或“混杂”之意。几年前,有关专家学者调查怀集此一语言时,以为“豹”有蔑称意,然“PEU”音和普通话“标”音相近, 提出建议并得各级人民政府赞成,遂改为今称。《四会县志》第一节 语 系本县民间语言主要是操四会话、广州话、客家话。四会话是土人历来使用的语言,有地方特色(详见本章第二节),广州话是历代外来人员带入。由于四会话与广州话的发音接近,因而民间统称为“白话”。主要分布在四会镇、清塘、大沙、下茆、龙湾、江谷、邓村、罗源、威整等镇的全部或部分乡村,共有22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0%左右。本县客家话与传统的客家话同一语系。由于受“白话”的影响,发音和声调,与传统的客家话有变异。主要分布在地豆、迳口、石狗、江林、清塘等镇,全县讲客家话的有686条村庄,共有15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7%。此外,还有与高要县毗邻的柑榄、姚沙等管理区的一些村民讲高要话,与广宁县毗邻的黄田、威整等镇的一些村民带有广宁口音。这些话均属粤语系。《广宁县志》第二章 方 言广宁境内流行的方言有广宁白话和广宁客家话,但主要是广宁白话。1989年在本县 487177人中,说广宁白话的4386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0.05%;说广宁客家话的46038人,占9.45%;说其他话的(含广州话、普通话等)2450人,占0.5%。广宁客家话在声、韵、调诸方面都与兴宁、梅县客家话相仿,但在词汇的用法方面则略有差异。说广宁客家话的人则多居住在较边远、偏僻的山区。广东的客家人多源于我国中原一带,广宁客家人大部分直接或间接由兴梅、粤东一带迁来,说的自然是客家话。他们来到时,地理环境优越,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已为别人所有,只好到边远山区安家落户,开荒垦殖,经过世代繁衍,长期与白话区的接触交往,逐渐形成今天的广宁客家话。《封开县志》第三十六篇第一章 概述封开县境内的方言有粤语、客家话,还有标话。第一节 汉语方言概述封开县境的汉语方言主要是粤语(即“白话”)。讲客家话的人数不多(大约数千人),较为集中在南部的几个乡镇(如江川、平凤、七星、渔涝等部分乡村),他们大都迁来时间不长,与梅县客家话差别不大,完全可以通话。白话是这一地区主要通行的方言,其内部差异较大,这与该地区的历史建置有关。封开历史上曾为两个县的辖区,南部地区为封川县辖地,治所在今封川镇;北部地区是开建县领地,治所在今南丰镇。现封开境内的两种主要的粤方言即分别分布于这两个地区,南部地区以罗董话为代表(原县城封川镇的白话受接近广州音的江口音的影响,已失去了许多特色.故以较有特色的罗董话为代表方言),其分布区域与原封川县所辖的范围基本一致;北部地区以原开建县城南丰镇为代表方言,分布范围与原开建县的辖区也是一致的。

《高要市情读本》 第一节 二大民系的方言特征

高要有两种方言,一种是高要白话,一种是客家话。前者属粤语中的广府片,后者属客家方言。

高要白话:高要白话的地理分布有几个小区,每个小区的腔调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大湾、小湘、笋围、禄步、乐城、水南、新桥、白诸、莲塘、活道以及广利、永安、沙浦等镇居民的腔调与高要白话大致相同,差别不大,而金渡、白土、回龙、蚬岗的大部分居民的口音地方色彩较浓。被称之为“白土话”、“回龙话”。金利镇和蚬岗镇的一部分地方,靠近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口音接近三水、南海、顺德三县居民的口音,被称之为“金利话”。

客家方言:小湘镇西北部的山区、九坑山区、北岭山边沿以及其他一些山村,还流行客家话。其中水南镇讲客家话的居民约占全镇总人口的80%,约有1万人以上。禄步镇、乐城镇、河台镇等讲客家话的人也很多。全县讲客家话的人数约有4~5万人。由于长期的住地迁移和同粤方言接触,县内的客家话与梅县的客家话已有差异。但作为一种客家方言,其基本成分仍保持不变,县内外之间,用客家话交谈仍然相通。

《肇庆市鼎湖区军事志》 四、 宗 教 语 言

鼎湖区境内居民主要使用两种汉语方言:一是粤方言,又称鼎湖白话,全区总人口92%以上使用。主要分布在坑口、桂城、广利、永安、沙浦、莲花等6个镇(街道)。二是客家方言,全区大约有1万人使用,各地均有分布,以凤凰镇居多(客家人占95%以上 ),其他分布在坑口街道办事处的迪一、迪二、红岭村、鸡梯村,桂城街道办事处的大旗山、竹仔坪村,沙浦镇的大坑头、麦仔岗村,莲花镇的富新村。

肇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旺简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12:364

肇庆市大旺高新区本地方言主要有粤语、客家语、潮州话、四会话。各社区方言分布如下:罗湖、东风、一村社区是粤语、客家语;兴隆社区是粤语四会话、客家语;将军岗社区是粤语、客家语、潮州话;城区社区是粤语、客家语、潮州话;沙沥社区是粤语、客家语;正隆社区是粤语、客家语、潮州话 。

(一)粤语

大旺粤语,是大旺本地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属粤语中的罗广片,分布于各个社区。大旺粤语与广州话的语音、句法、词汇基本一致,稍有差异。

兴隆社区有四会话,发音亦与广州话接近,同属粤语系。彼此方言词汇差异不大,容易理解,但与普通话有差异。例如马骝—猴子、热头—太阳、落雨—下雨、搞掂—办妥、凑仔—带小孩、睇牛—放牛、返屋企—回家、趁墟—赶集、着衫—穿衣、企—站立、糍—粮食制品(除粉、面条外)、矮瓜—茄子、阿公—祖父、谷气—郁气、识得—认识、起身—起床等

(二)客家话

大旺客家话与梅州客家话属同一语系,由于受粤语影响,发音、声调与梅州客家话略有变异,主要分布罗湖、东风等山区片,其他各社区均有客家话使用者。东风社区除肖屋、侨队、罗田、牛巷、陈村外,其余各村使用客家语。罗湖社区的李坑、五社、大坝尾、马头营、三公塘、鲤塘主要使用客家话。大多数操客家话者也会粤语。

(三)潮州话

属闽南语系,保留古音古词较多,语言生动幽默。分布于将军岗、城区、正隆等社区,主要由来自潮汕地区的移民使用。

德庆县方言

《广东双方言区的分布及其成因》叶国泉 罗康宁,载于《双语双方言与现代中国》(陈恩泉 主编)1999年出版

德庆县辖德城街道办事处和新圩、官圩(含原沙旁镇)、马圩、回龙、高良、九市、凤村、永丰、悦城、播植、武垄、莫村(含原古有镇)12镇,面积2258平方公里,2003年底人口36万。方言有:(1)德庆白话是德庆县的主要方言,全境通行,有舌面鼻音(就是二的声母这个音)。(2)客家话分布在悦城镇云邦村委会和播植、武垄、莫村等镇的少数村落,使用人口约2千,但对外均使用粤语。

端州区方言

端州区90%人口以上说白话,少数讲客家话,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端州区黄岗、睦岗两街的部分村落,1987年端州客家话使用人口为1.74万、占全区总人口(19.33万)的9%。

怀集方言

怀集县人交际的语言分别有粤语、标语(当地称“豹话、标话”)、壮语、客家话等;而瑶族群众,因人口少,受环境的影响,所以瑶语已基本汉化,只有一些老人还记得一些瑶语的单词。粤语,在怀集县使用的人最多,分布最广,是县内人民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由于地域不同,造成语音和语调有很大差异,习惯上分为上坊话、下坊话两大系。梁村、大岗、岗坪、冷坑、马宁、蓝钟等镇说的叫上坊话;怀城、闸岗、坳仔、甘洒、汶朗、凤岗、洽水、连麦、中洲等镇说的叫下坊话。因语音、语调有差异,故一开口说话,就能分辨出说话者是哪坊人氏,但词汇和语法基本相同,所以并不影响平时的交际。标语,是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一种独立的少数民族语言,讲标语的人集中在县境西南的诗洞、永固、桥头3镇和大岗、梁村两镇的部分地方。标语也因地域不同,在语言、语调上甚至词汇上都有差异,可分为诗洞、永固、桥头、大岗4个语支。壮语是壮族人民的语言。县内壮族人民集中在县境北部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交界的下帅乡和毗邻的中洲镇少数村庄,他们的祖先来自广东连山和广西贺县,所以他们的语言属广西壮族语系。

怀集客家话分布在6个乡镇(闸岗、蓝钟、下帅、诗洞、桥头、冷坑)中的17个村委会,总人口约4 000人。怀集客家话可分为"梅县型"和"长乐型"两类。它保留了梅州客家话的特点,又在怀集粤方言影响下产生了一些变异。

2019年年末肇庆市及各县(市、区)常住人口及城镇人口比重

肇庆市一共有多少种方言(肇庆市本地方言详情)(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