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你肯定没看过,笨鸟也是第一次见,觉得有点荒诞色彩,用福归圆饼处理了一下,卖个关子,不知道你有没有耐心看到后面的彩蛋。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1)

无用之用

这张照片希望你曾经见过,如果你直接就说自己从没有见过,这并没有什么罪过。如果你犹豫起来不记得自己是否真的见过,笨鸟倒是没想说什么,但是旁边这位大叔可能会揪住你的衣领冲着你怒吼:“对我来说,一张作品最重要的特质在于独立性,只需一张照片,便能带给你一个故事。”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2)

阿富汗女孩

这张名为《阿富汗女孩》的照片是史蒂夫·麦柯里大叔于1984年12月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的一个难民营里拍摄的,1985年6月发表在《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旋即引起了轰动,这张照片是《国家地理》杂志最著名的照片,阿富汗女孩那碧绿色大眼睛给无数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也把他们的内心刺痛了。该摄影作品甚至曾与达·芬奇的油画作品《蒙娜丽莎》相联系,被称为“阿富汗战火中的蒙娜丽莎”。

大叔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他觉得你不该忘掉一个故事,一个由战争带来的悲惨故事。“我的大部分形象都是以人为基础的。我寻找的是不经意的瞬间,一个人脸上刻下的灵魂的本质。我想要表达的是一个人,一个被困在更广阔的世界里的人,你可以称之为人类的处境。”

麦柯里想让他的读者从他的照片中看到的是“我们所有人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尽管在宗教、语言、种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人类之间总有一些共同之处。

麦柯里还说:“我发现我完全被我所讲述的故事的重要性所吸引,那种全世界都必须了解的感觉。不是肾上腺素的问题。是关于故事的。”笨鸟深以为然,笨鸟也总是被自己在公众号文章里的故事的重要性所吸引,即使全世界都不觉得有必须了解的必要,那些故事已经重新整合了一个笨鸟茗人堂的世界,这期开始,麦柯里就驻扎在这个世界里。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3)

麦柯里和他的全世界都必须了解

麦柯里因《阿富汗女孩》而获得了罗伯特·卡帕金质奖,这个以罗伯特·卡帕命名的奖项是用来鼓励在新闻摄影上有成就的摄影记者。出生于1913年的罗伯特·卡帕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但他非常憎恨战争。罗伯特·卡帕坚持认为:“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事实证明罗伯特·卡帕的照片确实揭露了战争,然而完全阻止不了战争的发展。反倒是战争的发展带动了相机功能的相应发展。凡事一旦牵涉到了战争,荒诞不堪的场景与悲惨事件就会层出不穷。

罗伯特·卡帕在抗日战争期间来到了中国。他在给下图最初配图说明时,写的是:“他是一名15岁的中国士兵,他的眼中有一种坚定的意志,由罗伯特·卡帕在武汉战役中拍摄。”那一年西南联大在昆明开学了。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4)

15岁的中国士兵出现在1938年的《生活》封面

罗伯特·卡帕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是:“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1954年5月,罗伯特·卡帕在越南战场上,不幸因为和一枚地雷靠得太近,被炸得尸骨无存。而当时与他同行的一群摄影记者听到从他那个方向传来的爆炸声后,还误以为他又走好运撞上好素材了。

50年后,伊朗库尔德裔导演巴曼·戈巴迪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爆炸场面,他为自己的苦难民族拍摄了一部电影叫《乌龟也会飞》,描写一群主动走近地雷、在土伊边境线上以挖雷为生的库尔德儿童难民的故事。当巴曼戈巴第在导演《乌龟也会飞》的水下镜头时,刚好看到一只乌龟用瘦小的腿,背负着沉重的壳,很平顺、不费力地从眼前爬过,让他联想到他的库尔德族同胞身上所背负的世代以来的流离迁徙与种族屠杀,就如同龟壳一般紧黏住库尔德族人。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5)

《乌龟也会飞》

叙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来源国,2015年9月,土耳其海滩上漂上一具幼童遗体,“趴睡”照片迅速传遍欧洲国家,成为难民危机爆发以来的“最揪心画面”。 一名叫艾兰的3岁叙利亚小难民,他因所乘坐的难民船在偷渡希腊时因严重超载而倾覆遇难。拍下这张照片的是土耳其多安通讯社的一位女摄影师德米尔,有些媒体拒绝刊登这张照片,理由是为保全男孩的尊严和减轻家属的痛苦。但其他一些媒体认为,这张如此震惊的照片,它能让全世界沉默。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6)

他的沉睡让全世界沉默

德米尔以往也拍过很多难民悲惨的照片,但没有一张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事后德米尔才知道,艾兰5岁的哥哥加利普也躺在附近的海滩上,他们的妈妈的遗体则是在150英里之外的一个海滩上被发现的。唯一获救的父亲痛苦万分:“我什么也不想要,我想要的一切都离我而去了。我想埋葬我的孩子们,坐在他们身边,直到死去的那天。”小难民艾兰一家正是来自叙利亚的库尔德族人。

《乌龟也会飞》中3岁的加里最后也溺亡了,是被他绝望的母亲亚格琳亲手用绳子绑在腰间,与一块石头一起沉入湖底。亚格琳自己则是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通往悬崖之路,她把鞋子留在悬崖上,纵身跃下。亚格琳的哥哥——无臂男孩汉高夫找到了悬崖上的那双鞋子,这个具备神奇预言能力的无臂男孩,无力改变自己和亲人的命运,他用残臂拭去泪水,俯下身去用嘴把妹妹留下的鞋子衔起来,孤身一人继续他流离失所的库尔德难民生活。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7)

库尔德女孩亚格琳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8)

女孩和她背筐里的地雷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9)

女孩和她背上的“地雷”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西西弗斯,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让他推一块巨石到陡峭的山顶,然而每当巨石到达山顶时便又会重新滚落。西西弗斯就要回到山脚重新推,他要永远地、并且没有任何希望地重复着这个毫无意义的动作。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10)

西西弗的一日

与罗伯特·卡帕同样出生在1913年的法国作家加缪,是“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认为,这个针对西西弗的推石上山、永无止境的惩罚,就象征着人类生存的荒诞性。荒诞产生于人的呼唤与世界毫无理性地沉默之间的对峙。

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开篇就讲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即判断人生是否值得经历。加缪总结出人面对荒诞时,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是生理上的自杀;第二种是哲学上的自杀;第三种是直面荒诞,对抗荒诞。加缪眼里的西西弗是个荒诞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诞的英雄,在于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

加缪最后在《西西弗神话》中留下这样的结论:“我把西西弗留在山脚下!我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而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11)

西西弗的又一日

据联合国难民署今年6月发布的年度《全球趋势报告》显示,尽管发生了新冠疫情,但2020年逃离战争、暴力和迫害的人数上升至近8240万,而2015年底,全球难民人数是6530万。没有哪个难民会直接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他们一定会认为加缪的话是真正荒诞的。如果有机会逃离塔利班占领下的阿富汗,飞机上卖“挂票”他们也愿意尝试。但他们“挂”不住摔下来之后,就再也没有重新“挂”上去的机会,与西西弗相比,他们确实谈不上幸福。

2021年东京奥运会第二次出现了难民代表团,为难民代表团掌旗的叙利亚姑娘马尔迪尼今年已经是第二次作为难民代表团选手出现在游泳赛场上:“我最初拒绝了成为难民奥运代表队的邀请,因为在我看来难民是一个负面词汇,但当进入里约奥运现场时,一切都变了。那一刻我告诉自己,这是我要为之奋斗的团体,我将永远为她们而战。”“我想对其他难民说,相信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力量,毕竟你们已经战胜了这么多的困难。”

2015年8月,家园被彻底摧毁后的17岁的马尔迪尼和姐姐萨拉决定离开叙利亚。她们乘坐了20人的橡皮艇也因为严重超载导致马达失灵,马尔迪尼和姐姐萨拉以及另外两个人跳进海水推着橡皮艇前行,她们在冰冷的海水里浸泡了三个半小时才到岸。在柏林的一个难民营里,她与六名同行的人共用一个帐篷,但无论面对何种问题,马尔迪尼始终面带笑容。当拦住她们的警察问她为什么笑时,马尔迪尼的回答相当简单且坚决:“我们差点死在海里,现在还会怕你?”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12)

马尔迪尼也会飞

80年前西南联大的大学生,一边上课一边还要随时准备跑警报,以防被日本人的飞机丢下来的炸弹炸死。汪曾祺先生在他的《跑警报》一文中回忆道:“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你可以认为汪曾祺先生文中的这两个联大学生生命里或多或少融入了些西西弗式荒诞英雄的基因。汪曾祺自己是这样总结的:

“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为了反映‘不在乎’,作《跑警报》。”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13)

罗伯特·卡帕镜头下的中国人

汪曾祺先生的这篇《跑警报》写于1984年12月,与麦柯里的《阿富汗女孩》诞生在同一个时间。如果麦柯里不允许我们忘记那双刺痛我们的碧绿色大眼,我们更没有理由忘记“跑警报”的场景。与“跑警报”最互补的大概就是“泡茶馆”了。不经意之间,福归之于联大皆茶馆的意义也就这样被点透了。

前不久有两位与易老师在云师大排球场上认识的女大学生来联大皆茶馆做客,笨鸟获悉其中一位山东威海姑娘很喜欢看电影,就问她看过伊朗影片吗,她摇摇头。她最近刚看了《遗愿清单》,笨鸟问她《遗愿清单》会不会看两遍?她答不上来。这其实也很好理解,等着要看的好影片太多了。笨鸟在广州生活时,买了很多影碟,其中就有不少是伊朗影片。现在想想,伊朗影片还是买少了,像《乌龟也会飞》这样的影碟至少要买两张。一张放在早上看,另一张留在晚上看。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14)

不是彩蛋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15)

不是彩蛋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16)

不是彩蛋

乌龟自由自在的生活(直面荒诞的刚毅坚卓)(17)

彩蛋!只需一张照片,便能带给你一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