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高等数学教材(高等数学出版61周年座谈会在沪举行)(1)

纪念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出版61周年座谈会在沪举行。 许婧 摄

纪念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出版61周年座谈会在沪举行。 许婧 摄

中新网上海6月3日电 (记者 许婧)谈起高等数学,在中国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门应用性极其广泛的核心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基础课,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就曾开玩笑地说,上海交大的课程就分两种:高等数学和其他课程……同济大学《高等数学》作为全国使用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本“高等数学”教材,在中国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也给几代大学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3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同济大学联合举办的“纪念同济大学《高等数学》出版61周年座谈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上海市高校数学界专家学者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代表50余人参加座谈会并进行交流研讨。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回忆起自己学同济版《高等数学》、教《基础数学》课程的历程,表示以樊映川教授为开创者的一代又一代同济学者,为中国理工科的高等数学教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说,今天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联合各兄弟高校院所的同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优化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基础数学教育。

重新看高等数学教材(高等数学出版61周年座谈会在沪举行)(2)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高校编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教材之一。 许婧 摄

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雨恒说,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高校编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教材之一,开创了中国理工科基础数学教材“中国化”的先河,堪称中国科技书籍出版史和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回首61年的历程,这套教材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典范;是院校、教师和出版人初心不改、接续奋斗、开拓创新的典范;这套教材是遵循教学规律和教材建设规律,编用相长、锤炼精品的典范。“这些经验值得我们总结思考、继承发扬”。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军介绍,几十年来,同济人一直沿着樊映川教授开创的道路前进。一流的高校科研,必须要有一流的数学支撑,基于这一考虑,同济成立了高等数学教学中心,将联合包括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内的各兄弟单位力量,致力于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工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新需求,在教材的生动性、时代性上下功夫,努力更上层楼。

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教授一一展示了其年少时,学习那时出版的《数理化》丛书和樊映川教授编的《高等数学讲义》等书本、和他学习的练习本与笔记本,屏幕上往日的一幕幕仿佛又回到了大家眼前;那些工整的练习本与笔记本,带着在场的每位年长者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典教材之一。自樊映川教授编写的《高等数学讲义》1958年出版,到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数学》1978年出版以来,教材已累计出版9个版本,总发行量超过6000万册,61年来畅销不衰,创造了中国教材出版和使用的传奇。与会专家认为,同济《高等数学》在新中国成立后数学基础学科建设、相关学科的影响辐射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天,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同济大学共同签署了持续加强优质教材建设的合作协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