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的第一次出场是在蟠桃会上,他的在蟠桃会上的举动,让玉帝意识到对孙悟空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那观音做了什么?

观音知道蟠桃会已经被孙悟空捣毁,带众仙去见玉帝。“菩萨道:“妖猴是何出处?”玉帝详细说事情经过。“菩萨闻言,即命惠岸行者道:“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务必的实回话。”惠安行者下界和孙悟空交战五十几个回合不敌回天庭,“菩萨道:“你打探的如何?”惠岸道:“始领命到花果山,叫开天罗地网门,见了父亲,道师父差命之意。父王道:‘昨日与那猴王战了一场,止捉得他虎豹狮象之类,更未捉他一个猴精。’正讲间,他又索战,是弟子使铁棍与他战经五六十合,不能取胜,败走回营。父亲因此差大力鬼王同弟子上界求助。”菩萨低头思忖。”

知道蟠桃会被毁后,观音首先询问的是孙悟空的出处,玉帝说明后,观音更是着急。“即命”惠岸“快下天宫”,“打探军情”,“ 可就相助一功,务必的实回话”。观音为何这么着急?让慧岸下天宫只是为了打探军情?如果只是打探军情,又为何要慧岸和孙悟空交手,还特别强调要“的实回话”?

前面我们讲过,玉帝认为孙悟空背后有佛派势力,因为孙悟空这个名字太有佛派意义,很难不让人将他和佛派联系起来。观音听了孙悟空所作所为后,可能第一想法也是,孙悟空这个佛派弟子闯祸了。听了玉帝的详细说明之后,观音更是着急,因为孙悟空如果真的是佛派弟子,那么佛派不仅要对这整件事负责,佛派和众仙的关系也会出问题,这对佛派的发展很不利。但是现在都是道听途说,观音没有明确孙悟空是不是佛派的人。因此,观音才着急命惠岸下天宫去和孙悟空交手,打探情报,并且特别强调“的实回话”。

孙悟空的法术七十二变是道派的法术。慧岸没发现孙悟空和佛派有什么关系,回来禀报也没提他是佛派人。观音这才最终确定,孙悟空不是佛派的人。那这件事就和佛派扯不上关系了。这时候观音陷入了深深思考中,原文“菩萨低头思忖。”观音又在思考什么?

玉观音安心出场(5.观音的出场)(1)

观音思考之后,做了一个一举三得的事。在天兵天将拿孙悟空没办法时,观音向玉帝推荐了二郎神。

观音合掌启奏:“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玉帝道:“所举者何神?”菩萨道:“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现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

为何说这是个一举三得的举动呢?

第一,帮助捉拿孙悟空,让玉帝走出尴尬境地。玉帝派出十万天兵,虽然声势浩大,但依然拿孙悟空没办法,陷入僵局。堂堂玉帝竟然拿一个妖猴没办法,这让玉帝的处境很尴尬。

第二,在众仙面前表态,孙悟空和佛派没关系。观音看出孙悟空这个名字和佛派关系密切,可以派木吒打探得实,他不是佛派的人,只有自己知道不行啊 ,众神知道么?这时候就需要观音在众仙面前表态。观音推荐二郎神,也主要是为了表明,佛派和孙悟空没关系。二郎神和孙悟空缠斗无果的情况下,观音要亲自动手,为了进一步表明,孙悟空和佛派没关系。

第三,让二郎神在众仙和玉帝面前展现自己实力,拉拢二郎神。

玉观音安心出场(5.观音的出场)(2)

在西游记的神话体系中讲过,西游记的神话体系,是吴承恩根据民家传说、戏曲演绎等其他艺术形式,自己创造的一套神话体系,很多人物都是作者自己创造的,二郎神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二郎神的出处有几种说法,一种是秦蜀郡守李冰的次子,因协助父亲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斩除水中蛟龙有功,故在当地建庙供人们祭祀。第二种是隋代赵昱,她曾经任嘉州太守,当时有蛟患入水斩之,死后此地发洪水,百姓见他在雾中骑白马渡水,因此在都江堰处立庙祭祀,号位灌口二郎神。

西游记中关于二郎神事迹的记载,也是出处不同。“斧劈桃山曾救母”出自《宝莲灯华山救母》:西汉杨天佑修道桃山,张仙姑于杨天佑生一子一女,子名二郎,玉帝知道压仙姑于桃山下,后二郎劈山救母。“义结梅山七圣行”出自《灌志文征.李冰父子治水》:二郎喜驰猎,奉父命而斩蛟龙,其友七人帮助,世传梅山七圣。“弹打棕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这两个故事不知出自何处。二郎神的出处我们就不做深入探讨,主要讲他对西游记故事发展的影响。

西游记中二郎神的性格和孙悟空很像,心高性傲。原文对他的描写是“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我们从他和天兵的对话也能看出他心高性傲的一面。

真君笑道:“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若我输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只请托塔天王与我使个照妖镜,住立空中。恐他一时败阵,逃窜他方,切须与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

二郎神意思很明确,无论输赢都不让天兵天将插手,有种不屑于天兵为伍的感觉。在和孙悟空赌斗变化时,孙悟空变做花鸨,“二郎见他变得低贱,——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群——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足龙〕踵”。二郎神见他变的低贱不屑与孙悟空赌变化,直接显出原身用弹弓打他。

在西游记中,二郎神不仅是玉帝外甥,还有七十二变,和孙悟空战的不相上下,他比很多天将都厉害,那为何没有得到天庭的重用?

这就得说一下二郎神和玉帝的关系。二郎神劈山救母,反抗天庭制度和玉帝,书中更是写了“心高不认天家眷”,表明了他的心高气傲,不认玉帝亲戚。观音在玉帝面前推荐二郎神,目的之一是拉拢二郎神,但是现在书中表明,郎神心高性傲和玉帝关系不好。这就好比,为了拉拢A,你让A去帮助B,而A和B的关系又不好,这能起到拉拢作用?

我们仔细看玉帝和二郎神的关系。在讨伐孙悟空无人可用的情况下,玉帝都没想起二郎神。观音推荐之后玉帝才调二郎神,是不是玉帝把这个外甥给忘了?孙悟空问二郎神是何方小将。

“真君喝道:“你这厮有眼无珠,认不得我么!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王二郎是也。”

二郎神没有直接报自己名号,而是先把玉帝外甥的身份说了出来,这是不认仙家眷的表现?二郎神捉住孙悟空,众仙上来贺喜,他又说的什么?

“小圣道:“此乃天尊洪福,众神威权,我何功之有?””

这个官腔打的,这个马屁拍的,那是相当有水平。要把孙悟空押解回天庭时,二郎神说

“贤弟,汝等未受天录,不得面见玉帝。教天甲神兵押着,”“待我请了赏,讨了功,回来同乐。”

这是对玉帝的认可和天庭制度的服从。二郎神的表现不是不认玉帝亲戚,倒像是他在卖力展现自己实力,巴结玉帝。因此,二郎神不仅服从天庭制度,还很尊重玉帝,认为兄弟未受天录不能见玉帝,他去天庭的目的也很明确,讨功请赏。

二郎神出场后的言语表现,都说明了他是一个很纠结的神仙。自己心高性傲不愿受天庭管束,又肯定天庭的制度,希望自己得到天庭的认可。观音正是看透了二郎神的想法,才在玉帝面前推荐他。对二郎神的想法拿捏的这么准,可见观音和二郎神的关系匪浅。

玉观音安心出场(5.观音的出场)(3)

讲到二郎神,我们纠正一个误区,西游记中的二郎神并没有第三只眼。关于二郎神的眼睛描写只有“二郎圆睁凤眼观看”,“凤眼”是古文对男性眼睛常见的描写,并没什么特别。二郎神没有第三只眼,他是怎么识别孙悟空的变化?

“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腮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衔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

这一段是对二人赌斗变化的描写。首先是二郎神追到涧边,初步估计孙悟空可能变作鱼虾,自己变作鱼鹰儿在水面上飘荡。看到二郎神变的鱼鹰儿,孙悟空发现了破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猜测是二郎神变的转头走,逃跑时暴露自己。二郎神看到孙悟空变的鱼“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腮上无针。”也发现破绽。孙悟空变作庙宇,自己尾巴没法处理,只好变作旗杆。二郎神看到竖在庙宇后面的旗杆,识破变化。

在这场变法斗争中可以看出来,二郎神和孙悟空的变化并不是看不出来,而是破绽很大。这种破绽在取经路上坏了孙悟空的很多事,也给孙悟空带来了好处,怎么会有好处?我们后文再说。

观音举荐二郎神,主要目的是在众仙面前表态,孙悟空和我佛派没关系。

正是他的这种表态,玉帝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孙悟空背后势力是佛派么?

上篇:4.蟠桃会的阴谋

下篇:6.玉帝为何请如来处理孙悟空?

系统解读西游记关注公众号:空心树解读西游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