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对于婚内出轨的态度(我问了一圈身边已婚的美国夫妻)(1)

美国夫妻在婚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竟然是这个?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思小妞

坐标美国, “轻职场”概念创始人

来美国前,受影视作品误导,我一直以为最容易引起美国夫妻吵架的因素是床事。夫妻间动辄就会去找婚姻咨询师、性学专家去解决“食色”的问题。我在美国定居了很久的朋友也告诉我,美国夫妻离婚的首要原因就是性生活不和谐。(虽然不知道她这数据是哪里来的)

后来,看到美国一家理财机构对家庭理财进行的调查才知道,原来美国夫妻和咱们中国夫妻一样,钱才是成为夫妻间吵架最常见的导火索。这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夫妻为钱吵架的平均次数是3次/月,45至54岁夫妻为钱吵架的次数为4次/月。

可是不应该啊!美国夫妻不是都很独立么?即便结婚后也是五五分账,各付账单、自己管理自己的账户?帐目分明、没有掺和,钱事怎么还会成为夫妻间最大的争吵点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问了一圈身边已婚的美国夫妻,发现原来在家庭财务方面大部分美国人的做法、态度和咱们中国夫妻几乎没差别,也就是说:

美国确实有不少夫妻实行AA制过日子法,但大多数家庭还是会把钱放在一起花,他们会建立一个joint account(联名账户),夫妻二人把薪水一起放进这个大池子去安排。

美国女性确实很在乎Women Power,希望在工作、家庭、经济各方面能做到与男性平等。但她们还是很欣赏约会时男士买单的魅力,尤其只是在一起喝杯咖啡、吃一顿价格不算昂贵的晚饭时。当然,对愿意以一己之力赚钱养家的老公,妻子们也会非常感激,认为这是伴侣有责任心、有绅士风度的体现。

但在美国婚姻里,夫妻对钱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的确也有自己的风格和做法,其中我觉得这3点特别好,值得我们中国夫妻考虑和借鉴。

提前沟通永远是王道

美国人对于婚内出轨的态度(我问了一圈身边已婚的美国夫妻)(2)

John和Liz是我身边的一对准夫妻朋友,他们下个月即将结婚。我们平时关系不错,所以在问家庭财务这方面问题时,他们也毫不介意和避讳。

让我意外的是,Liz说他们已经提前沟通好了,结婚后会三七分账——John负责缴纳房贷、水电费、汽车的维护和修理费用等;Liz负责食物开销、养宠物的费用和二人的娱乐费用(还特别说明,人均200美金以内她管,超额各自自行支付)。

美国人对于婚内出轨的态度(我问了一圈身边已婚的美国夫妻)(3)

John和Liz有一张非常详细的清单,列明了婚后二人各自需要支付的开销,从房贷这样的大宗费用到每次给汽车加油支付的钱,总共15项,写得清清楚楚。

我有些愕然,因为John和Liz感情不错,是读研究生时期的同学,确定关系后同居两年,双方父母也很喜欢对方,所以二人最终确定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可谓知根知底、感情深厚,居然会“算计”的如此清楚。我告诉他们,在中国如果夫妻间这么计较,婚恐怕是结不成了,就算结了婚,别人也会觉得俩人感情不好,才会把帐目算得这么清楚。

Liz说,在美国很多人也有同样的看法,但我们坚持这么做有自己的理由:首先,从我们同居时就是分帐过日子(虽然不是三七比例),我俩都觉得很舒服,所以把它延续到婚姻中挺好;其次,John赚的比我多,他可以养家,但我也有收入也希望为家庭有贡献,而且让他把所有钱都投入给家庭也不公平,所以我们根据收入的比例定了三七分帐。这种做法可能在别人看来不舒服,但我和John在结婚前就家庭财务问题认真沟通过一次,我们共同制定了这个策略、这张清单,彼此也乐意接受和执行,所以这与感情好不好完全无关。

很多夫妻为钱吵架未必是“穷”引起的,夫妻二人会依据个人的经历和金钱观来看待家庭财务,难免主观或带着有色眼镜,而且沟通对中国夫妻来说本就是一件不擅长的事,所以造成了冲突。也许夫妻间多一些提前沟通、以及约好定期讨论家庭财务问题——比如每周或每月一次——而不是一直攒着不说,然后突然某天爆发埋怨对方不会过日子、乱花钱、负担重,也许日子能和睦很多。

美国人对于婚内出轨的态度(我问了一圈身边已婚的美国夫妻)(4)

绝对的公开

美国人对于婚内出轨的态度(我问了一圈身边已婚的美国夫妻)(5)

父母那一辈的人多少都会藏些私房钱,其实也不是干坏事,大多时候都是补贴一下娘家或者帮兄弟、朋友们救个急。所以私房钱对中国夫妻而言是彼此心知肚明的秘密。我问了身边一圈美国夫妻,他们对私房钱的存在表示不理解。

美国夫妻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你存了私房钱却告诉另一半没有,说明你对这段关系有所隐瞒、不够诚实,而诚实这件事在美国任何一段关系里都是至高无上的准则。各种因素影响吧,美国人首先会倾向去相信,而非怀疑一个人,如果发现被骗,很难再有第二次信任的机会。所以,美国大多数夫妻在打算结婚前和婚姻中,财务状况一定是公开、坦诚、透明的,私房钱显然属于违规。

美国人对于婚内出轨的态度(我问了一圈身边已婚的美国夫妻)(6)

其实不必遮遮掩掩藏着,你希望有一部分钱是自己掌控而不必经过另一半过问,大家可以商量,我身边的很多美国夫妻也是这么做的。夫妻二人把钱存入同一个账户维持家用、攒养老钱,但各自会留一部分钱给自己用,金额是双方都能接受的,随便你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给朋友送礼物、接济娘家,用途绝不过问。

也就是说,你可以正大光明的有私房钱、花私房钱,但就是不能偷偷摸摸。

自我保护意识极强

美国人对于婚内出轨的态度(我问了一圈身边已婚的美国夫妻)(7)

Teresa给我讲了她叔叔的故事,让我意识到美国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是一般的强。

Teresa的奶奶有一块农田,爷爷去世后89岁的奶奶也没有兴趣和力气去做农活,农田就荒在那里。叔叔想从母亲这里买下这块农田,奶奶说的第一句话不是你买来打算干什么?或者考虑一下价钱多少合适?她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是:“提醒你一下,如果你买了这块地,将来一旦离婚你得和你妻子平分这块地。”当时,Teresa的叔叔和妻子才新婚一年。

另一位朋友身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她和未婚夫在读大学时就订婚了,然后母亲就提醒她,你现在花的钱是我给你的,确切地说是我的钱,如果你想给你未婚夫买礼物或者请客时请谨慎。但情侣之间给彼此花钱在所难免,我这位朋友只好去餐厅打工,用自己赚的钱给未婚夫买礼物。

美国人对于婚内出轨的态度(我问了一圈身边已婚的美国夫妻)(8)

在国内,如果我们在大学恋爱了,用父母的钱给另一半买礼物是很常见的事,甚至父母给钱买房子、结婚,这在国内大城市也越来越普遍。但美国人讲求钉是钉、铆是铆,爹妈的钱可不是能随随便便给你花的,更何况是你的另一半。

还有一种情况美国夫妻也会算得比较清楚:就是婚前一方有债务时。不好意思,请不要把它带入我们的婚姻,你需要在婚前自己解决清楚,作为你的妻子/老公,我愿意在你贫穷、失败、疾病时陪伴你、爱护你,但不愿意擦你婚前的“屁股”。这与我们中国夫妻关系那种“既然是夫妻了我们就同甘共苦、陪你一起扛”的做法很不一样。

可见美国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仅体现在安全、精神(比如动辄就去咨询心理医生、各种精神治疗互助小组等)这些方面,对金钱的自我保护也是毫不含糊。无论是给子女、另一半、或是父母花钱,很多家庭要弄得清清爽爽。

这种做法虽然在我们这个讲求人情的国家看来有些不近人情,但细想其实非常合理,界限还是很重要的,尤其还是容易惹是生非的金钱。

当然,促成美国人这些金钱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商人与市场经济的底色让夫妻相信一切都是可以沟通、商量的;比如,超强的个体意识让已婚人士希望即便是婚后也能在金钱方面有一定的独立性;还有,美国的婚姻法在离婚时进行家庭财产分割无论是采用“共同财产分割”还是“公平分割”,都更倾向于保护弱势和女性利益,所以女性(即便是不外出工作的家庭主妇)在婚姻中对家庭财务也更敢有发言权。

美国人对于婚内出轨的态度(我问了一圈身边已婚的美国夫妻)(9)

婚姻之中无小事,无论是床事、钱事,愿我们能竭尽全力处理得得体、不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