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一开场,我就被这一幕惊呆了:

张小宇带着一条狗去上课,狗一直叫,老师发现了。于是,他玩起了悲情戏,硬挤眼泪嚎哭着:昨天我爸死了,这条狗是他留给我的,我带着狗就能想起我爸。

放学回家,张小宇他爸拦着儿子问:听说,我昨晚突然去世了,是怎么死的?心脏病还是脑溢血,还是车祸?

张小宇不屑地从他身边走过:飞机失事。

小别离孩子撒谎怎么办(没有底线的幽默会教坏小朋友的)(1)

编剧一定觉得这一段很幽默,又很有技巧吧?一下就把父子的矛盾勾勒出来。可是,我觉得好可怕,现代人怎么会这么轻易地把子咒父死当成一种幽默呢?

之后的张小宇又是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行为:拿着铁锅追打怀孕的继母,又半夜追打年纪一大把的继母的妈妈。

而这一切行为的背后,是对张小宇这个人物的预设:他不是什么罪不可赦的坏蛋,而是一个本质善良、重情义的小孩。

这样的电视剧,用周星驰的说法“是会教坏小朋友的。”

日本名著《源氏物语》中,六条妃子因为太爱光源氏,嫉妒他的新宠夕颜,不可自控地以意念咒死了夕颜,醒悟后,她因为自己的罪恶愧疚羞耻而死。

这才是正统的文艺作品该有的格调,对自己的恶念恶行要有羞愧之心。

咒人死已是恶念,何况是咒自己的亲生父母死,真是道德底线的沦陷。拿咒父死当玩笑,心中对生死已全然无敬畏,那你还能确定,你离真正的杀人还有几步远?

前些日子,10岁的小侄子看电视,看得快笑疯了,还特意拉着我要去看他认为非常搞笑的一幕:郑恺和一个女演员面对面,各拿一把刀,比赛谁自砍得更狠,整个画面鲜血四溅。

屋里两三个小朋友都看得笑疯了。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他们。

这个时代,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见识到的,很多是在纵容人性中的恶劣面,激化性格中狂躁的一面,把很多恶行轻松化、玩笑化,让行恶也变得轻易起来。

普通人都要谨言慎行,大众传播作品的创作者更应该对自己的文字和语言负责,创作的价值是给人精神财富,而不应为了达到商业价值,制造精神鸦片。今天,我们需要美好的文字,美好的作品,让小朋友们心灵安宁,温谦恭让,不焦虑能沉淀。

,